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起执着的坚持。

——马骏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制作宏伟蓝图 打造完美细节

作为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马骏有个习惯:每天吃午饭前都会在门诊楼走一圈,遇到职工打个招呼,问候一句,遇到患者咨询,耐心解答,在马骏看来,这是发现医院运营问题的直接途径。

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下称上海市同仁医院)的院长,马骏从2013年上任第一天起就在同时间赛跑。

表面看似“1+1”的两院合并,实则关系到架构、管理、业务和学科等各方面整合,马骏首先从员工沟通做起。马骏说:“2100名职工划分为60多个班组,我讲了60多场动员会,一遍一遍地讲述合并的意义,一遍一遍勾勒目标和愿景。”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职工达成最广泛的共识?换位思考很重要。马骏通过座谈会,让中心医院职工看到同仁医院的历史底蕴和品牌优势,也让同仁医院职工看到中心医院的体量规模和发展优势。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相较于新建医院,马骏认为在现有地理空间条件下,改造一家医院的难度更大,因此,她将基建改造定位于布局、功能和流程的梳理与重构。

在医院职工共识的基础上,基建部门梳理出医疗流、患者流、医技流、保障流和管理流五大动线,对医疗用房布局进行重构。

受制于楼层控高,上海市同仁医院的解题思路是减少楼层垂直压力,将患者引向更为高效的平面移动,并避免对冲。打破传统按大科分区的模式,将症状相似度高的科室就近设置,不仅基于患者就医体验,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将相关交叉学科布局在同一平面,马骏介绍,“我们将心血管内科与心电图室安排在相邻区域,将骨科、外科与影像科安排在同一楼层。而相同科室的门诊和病房安排在同一楼层,以从上到下四条连廊衔接,这样医生也可在同一水平层面移动,缩短了行走路径。”

空间重构的巧思还体现在医院一站式急诊的流程布局。

不仅如此,医院还大胆使用颜色分区,每层都有专属色彩代表:庄重的深蓝是医院的主色,用以标示电梯、服务台、挂号收费等功能区;浅蓝区域是心血管、糖尿病等慢病的诊区;绿色区域象征蓬勃的生命,医院各主要学科都安排在这里;橙色让四楼妇幼保健区呈现温暖与富足;黄色区域暗合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雍容的深紫,给体检科、皮肤科、特诊部营造了一种高贵、神秘的气息。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快速搜寻和定位,也有助于舒缓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细节追求精益求精,并没有阻碍医院基建改造的高速:

2014年10月行政楼交付,2015年1月门急诊楼正式启用,2016年住院楼陆续改造完毕,2017年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和哈密路院区相继完工……

据马骏介绍,“整个院区从2013年9月1日第一分钟开始至今,以每年一栋楼的速度完成改造。”

挖来人才 善用人才 留住人才

“在上海各大三级医院中,我已经以擅长‘挖人’出名了。”这虽是马骏的一席笑谈,但却并不夸张。

4年间,马骏为同仁医院引进了25名学科带头人。她引进的这些学科带头人除了“硬件”上要求他们必须来自上海三级医院、博士学历或海外留学背景外,还强调学科带头人“名门之后”的特殊身份。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亲力亲为去沟通畅谈,马骏不仅依靠自身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真才实学的人才加入医院,“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令医院人才团队充满朝气与阳光。

马骏希望“医生、护士都能够有血有肉,而不是一个个只会看病的机器”。为此,医院创建了强大的班组文化,相继成立足球队、篮球队等各种团队,举办了主任沙龙、女高知沙龙和青年沙龙。

“医生这个职业确实很辛苦,很多时候并不被社会了解和体谅,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有温度、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组织文化。”马骏进一步说道,“在硬件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考虑到医护生活需求,重点改造了健身房、书吧、食堂和下沉式休闲广场。”一个正能量的组织,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职业的自豪感。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往往,“兵精”与“粮足”是密不可分的。

马骏意识到,上海市同仁医院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是科研与教学能力的薄弱。

对此,医院2014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建立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遴选10位课题组长(PI)率先入驻,作为面向大虹桥区域的医学科研基地,旨在建设国际化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在围绕同仁医院仙霞路院区方圆1.5公里的范围内,上海市同仁医院科研基地——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和教学基地——哈密路教学中心同步落成,自此医院“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基本确立,标志着同仁在打造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医院职工眼中,马骏院长是位“女超人”,仿佛有出不尽的点子,用不完的精力。而在马骏看来,在医院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自己仅仅是“打基础做架构”。

从以医疗为主的区域中心医院,到建设为医、教、研并重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上海市同仁医院的这场“革命”尚未结束,“只有全院上下观念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医院发展的目标共识时,才算获得了阶段性成功,而我们这一代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马骏(左三)在对口支援医院的签约仪式上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马骏(右)在检查工作

“医者、妻子、母亲、院长”面面俱到

“医者”

“面对患者,我首先是一名医生。”谈到多年前从医生岗位转到行政岗位,马骏仍有些许遗憾。

如今虽是一院之长,可马骏仍像很多尽职尽责的医生一样,把病人看得无比重要。“患者从信任到跟随,再到受益,留给我们医生的则是满满的获得感。”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20多年前。那时,马骏刚从医科大学毕业进入临床成了一名住院医生。一天,床位上收治了一位急性哮喘持续发作的重症患者,是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便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告病危的时候,病人的丈夫手在抖、泪在流,反复叨唠着,你们一定要救救她,我们孩子还小……那些天,马骏几乎被这个病人绑在了床前,稍离开,家属就不放心地盯着找医生,在马骏的关心治疗下,男孩渐渐康复了,而马骏也从此和这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孩子的母亲成了她的姐姐,男孩则成了她的干儿子。男孩渐渐长大,但对马骏的一份心却从未褪去。第一次领工资,他便兴奋得来电话非要请娘娘搓一顿;逢年过节,嘘寒问暖一定少不了;冒着雨,侯着晚下班的马骏,只为了要让她尝尝这条好吃又新鲜的鱼……

在马骏看来,医患之间,就该是这种相融相生,互相取暖的关系。

工作和家庭,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是很多事业有成者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位女院长,马骏又是如何平衡妻子、母亲、院长三个角色的呢?

“妻子”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味提倡为了工作抛弃家庭已过时,而更多是追求两者兼顾、两者平衡。古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马骏看来,经营好家庭是把医院经营好的前提。

马骏的丈夫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和管理着几百上千人的马院长相比,她的丈夫相对工作时间固定一些,因此家中大小事务基本由丈夫来掌柜。虽然两人每天见面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扮演好妻子的角色,马院长自有心得:“首先是信任,我对丈夫绝对信任,家里的事情都听他的。”

“母亲”

对于女儿,马骏也总会抽出时间指导她的学习,尽量每周一次陪女儿去上游泳课,或者母女俩出去吃个大餐,沟通分享生活的点滴。更难能可贵的是,马骏几乎出席了女儿从小到大所有的家长会,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见证女儿的成长。

“院长”

而作为一院之长,马骏在员工心中总是和 “直爽”、“大气”、“风风火火”、“女汉子”这些单词联系在一起。大家常说:“我们不怕马院长,她有什么话都会直接说出来,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想办法解决,不用在背后揣摩她。”这大概就是马院长的领导风格,真诚以待,有话直说。

她是一位“女汉子”!更是上海医疗系统的一匹“骏马”!

在同仁医院转型发展过程中,为了引进其他医院的优秀医生,马院长三年不放弃,和那些优秀人才推心置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愿意来到同仁的专家医生都表示,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被马院长的个人魅力所吸引,相信在她的带领下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无论是妻子、母亲还是院长,马骏都用自己的风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