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徵信「黑戶」的最新案例,你有沒有中招?

互聯網金融大潮下,各類借貸機構不斷湧現,紛繁複雜、五花八門。在此背景下,人民銀行原有的以銀行為主要數據來源和服務對象的徵信系統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乎,百行徵信公司順勢而生。近日,央行正式許可百行徵信公司開展個人徵信業務。

導致徵信“黑戶”的最新案例,你有沒有中招?

百行徵信公司剛起步,尚未發揮作用。人民銀行原有的以銀行信貸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徵信系統仍是主流。

絕大多數從事互聯網借貸業務的公司都無法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變相或違規接入除外),人民銀行在嚴格審批前提下,只開了幾個小口子,少量小貸公司(含網絡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信託公司可以接入徵信系統。

但是,較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借貸機構在數據完整性及準確性、徵信管理的合規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導致個人信用報告出錯的情況增多,一些新的徵信異議糾紛增多。

案例

案例一:異議申請人陳某2017年10月至人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認為其徵信報告中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發放的兩筆共計11000元貸款,不是其本人辦理,不應展示在其名下。上述兩筆貸款的數據發生方為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經過調查及溝通協調,確認上述兩筆貸款均不是其本人申請,履行相關異議處理手續後已從其名下刪除。

案例二:諮詢人譚某對其徵信報告中展示的借款信息存在異議,認為該借款不是其本人辦理,不應展示在其名下,後經詢問,該諮詢人曾出借身份證給親戚,後查明是其親戚使用諮詢人的身份證,通過網絡小貸公司辦理了借款業務,因諮詢人不知情而對個人徵信報告中的借款信息存在異議。

案例三:諮詢人李某2015年末連續多月收到貸款逾期提示,但實際本人未申請貸款,經調查發現:有嫌疑人盜取其淘寶賬號,購物時通過花唄申請了貸款,嫌疑人收貨後將淘寶上的購物記錄刪除,導致諮詢人本人完全不知情。諮詢人個人徵信報告上顯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向其發放了貸款。其後,因淘寶購物記錄已被刪除,且無其他證據材料,諮詢人報警未果,後為避免長期逾期,諮詢人歸還了該筆貸款。現諮詢人向銀行申請房貸,但因貸款逾期記錄時間長而被銀行拒貸。

以上案例涉及借貸機構未經授權查詢個人徵信信息、貸款信息登記錯誤、發放貸款審核不嚴等問題,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類:一是

因被騙出借個人身份證或洩露銀行卡信息,被他人在借貸機構冒名貸款,影響個人徵信報告;二是被騙取個人信息後,被他人在非持牌P2P平臺或其他非法平臺上冒名貸款,且被威脅不還款會影響個人徵信報告,甚至發生上門暴力催收,而其個人徵信報告中未有相關查詢記錄。

導致徵信“黑戶”的最新案例,你有沒有中招?

啟示

  • 增強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部分公眾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較低,向熟人甚至是陌生人出借身份證或提供銀行卡信息,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長期以來,徵信宣傳涵蓋個人基礎信息保護、個人信用信息保護等多個方面,在社會公眾普及徵信知識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有個人因輕信熟人出借身份證,遭遇信用風險;也有部分個人雖然比較重視個人信用保護,但面對冒名貸款致使個人信用報告出現不實貸款和逾期信息等情況,為維護個人信用只能自行歸還貸款,造成個人財產權益受到侵害。

  • 通過徵信異議處理機制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徵信業管理條例》對異議處理作了基礎性的制度安排,要求“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按照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對相關信息作出存在異議的標註,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並將結果書面答覆異議人。”

目前的糾紛解決機制為個人信息登記錯誤、銀行貸款已結清信息未更新等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但是在實踐中,小貸公司發放的貸款通常金額較小,一般客戶收到催款信息時不重視,直至影響到向銀行機構申請新的貸款時才會引起關注。

異議信息存在冒名貸款或詐騙情況時,通常案值較小、受害人提供證據的可能性較低,而公安部門受制於時間、人力等現實因素,偵查力度較為有限,使得此類異議一般無法取得有效的證據材料支撐,維護個人合法徵信權益存在難度。

此外,網絡小貸公司的業務提供方一般為異地,取證和異議處理存在相當的難度,異議申請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協調異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難度較大,處理期限較長,存在反饋不及時導致異議處理超時限的風險,對異議申請人而言,損失小而異議處理成本高,可能放棄處理,也助長了此類事件的發生。

上篇:

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