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故事|天生神力的「神箭手」,李廣只能排第三

有個成語叫做“射石飲羽”,說的是射箭的時候,把箭射進石頭裡面,甚至是陷沒了箭桿尾部的羽毛。能把箭射進石頭說明發射箭的力量非常大。我們都知道石頭是非常堅硬的,用人力拉弓射出的箭,到底能不能射進石頭呢?這個問題屬於物理學探討的範疇,我們今天只說歷史記載。

唐詩故事|天生神力的“神箭手”,李廣只能排第三

說到能把箭射進石頭的歷史人物,大家自然會想到西漢的“飛將軍”李廣。其實歷史上還有三個人創造了“射石飲羽”的傳奇。按照傳說中射擊的功夫排序,在四人當中,李廣只能排到第三。那其餘三個是誰呢?

第一個是楚國大將——養由基。養由基生活在春秋末期的楚國,是楚莊王和楚共王時期楚國非常有名的神箭手。關於養由基的神射傳奇非常多,其中根據《呂氏春秋》記載:有一次養由基射擊一種類似犀牛的動物,把箭射進石頭裡面,連箭尾的羽毛都隱沒了。

唐詩故事|天生神力的“神箭手”,李廣只能排第三

第二個是楚國將軍——熊渠子。熊渠子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在《韓詩外傳》中記載:有一天晚上熊渠子到軍營外面去巡查,黑暗中看到一隻老虎趴在遠處。情急之下,他張弓搭箭射了過去。射完以後,發現老虎一動不動,熊渠子就下馬前去查看,才知道是一塊石頭。而射出的箭已經深深地射進了石頭裡面,連箭尾的羽毛也射進了石頭。熊渠子感到非常驚訝,想再試一試自己還能不能射進石頭。可是當他再次射擊石頭的時候,發出的箭都折斷了,並且在石頭上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第三個是西漢的“飛將軍”——李廣。李廣是漢武帝時期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李廣的射箭技術在歷史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後人形容一個人射箭水平高超的時候,都拿李廣來作比喻,象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據《史記》記載:有一次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叢中有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就張弓搭箭射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裡面。

唐詩故事|天生神力的“神箭手”,李廣只能排第三

第四個是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將軍——李遠。據《周書·李遠傳》記載:李遠在西域打獵的時候,見到蒲草叢中有一個石頭,以為是兔子,用箭射擊,箭頭射入石頭一寸多深。

這就是有記載的四個“射石飲羽”的故事版本。尤其是前三個故事,在東漢王充的《論衡》中還做了專門的論述。因為李廣的影響力比較大,所以在民間的流傳中,故事的大概都集中在了李廣的身上。到了唐朝的時候,大詩人盧綸還根據這些故事寫了一首詩,叫做《塞下曲》。

《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稜中。

唐詩故事|天生神力的“神箭手”,李廣只能排第三

這是一首敘事性的小詩,講的就是“射石飲羽”的故事。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在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的時候去尋找那隻箭,卻發現已經深深地陷入石稜中。在這首詩中的將軍,歷史公認是“飛將軍”——李廣,不過從白羽沒入石稜的故事細節來看,更接近於熊渠子和養由基的記載。當然詩歌藝術是允許誇張的,盧綸把三人的故事揉合在一起,也就更加彰顯了“飛將軍”李廣的神勇。

這裡是乾訸書苑,這裡有文學,有歷史,有遠方,還有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