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孔子孟子懂得那麼多爲人處世的道理,也依然不得志?

徐元一


很多時候,社會上通行的道德規則,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狀態,好比今天的“假疫苗”事件,聯想到之前那麼多次食品安全事件,你能說那些大家普遍認同的道德準則是適用於今天的嗎?在商界,哪裡還有什麼底線。

今天如此,孔子孟子那個年代也是如此。

孔孟生活在春秋時期和戰國初期,孟子曰:“春秋無義戰”,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由於法家思想主張以嚴刑峻法維護君主權威,因此像管仲(法家思想的先驅)、商鞅(法家代表)等人能得到君主的重用,而孔子孟子是主張君主控制自己的慾望,要求君主施行仁政,孟子甚至主張“民貴君輕”,主張百姓可以自主推翻昏庸的君主,這樣的思想雖然很先進,但毫無疑問很難有君主會真正採納。這是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決定的,非孔孟所能控制。

孔孟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仁者愛人”“捨生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養浩然正氣”等等思想,雖然沒有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採納,但從漢武帝開始,成為了天下讀書人的道德準則,並一直流傳至今天。

並不是說你會做人就一定能成功,因為有時候你所處的環境並不是要求你去做一個“人”。


耶律蕭


真是奇聞,記錄了孔子言行的《論語》和《孟子》裡所講的,都是關乎天下興亡的大經大法,哪裡有多少“為人處世”的道理?

即使有,那也是次要的,是閱讀的人道行太淺,只能從自己的個體去抒發、去感悟,把那些關於治國平天下的道德,都讀成了個人升官發財的生意經。自己讀歪了,就不要怪古人說的不管用了。

在今文經學的語境裡,孔子“立法者”,是無冕之王,是“素王”,也就是沒有權位的王者。怎麼理解呢?就是從“立法”上去理解。以孔子的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觀念。我們“日用其中而不知”,這就是立法的威力。而立國的那些人,那些一度強大的王朝,卻最多幾百年就崩潰了。

孟子到處勸諸侯王實行王道,結果沒有一個遵循的,因為霸道能夠使得國家富強,但王道才能使國傢俱有品德。這本身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所以,孟子的不得志,並不是因為什麼為人處事的道理,而是他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而孟子本人是知道這一理想無法實現的。這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氣魄、氣度、氣量,又豈是那些只知道“為人處世”的人能理解的?

其實,儒家裡的很多記錄,都是教人要做君子的,而且是那種遇到困難、惡行就要金剛怒目、遇到正義、道德就要文質彬彬的君子。但是,很多老百姓,卻認為儒家教育的人是明哲保身、精於世故的。這是大謬。


danyboy


誰說孔子孟子不得志了?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受人尊敬和崇拜,孟子是亞聖,同樣也是中國文化中膜拜的偶像。所以,他們二人並不是不得志,而只是生前不得志,在去世後的歷史上,他們已經是中華民族心靈的大師,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和集大成者,他們創立和傳承的儒家文化,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

得志與不得志,這是個如何判斷的問題。有人認為鮮車怒馬鐘鳴鼎食是得志,有人認為高官富祿地位顯赫是得志,其實,這些得志只是暫時的,不可能長久擁有和流傳。孟子就說,人有天爵和人爵之分。天爵是上天給你的善良的德行,你一旦擁有他,誰也奪不走。而人爵是別人給你的,隨時可以拿走。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擁有並保存天爵是得志,而僅僅有人爵,不是真正的得志,是隨時可以像青煙,隨風而逝的。


好玩的國學


感謝邀請。原因說起來簡單,生不逢時罷了。

首先,孔孟在世之時,百家爭鳴,懂得大道理的人多得去了,他們在當時也並非唯一的頂尖人才。只是後世獨尊儒術,他們的地位才越來越高,這在百家爭鳴中也是一種“成王敗寇”的體現。當時不得志的人多了去了。

其次,孔孟之道,治世之用。而春秋戰國時期,卻是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時代。儒家的大道理,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難當大用。兵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等各家理論在實用性上應該還是儒家之上。如此他們怎能得志?

最後,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打天下用一種道理,守天下用另一種道理。雖說儒家盛行中華2000餘年,但也不是從未中斷過。比如漢末天下三分,有魏晉南北朝;唐末天下又亂,有五代十國;再近一點清末,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你去看看這種時候哪有儒家獨大的什麼影子,兵家法家陰陽家各家道理粉墨登場,這種時候誰又會覺得孔孟懂得多了,誰又會覺得儒家有用了。

總之,我個人覺得,自秦漢以後,凡和平年代儒家獨大,也就因此讓人們覺得孔孟牛逼哄哄了。我不是貶低孔孟,而是想說“百家都不差,用誰誰偉大”。


向忠古史今談


我覺得,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得志”。

就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說清楚的的,有兩點:

第一,知道越多的為人處事道理,能直接得出的結論是:他為人很成功,而不是他更容易得志。

第二,一個人是否能夠得志,要看當時的時代需求在哪裡,而不是為人是否成功。古語講“時勢造英雄”,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也許題主覺得,高官厚祿就是得志,或者能夠一展心中所學才是得志,又或者,為世人所崇敬愛戴才算是得志。同時在題主的問題中,有這樣一個前提預設:知道越多的為人處事道理的人,越容易得志。

孔孟二人,不論從這三個方面那個方面來講,都至少有一方面,是得志的。至於在金錢、權力、名望和德行等方面均“得志”的,也許古往今來也只有王陽明一人吧。

先說孔子。孔子是魯國貴族出身,本身是不缺地位名望和金錢的,況且孔子還曾經在魯國執政過,位極人臣。不知道這高官厚祿一條,孔子得志否?

孔子自覺在政壇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認為在當時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中唯有恢復禮制才是自己的歸屬,所以他才開辦私學,廣收門徒,以“仁”學說教化弟子,周遊列國,向諸侯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禮壞樂崩的時代註定不會重視禮制,所以孔子在對官方宣傳思想這方面無疑是不得志的,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孔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子路、子貢、子張等各國勳貴都尊其為師,如此規模的辦學,可謂空前。不知,從向民眾宣傳自身思想方面,孔子得志否?

孔子的弟子對待孔子一向敬重,子貢曾經讚歎孔子的學識無邊無際,子路那樣暴躁的脾氣,在孔子面前更是恭恭敬敬,不敢越禮。至於孔子後世的地位,看現在山東曲阜孔家子弟的規模,即可略知一二。不知,在受世人愛戴的方面,孔子得志否?

再看孟子。孟子後半生都在以客卿的身份遊說於諸國之間,但並未為列國國君所重用,在高官厚祿這方面,孟子可算得上是不得志。

孟子繼承孔子的仁學,發展成仁政學說,雖然當時沒有一個君主肯重用孟子,但是孟子的仁政學說依然得到了實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當時有一個小國叫滕國,滕國國君滕文公曾經多次拜訪孟子,求教治國之道。在滕文公即位之後,就以孟子的思想治理國家,十幾年的努力下,滕國名聲大震,成為享譽列國的“善國”。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孟子在施展心中才學方面,可算是得志的。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在齊國“稷下學宮”盤桓多年,為齊王所敬重,同時在各國貴族中名望也不低,是各國的座上之賓。不過在民間名望,卻是遠遠不及孔子。所以在名望和受愛戴方面,算不得得志。

分析過孔孟是否得志的問題之後,我們能夠更加肯定的是,他們兩人為人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們的思想與那個時代需求不一致,所以註定會受到時代的壓制,和也就是我們大家看來的不得志了。


東方國學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叫理想主義者,比如儒家。有一種叫現實主義者,比如縱橫家。什麼是理想主義?就是那些善於運用直覺去認識世界,運用情感去對世界作出判斷的人。東方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就是孔子、孟子,而現實主義者則是管子、蘇秦、張儀。

話說有一次,孔子帶著徒弟子路在經過泰山時,遇到了一個身世悲慘的婦女,她寧願和親友躲避在深山裡,冒著被老虎吃掉的危險也不願意回到家裡。居然是因為家裡有太多苛捐雜稅。

孔子悲憤的感嘆道:苛政猛於虎也。你知道苛政主要指的是什麼嗎?主要指的就是稅賦。說白了孔子遇到的那位女性,其實為了逃稅。

當你在為孔子的義憤填膺拍手叫好時,你可知管仲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孔子賦稅的始作俑者嗎?孔子的這句話感嘆其實是孔子和管仲皆為相反的論斷。

難怪,孔子曾經感嘆說:管仲之器小哉。我看到這句話時,臉都紅了,難道孔子是透視眼能看出管仲“器小”?後來,我發現原來是吐槽管仲氣量狹隘的。

言歸正傳,齊國之所以強大,其實與管仲的賦稅改革有很大幫助。管仲的改革一方面是增加了稅賦的種類,同時又增加了賦稅的力度。

壞的一面是,齊國的百姓倒黴了。好的一面是,齊國有錢了,成了春秋五霸。

縱然孔子是個仁人君子,但是嘴上的大道理並不能富國。

關於賦稅,孟子也跟魏惠王說: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意思是說: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你見過像孟子這樣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嗎?學了儒家,拿著木棍就能打敗大秦鐵騎?

有時候儒家的道理說得通,但是你覺得能行得通嗎?

更多國學歷史文章,敬請關注微信:guiguzi7619299。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是不是沒讀過書,不小心打開孔孟之道看看,其言其語,就不是個食人間煙火的。除了假,裝,虛偽,做人要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面三刀外,還有什麼?哪個朝代也不會重用這樣的傢伙,你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嘛?孔孟的邏輯,非常讓人害怕,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誠實,率真,是為人根本,滿口仁義道德,掩蓋人性真實的一面,*以孔孟言論,滿大街笑臉,相互施禮問好,唯唯諾諾,阿諛奉承。而後回家關起門來,罵天罵地,這是一個理想的世界嗎?人做事要直言不諱,無愧於心,有正義感,而孔孟哲理更多是讓人中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縮頭烏龜,孔子不是跑的快,早被秦國活埋,不會有人重用提倡做偽君子的人。

孔子,孟子,老子,都是鼻祖級人物,口中說的什麼,大家知道,而背後做的什麼,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一日,孔子見老子,相見恨晚,仁義道德談到深夜,孔子尿急,出去小解,老子年長,昏昏欲睡,孔子遂與老子小妾採菊從後門溜出,野合於老子所騎的牛棚後面,慌亂走出時,孔子被牛一頭撞倒,牛角差點刺死孔子,老子小妾望風而逃,孔子後來說【畜生與女人難養也】,就是說採菊扔下他,不管他的死活而逃的事,孔子所指畜生,乃老子所騎之牛,女人,所指採菊,其實牛與採菊,孔子都沒養過,是老子養的,要不也不會牛角刺他,讀書人擅於顛倒黑白,老子不是天天寫【道德經】,咬牙堅持道德,真會與孔子拼命,不能不讓人想起孔子的話,野合猛於虎也,可見孔子野合的激情,這在【史記】第172頁第七行有詳細記載,可以自己去看。而孟子辦學,常常教育學生,窮則獨善其身。後來學生讀幾天書,就認為自己是讀書人,高人一等,因為窮,就開始擅於利用自己的身體,勾引富婆,慢慢變富,後來孟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去學生家裡,又開始教學生的老婆,趁學生不在家,就和學生老婆說,【度,然後知長短,】讓量他的長短,被學生回來趕出家門。人都是有侷限性的,什麼高德大話都可以說,只是做起來很難。

孔孟在他們當時的社會,被說成是不務實,想入非非。連混飯吃的機會都沒有,那些違心論,特別讓人煩感。後來人之所以又拿出他們的觀點,是因為一個作古的人,他們的思想被接受和不被接受都不重要,捱罵的是他們,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用他們的思想約束別人,又不用付款,什麼都是孔孟說的,要錯也是孔孟的錯,要罵也是罵他們。成了孔孟思想的茅攻他們自己的盾,這也是他們教出來的,應該無話可說。


白這個顏色


存在的未必合理,合理的必定存在!可是人類社會從古至今許多是不合理的!與不合理的存在~講理論理,必定枉費心機口舌筆墨!再孔子孟子雖被稱為聖人亞聖,但是他們在世時並沒自以為是聖人,即非生而知之!有許多道理,他們也是憑後天學習加碰壁得知總結的!比如孔子周遊列國讀編周易反思得悟~據說近年出土文物裡有孔子臨終前悔悟~聖經有一句話大意:人生要追求智慧,但智者人生未必通達”!感嘆時也!命也!運也!但願都奉行:君子不達,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微言草民


孔孟得志與否,應視其所推銷的學說主張,放在歷史大環境中,是否順應歷史的發展?歷史的滔滔洪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孔子主張恢復周禮制。周朝處奴隸社會,土地屬奴隸制國有,奴隸主世襲,且享有特權,奴隸屬奴隸主私有財產,顯然奴隸不會有生產積極性可言,不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時,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稱雄割據局面,弱肉強食是血淋淋的現實,只有強者才有尊嚴,弱國要麼發憤圖強,要麼慘遭蹂躪。新興勢力要增強勢力、影響,就必須打破周朝原有的制度,包括舊奴隸主的特權,且要形成擠壓之勢,強取豪奪,是時必然,此時孔子推行仁義,某種意義上是在打這些雄霸的臉。

孔孟所推銷的學說主張,利於特權階層奴隸主的利益,不合於喚起當時政治上處於劣勢、又私慾膨脹的新興勢力的胃口。這些新興勢力想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那麼如何獲得呢?一是要發展生產力;二是需要鬥爭、戰爭。由於奴隸是奴隸主私有財產,通過戰爭掠奪來的奴隸,要想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就要給予一定的人身自由,給予部分生產資料;同時,跟著霸主幹的,有戰功的、表現突出的,分封一定土地(土地私有制),以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是時,誰能順應這些新興勢利的發展需要呢?無疑是法家和兵家。誰能調動生產積極性和戰場上英勇作戰積極性?自然是法家,法家“城門立木”,立信於民,將戰功同利益掛鉤,將獲得人身自由、部分生產資料同提高生產力掛鉤,這些增強了新興勢力的資本、戰鬥力。誰又能幫助新興勢力功城掠地呢?自然是兵家,比如孫武等。

但不管是法家與兵家,其思想淵源,都出於道家。韓非子有《解老》《喻老》為證,孫武的《孫子兵法》更處處見道家思想的光華。諸如“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擊虛。”其如老子的“上善若水章”,兵書中還有很多地方是道家思想的闡發,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我之前就說過:老氏之學,乃為變革之學;孔氏之學,宜為守成之學。老氏之學,內聖外王之學;孔氏之學,規矩方圓之學。


微妙玄通冰激凌


如果從現在的觀點看,孔孟的不得志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1,家庭生活上不算完美:孔子16歲之前,生活在單親家庭,很苦;50歲以後生活顛簸流離13年,也很苦。生了一兒一女,與夫人關係一般,估計50以後就離婚了。孟子也差不多。

2,事業上,也不順:主要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比較大,所以也不順心。孔子68歲回到魯國以後,算享福了,但是內心也是不爽的,自己的治國理念一直被擱置。

但是這兩個不得志/不完美,恰恰是孔子“不合時宜”的地方,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特徵,這兩個特徵,說明,孔子是一點不懂為人處世之道的。

孔子追求的是治理大道,懂得也是這個,就像很多老師教得好書,但是自己孩子一塌糊塗一樣,孔子屬於社會,不太屬於家庭。

所以孔孟之道,從來不是“為人處世”之道,如果非得比較,老子的與世無爭什麼的,到有些為人處世的意思。

再一個層面,什麼是好的“為人處世”?是圓滑吃得開嗎?如果真是老好人一個,才是為人處世之道,那麼也就HEHE了。

孔孟之道是個把人納入到一個周禮社會的框架。如果那個社會不是周禮社會,那麼孔孟之道會變成魯迅同志說的“吃人”的東西,更不用說“為人處世”的最佳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