成绩进全省前50的丽江高考生,或被清华录取!看看学霸长啥样……

“太难得了,丽江很久没考出过清华北大了!今年可能一下子就出现三名!”今天,读本君再度收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就在前天,读本君报道了“丽江三名高考生考分进入全省前50名”的消息,这一消息让所有关心丽江教育的人都为之振奋(点此查看详情)。这三名学生,分别是:华坪县一中的李廷至,考分为707分;古城区一中的王镜宇,成绩为703分;永胜县一中的陈同,成绩为700分。三人均为理科生。

成绩进全省前50的丽江高考生,或被清华录取!看看学霸长啥样……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镜宇 陈同 李廷至▲

而今天,更让人为之一振的是,清华大学招生组专程来到丽江,在古城区一中作宣讲。据悉,这是清华首次来丽江作专场宣讲。中国顶级学府终于将目光投向丽江,在这里作专场宣讲,于丽江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这对丽江做教育的人,是一种鼓舞。”现场一名教师激动地说道。

成绩进全省前50的丽江高考生,或被清华录取!看看学霸长啥样……

此次清华大学招生组来丽江,目标就是将这三名进入全省前50的丽江考生收入囊中。读本君获悉,李廷至与王镜宇均已达到清华大学入学标准,陈同也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达到了学校录取标准。

祝贺三位同学!

那么,咱丽江的这三名学霸长啥样?他们有着怎样的学习秘籍和家庭环境?

见贤思齐,丽江的学生和家长们是不是可以从学霸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华坪县一中——李廷至

中考县里40名,统测时569分,高考时却爆发了

“他的刻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当得知自己进入全省前五十名时,李廷至立即和父母分享了自己的喜悦,他在电话里激动地和爸爸说:“爸,我考上全省前五十了!”面对读本君,他则说:“三年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了。”

谈起李廷至,班主任马昭城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刻苦努力。

中考840分,华坪县第40多名,三年前从华坪民中来到华坪一中的李廷至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甚至在高考前的省统测时,他也只考到569分的成绩。

最终进入全省前五十,得益于他的努力。

“无论天气晴雨,他每天六点钟就起床,晚上十一点下自习后,他回到宿舍还是在看书。”马老师说,“高一、高二还见他踢球,高三就不多见了,学习压力大了他会去跑跑步。”

“上课时只要听见老师在讲授自己不懂的内容,他立马就从自学的频道里切换出来,听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马老师说,李廷至有着一套自己特别的学习方法。

李廷至说:“平时,一方面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要自主学习,多思考,就像物理,要深入研究其中的原理。”

“题目有些简单,就是语文考题有些不适应。”走出考场,李廷至和马老师交流道。但最终的成绩还是让马老师有些意外,“考前预计他的分数能达到660到670。”

李廷至还是个孝顺的孩子,每每获得奖学金,他都会把钱交给身体长年抱恙的妈妈。

古城区一中——王镜宇

区一中入学时排名60多,喜欢打篮球

“他的学习状态还是挺轻松的。”

与李廷至不同,王镜宇的爸爸觉得儿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得还是挺轻松的。

王镜宇中考成绩名列福慧学校20多名,进入区一中后也只排到60多名。王爸爸说:“其实他小学的时候成绩就挺好的,时常名列班级前茅,可能是初中时玩性太大了,回家都不怎么写作业。”虽然说儿子当时玩性大,但王爸爸还不忘说:“只不过他上课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他最喜欢打篮球,晚自习回来后还会拿手机看看NBA的视频,篮球这项运动他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了。”王爸爸说,上了高中后儿子就渐渐不再痴迷电子游戏,日常的活动便是打篮球。

“我们就是教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留遗憾。”虽然在初中阶段,王镜宇成绩有所下滑,但是王爸爸也没有过多的责怪孩子,“只想让他学得轻松,快乐地学习,给他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

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给予的压力,读书对于王镜宇来说也成为了一种享受,他告诉读本君:“我觉得学习不是死读书,老师也比较倡导这种学习方式,要会学也要会玩,该学的时候学好,该玩的时候玩好。”

查分当天,一大早王镜宇就被妈妈从睡梦中叫醒,王镜宇说:“我妈胆子小不敢查,她让我查,结果就发现分数被屏蔽了。当时我和我妈都很激动。”

第一时间,王镜宇就和爸爸打电话说:“我的分数查不到,可能考试出了什么问题!”王爸爸知道儿子在骗人,立马说:“你别骗我了,我知道你肯定进入前五十了。”

“将来我考上清华就来养你们!”小时候的王镜宇常和爷爷奶奶提起清华,如今清华大门真的向他打开了,“现在考上了还有些回不过神,进了清华压力肯定很大,我也不会放松自己的。”

永胜县一中——陈同

矢志不渝清华梦

“他是个自律、高效的娃娃,晚自习回来,他最多就看一会儿电视。”

在爸爸陈学华的眼里,陈同在学习方面很自觉,从不需要多余的叮嘱。巧的是,爸爸陈学华刚好是陈同的语文老师。

中考那年,陈同的成绩位列永胜县第18名,市内外的各家高中都纷纷发来邀请,作为永胜一中语文老师的陈学华,最终还是决定让孩子留在身边,留在永胜一中,“当时,心里还是有些纠结的。但我们永胜一中在全市范围内还是不错的,我相信任课老师,也相信学校。”

陈学华坚信,人在哪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努不努力。

三年后,留在永胜的陈同取得这样的成绩,证明他父亲当初的坚持没有错。

“他还喜欢看课外书,而且书法也不错!”对于陈同的兴趣爱好,陈学华如数家珍,热爱运动,乒乓球和篮球是陈同最爱的运动。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如此品质优良的孩子?“我们肯定会教他一些道理,但主要还是他自觉。”对于陈同的培养,陈学华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多特殊的方式。

陈学华兄弟姐妹的子女,高考都考得不错,大哥的女儿毕业于复旦大学,二哥的儿子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妹妹的女儿也考上了中山大学。榜样的力量,是陈同的动力来源之一。

班主任杨文荣老师回忆说:“三年前,陈同中考成绩并不是我们班最好的那一个。刚进校考试成绩一直徘徊在二三名,后来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

成绩进全省前50的丽江高考生,或被清华录取!看看学霸长啥样……

陈同(左一)和他的班主任杨文荣▲

在高考前的省统测中,陈同就已经取得了全市第一的成绩。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他注重思考,对做错了的题也善于总结,下次遇到时,不会再错。主要是他不偏科,各科成绩都很好,领悟能力也很强,尤其是他的物理成绩,一直在全班前列,模拟考试的时候也时常考满分。”对于陈同在课堂上的表现,班主任十分赞赏。

“当时班主任叫同学们把目标院校写下来,他写的就是‘清华’,他还写了座右铭‘矢志不渝,梦想起航’。”陈学华说,陈同从一开始就笃定要进入中国最好的学府。

面对700分的成绩,父亲陈学华表示有些遗憾,但“清华”这个目标距离陈同已经非常近了!

今天,清华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就专门来到古城区一中召开了一场招生宣讲。

清华大学招生组的牛洪涛老师告诉读本君,李廷至与王镜宇均已达到清华大学入学标准,陈同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也达到了学校入学标准。

“丽江人口120多万,地理位置偏远却能一下出三个清华的学生,说明丽江的教育水平在云南还是不错的!”丽江一年出了三个够上清华分数线的学生,牛洪涛老师表示“十分突然”。

清华、北大、六七百分,虽然是大家时常关注的点,但这绝不是读本君想要大肆宣扬的地方。

正如王镜宇爸爸在采访时说的,“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感染更多的学生”。

如果更多的丽江学生能够在学霸身上学到“努力”、“自律”、“高效”;更多的家长在学霸家长身上学到“包容”、“积极”、“鼓励”,读本君觉得咱丽江的教育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希望学霸们能为更多同学树立起“榜样的力量”!

丽江读本众议院

@一扬:陈同从小优秀不假,但和大家想象的学霸(次次第一)不一样。只记得他小时候跟随他父亲一起参加我们同事聚会,小孩子玩的游戏他都会,当时还跟他们几个小孩一起玩。那时候,只记得能跟这孩子边玩游戏边聊天,无论话题从哪里切入,他总能答上话,着实惊讶于他一个小孩子知道那么多!他的阅读量太大了,自愧不如!平常只见过他爱打篮球,真不知道他在家看了那么多书。

后来,渐渐从他父亲口中对他有了更多了解,也就更加关注他。他初中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在永胜三川到永北路段,遇到他和其他几个孩子推着各自的自行车步行爬坡,那路上弯多车多,太危险了。叮嘱了几句并问了问他父亲陈老师,才知道是几个孩子从早上相约出门环程海湖骑行去了!上高中前的陈同,给我感觉就是爱好广泛,其中特别爱运动爱读书。初中毕业后,他的中考成绩不是我们县里考生中顶尖的,但是高中厚积薄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真的是我们永胜,我们丽江的骄傲,陈老师育人教子都是我辈之典范!

@红雪 石榴石 山鹰:今年区一中高考的成功证明了本地老师,本地学校也有能力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我们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外边的学校是好学校、外边的老师是好老师,只要有点条件的,总要送孩子到外地就读。我们相信,会有部分同学会成功,但我们也难过的看到,许多同学送到外边去就读以失败而告终。而同一层次在丽江就读的许多同学,又考得相当好。今年进入全省前50名的同学,上清华、北大没有问题,他们难道不是丽江本地老师和本地学校培养出来的吗?在外边就读的、三年前的中考尖子生,今年高考有几个进入了全省前50名?相信和依靠本地老师、相信和依靠本地学校,才是丽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决择。如果总抱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态对待丽江教育,丽江教育就很难长期健康发展,希望家长及政府本末不要倒置。

@丽江阿香:区一中的老师,你们辛苦了,历年的生源都不是最好的,但是由于有你们的辛苦付出,孩子才交出这么好的答卷,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了,作为家长,永远感谢你们!今天看到你们又出这么好的成绩,衷心祝愿你们付出终有回报!!

@宝虎:陈同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读“死书”,他兴趣爱好广泛,热衷体育运动,心性沉稳,是那种典型的有天赋还特别努力的“学霸”类型!

当然,这些只是他的个人表现,老话说得好根正才能苗红!咱现在网络不是流行扒一扒吗?好,且看我的目见耳闻——陈同所在家族乃是三川坝首屈的书香门第,曾经是《双进士》及第的大儒之家……去年冬,我有幸到访过他的祖宅,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晚清建筑,典型的榫卯结构四合院,虽经风雨却仍可窥探当年的辉煌。

彼时,四合院里住着陈同的祖父祖母,他好像就是在这院里出生的。陈同祖母十分健谈,言语间尽是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你都不敢相信,在这青砖黑瓦之间竟藏着一位如此博学多才的古稀老人,真是相当之赞!难怪陈同学习成绩会这么优秀,只能说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或许,古人真的没有诓我们,诗书确实可以传家……为陈同的努力和成绩点赞!祝他前程锦绣!

@Cubic:我们永胜小伙伴都在说这个娃娃不是个死读书的人,平时业余活动就爱多呢。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

@Bruce :丽江的孩子今年不错,都有人能进全省前茅了呢!再接再厉!

@缘故:云南省今年有三十万学生参加高考,丽江有三位同学进全省前五十名,可喜可贺。

@曲布:古城区一中整体成绩突出,既有量上突破,又有全省前50名高分学生。个人认为这与学校日常管理科学严谨有很大关系。

@晴空无云:永胜一中三年前招生时比周边几个县的入学分数都低,能够取得今年的成绩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丽江鱼尾: 市一中拥有咱们丽江最好的高中教育资源,考得好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华坪今年高考也不错!听说有一个理科同学进入了全省前50!可喜可贺!厉害了我的华坪!

@I did it successfully:看着分数线,想想我带过的学生,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我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不管是好还是坏,都希望你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能越走越好,前程似锦!

丽江今年高考成绩让人倍受鼓舞。各位关注丽江教育的读者,这是否让您对丽江教育重拾信心?对丽江教育,您又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欢迎文末评论区发表高见。

丽江读本全媒体记者和晋 吴金鹏报道 杨莉娜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