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引言:

古代因为教育与文化不普及的缘故,学医者甚少,再加上中国“古代医学”都是中医,有着严格的“传播限制”。有唐一代,快速的农业增长,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催使“医疗”行业迅速发展,从服务于宫廷朝堂“官医”,到民间普遍传递的“药方”,大量出现。这样一来,唐代的医疗资源要远比以往的时代丰富得多,从中央到地方,城市到乡镇,都有专门的“医疗站点”来服务人民百姓,而且在地方上,“医疗学习”对平民百姓的打开程度很高,成为“医者”的渠道多了起来。这样一来,盛唐时期的医疗就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做到了平常人们生活里:医有所学,疾有所愈。

平民百姓的“医疗机构”(一)

古代社会里,平民百姓是社会的主要部分,但一直也是医疗资源最缺乏的群体。不过唐代是从隋代平稳过渡而来,因此大量医学成果仍然保存,所以完善的医疗体系很快建立起来,相应的地方“医疗”制度也同样具备普及的条件。

唐代的地方单位是“州”,而州也有相应被允许开设的“医院”。唐代基层“医院”的本质是“学医”和“救病”结合在一起,州级医疗机构的医生不一定是中央派遣而来,大部分是从当地的“医生”群体中召集而来,形成集中且合理的医疗组织,为百姓服务。所以,唐代地方一级的百姓,若是有着“偏方”难以治愈的疾病,赶到州级“医院”就可以获得救治。而唐代《医疾令》中,对这类制度的描述是:“诸镇戍、防人以上有疾患者,州量遣医师救疗。若医师不足,军人百姓内有解医术者,随便遣疗”。所以从《医疾令》的补充里可以看出,唐代地方百姓不仅是可以自主上门“求医”,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正在执行劳役的百姓,还可以获得“派遣救治”的帮助,而且唐代对民间拥有医术者的态度也是宽松的,这样一来,就建立了在百姓群体内的“医疗循环”,不再限制民间善医者救治病人,如此情况下,唐代地方的医疗资源被充分利用,逐渐缓解紧张的医疗氛围。

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唐代地方“医院”的主要人员身份也非常特别,他们并不仅是专管治疗一事的医生,也同样是地方“医学院”的老师。地方医院由“医学博士”、“医学助教”组成,他们在庞大的医疗任务中,往往充当的是指挥任务,因此据《唐律疏议》和《旧唐书》的记载,州级的“医学博士”大概仅有十余人,这也注定了他们需要向外扩张,吸纳民间人才,并且培养,由此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以医疗和教育结合,作为平时唐代百姓的治愈所。

一、注重长期培养,建立医疗自循环

唐代将“医学”和“药学”分开,但在地方上,医疗和医疗教育却是紧紧结合,不过对于唐代紧张的资源来讲,这样一体化的制度,反而是对百姓有着无比积极的正面帮助。唐代《医疾令》里,既反应了民间稀缺的医疗资源,但也同样给予解决方式,州级医生可以通过培训上岗,他们在充当医生的同时,也依旧是太医机构的学生,归“太医署”管理,他们每年都有相应的考核,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发达的医疗培养制度。而成为地方医学博士的百姓,都是九品的官级,属于“士族”的范畴,这对民间学医的鼓励是极大的。

二、积极接受“民间土方”

隋唐时期,中央对“药方”的限制很严格,太医们开出的药方,必须是规定和官方认同的,不允许自主改动。但在地方上,朝廷对于“民间土方”却没有限制,《医疾令》有言:“诸州博士教授医方,及生徒课业年限,并准太医署教习法。其余杂疗,行用有效者,亦兼习之。”。由此可见,地方官方的医疗机构除了可以传播医学知识,收取学生外,也同样接受民间的“土方”、“偏方”,只要行之有效,便是可取,学生们在学习“太医署”的知识之外,也同样可以学习“民间医法”并且形成官方形式,这对唐朝的医疗力量是有着巨大的补充作用。

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三、劳役与军队的主要后勤医疗组织

唐朝疆域辽阔,除却地方百姓之外,地方劳役者和边疆守护的军队,也同样是医疗资源稀缺的群体。地方州级医院有个特点那即是,对于服劳役患病者,亦或是军队或病者都有提前治疗,医生主动前往救治的服务享受,这对于唐代政治而言,是有效的“后勤维稳”,也是给予基层职能者提高福利,唐代大多数劳役者和边防人员都是编制外,所以地方级别的医院,也同样是基层维稳的重要机构。

平民百姓的“医疗物资”(二)

医疗,除了核心的医术,医疗的药物也同样关键。从识药,到分药,制药,这都是一系列复杂的知识过程,唐朝政府把众多有效的药材种植在民间,也即是远离长安城的地方单位,不过这样也有着一定的好处,那即是,药材对于百姓来说,有着“预先使用”的便利,百姓们无需自己寻药,医院会到相应的药田采取药物,给予百姓使用,这大大降低了百姓的药材获得难度。

从地方医院的“医生培养”,扩大了医疗团队的基数,再到医疗药物便捷的获得渠道,由此组成完善的医疗机制,唐《医疾令》有言:“诸州于当土所出,有药草堪疗疾者,量差杂职、防人,随时收采,豫合伤寒、时气、疟痢、疮肿等药。部内有疾患者,随须给之”。所以百姓们对于大型疾病,或是常见的疾病,可解决性极高,唐朝政府也不会过度封建迂腐,在人性化的角度来说,是遵守了“生命价值”的原则。因为全国所有的政府药田,理论上是成熟后即刻送往太常寺或是中央保存,而且唐代对药材的管控也是十分严格,更甚于盐的管理,所以在对待百姓的资料物资的分配上,可见唐朝政府的处理是柔软的,也为百姓提供了厚重的保障,不至于滥用偏方,或是导致民间疾病肆虐。

除了地方药材自取用以外,中央还会对出现流行病的地方实行拨送物资给予帮助。中央太常寺就是这一输送的主要机构,平常运送到中央的药物,其性质与“粮储”的意义是一样,同于大型的“赈灾”,还有修复工作,储备药材的同理,即是对于突发疾病,实行迅速控制和消灭,对基层百姓的生命安全起到了充分的责任保证。

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物资配合体系的效用

药材使用的自主性,使唐朝地方“医疗”起到了巨大的叠加效果。如唐太宗在位年间,就曾发生过数次民间疫情,较大的一次当属贞观十六年的“五州疫情”,谷、泾、徐、戴、虢五个地方发生大型扩散疫情,伤亡人数十分之多,因为在太宗时,地方“医院”还未曾完善建立,于是面对这类情况,主要的医疗人员就由朝廷派遣,到达地方后,所用药物,即是由朝廷从太常寺仓储内取出以及地方自采得来的。

这样高效的组合效率,令疫情得到快速解决,而根据太宗年间的这项案例,也发现了地方置相应医疗机构的重要性,于是开元年的《医疾令》就对此进行了地方医疗力量的分配,而关于地方药材的取用,其高度的自主性,也是来源于唐朝政府对于大型疾病到来时给予高度的自主行动权。由此,在后来的唐文宗、唐德宗还有唐宣宗年间的大型民间疫情,都得到快速控制,以至于制度和赈灾系统完善的唐朝,从开国到消亡,都不曾发生国家性的疾病扩散,这得益于发达有效的医疗方法,也离不开合理的医疗机构的辅助。

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民间偏方与巡医制度(三)

除了朝廷助力还有地方医疗机构之外,民间的“药汤”偏方,也同样是百姓治疗疾病的一种主要方式。唐代的药物善以“药汤”的方式呈现,一为饮,二为泡,而关于饮,唐代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饮子”。

《太平广记》中有曾对长安的一处售卖“药汤”的商户进行描述:“有一家于西市卖饮子。用寻常之药,不过数味,亦不闲方脉,无问是何疾苦,百文售一服。千种之疾,入口而愈”。千种之疾,即是夸张的说法,但也不难反映出这类偏方的高效性,用寻常之药,治大量疾病,这为官方医疗的压力起到了巨大的缓解作用,而这也是以“饮子”的方式售卖,没有固态药物复杂的食用步骤,也没有针法的繁琐,以汤为药,治愈的效率也同样提高。那么除了民间偏方以外,唐朝廷还有一项“巡医”制度,早期本是应对大型病情,到了后来,逐渐变成了常态。

因为地方医疗水平和京城的水平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唐朝廷会定期派遣太医巡游地方,定期排查有了苗头的疫情或大型疾病,这也相当于定期的“抽样体检”,不同的只是,百姓不用主动上门。这也大大增加了流行疾病传播信息的获得速度,反映了唐朝政府对于天下百姓的客观重视。

从唐代的地方“医疗系统”中,说说唐朝百姓便捷的看病渠道


结语:

唐代的基层医疗意识可见是十分高的,即便受到时代水平的影响,可对于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唐代都完善得非常全面。先是地方医疗力量的派遣,再到医疗物资的倾斜,最后纳入民间“偏方”用于补充,从各大方面,唐朝都以可用的力量来完成医疗体系的建造,充分保证了唐代百姓的生命安全,而“基层无医”的情况也没有再出现。所以继承了南北朝、隋朝时期优秀的医疗知识的唐代,其主要的贡献在于执行机构的搭建,两者全面且贴切的结合,才造就了盛世的大唐。


参考史料:《唐会要》《资治通鉴》《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