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中的斯嘉丽和瑞德有什么共同之处?

Norahs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的《飘》作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以美国南北战争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的感情纠葛,以及在战争的漩涡中每个人的人生选择。

我想,每一个看完《飘》的人,都会为斯嘉丽和白瑞德最后的无疾而终而遗憾,那种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再相见的空落落,令人惆怅不已。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斯嘉丽和白瑞德的相似,才会有这样的结局。两个人因为有共同之处,而相互吸引,又因为那该死的共同之处,到最后无可挽回。

在这里,我从外貌、性格、经历三个方面来讲两个人的共同之处。

1、外貌:极具侵略性的魅力

说实话,如果斯嘉丽、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四个人站在一起,而我们不知道他们彼此的身份时,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凭直觉认为斯嘉丽和白瑞德是一对,因为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极具侵略性的美感。斯嘉丽那双机灵漂亮、时刻耍着心思的大眼睛,配上白瑞德那又痞又坏的笑容,真是绝配!你能感觉到他们的气场相容,都带有一种不安分,正是这种灵动的不安分,吸引着别人的靠近——斯嘉丽的美丽无需多言,看她勾引了那么多男人也该知道她的厉害;白瑞德的帅,想想看《乱世佳人》的时候,多少女性观众为他着迷,就知道了。

2、性格:争强好胜,绝不妥协

外貌是性格的显露,斯嘉丽的争强好胜、绝不妥协几乎贯穿整部小说:对于艾希礼的执着(不管嫁了几任丈夫,因为得不到所以难以放手),对于保护家园塔拉的执着(骗白瑞德、嫁给第二任丈夫、一起干农活)、对于美丽、富有的执着(她和白瑞德的潇洒人生)。正是这种不认输、不妥协的精神,才使得她能够在南北战争那张极端恶劣的情况之下,顽强地活下来,并且活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而不是像别的娇贵大小姐一样,被战争蹂躏到体无完肤。斯嘉丽唯一的妥协可能就是对于艾希礼的执着吧,但艾希礼本身就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之所以认为自己爱艾希礼,只是因为她得不到(争强好胜的性格所致啊),越是得不到,越想要得到。

白瑞德的争强好胜在小说中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这并不表示不存在。以白瑞德的出身,他如果没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没有对金钱的执着,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斯嘉丽这样的大户小姐,一辈子都会在于穷人堆里打滚。当他因为走私被抓时,别人越是想要他就范,越是想要得到他拥有的一切,他就越是抗拒,越是会玩弄别人,越是不妥协。他们不被外在的规则限定住手脚,就像他自己所说:“我既不尊贵,也不是英雄。”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有着自己的原则,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

还有就是他对于斯嘉丽的追求与渴望,一开始恐怕他对于斯嘉丽的感情,与斯嘉丽对于艾希礼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因为得不到所以想要,因为喜欢所以不放手。而后逐渐地,斯嘉丽那带刺的玫瑰让他感觉“这个姑娘可以,带劲儿”,喜欢与渴望可能就因为升华成了爱。这种爱即使斯嘉丽嫁了那么多人,他依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而他最后的放手,并不是因为他妥协了,而是迷茫了,就像斯嘉丽放弃了卫希礼一样,他开始迷茫斯嘉丽究竟是不是他真正想要度过一生的那个人。

这里顺便说一下,斯嘉丽和白瑞德的绝不妥协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这一定是对的,一定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不是,他们就会放弃,但这种放弃并不和“绝不妥协”的性格相矛盾。

3、经历:生活中的强者

外貌的扶持,和性格上的强悍,造就了他们在生活上的成功,使得他们成为了人生的强者。强者意味着要守护弱者,斯嘉丽守护了她的家乡塔拉,白瑞德守护着一帮子人的生计与未来。正如评论家们对于斯嘉丽和白瑞德的评价,他们认为斯嘉丽是“女人中的男人”,白瑞德是“男人中的男人”,他们都有着一种男性的共同之处,所以他们别扭,他们冷战,他们过度自信,以为自己可以把控住局势,但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白瑞德离开了,斯嘉丽徒自坚守。

虽然《飘》的结局不尽人意,但是后来又写了续集(不是作者本人),我几年前看过,女主为了夺回男主的心,去了男主的家乡爱尔兰,两人重归于好,但这些都是后续了。

关注薇的深度文艺之旅(微信公众号:wei-deep7),愿你成为一个可爱又博学的人。


欧美文学风


小说《飘》中,斯嘉丽和瑞德是一样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强有担当的人,这很符合美国新生资产阶级的形象的,《飘》这部小说描写的是美国南方大庄园主和以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北方的战争,也就是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最后南方战败,奴隶得到解放。这是场正义战争,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可是作者却是站在南方庄园主的一边对这场战争持反对态度,尽管如此,这场战争还是以南方战败收场。小说里的斯嘉丽,阿希利,瑞德都是南方庄园主的代表人物,这些人中只有瑞德的头脑是清楚的,他知道如果战争来临,南方是打不过北方的,因为北方的武器先进而且弹药充足,他的这些看法在当时那些自以为是的虚荣的南方人面前不能说,他才表露了一点自己这样的看法就被那些人看成是叛徒,还要把他赶出去。就在“十二橡树”的舞会上他遇到了和他一样离经叛道的斯嘉丽,对那姑娘争取自己的幸福的勇敢行为赞叹不已,从那时候起他就认定这个姑娘和他是一路人,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且他不止一次的在不同场合对斯嘉丽表达过自己对她这样的看法,追求斯嘉丽。比如在为前线义卖舞会上,他知道斯嘉丽想跳舞,才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他邀请了她,也释放了黑纱裙带给她的压抑,战火中他把她扔在回塔拉庄园的路上,是因为他知道斯嘉丽是个坚强又勇敢的女人,会克服一切困难回到塔拉的,他知道斯嘉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认准了的路就一定会走下去。

战争期间,他倒卖物资发战争财,战争快结束时又去投机去参战是为了给自己捞个好名声,瑞德在这篇小说里就是随势而动的人,斯嘉丽呢也是这样的人,为了争取阿希利,她不惜嫁给枚兰尼的哥哥查尔斯,战争爆发后,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她不惜抢了妹妹的未婚夫,为了多挣钱,她不惜冒险一个人驾着马车管理木材厂……瑞德是最懂斯嘉丽的人,大概这就是性格相近的人不能在一起的吧,因为不能互补,你有你的固执(瑞德一直爱着斯嘉丽)她也有她的固执(斯嘉丽一直爱着阿希利)他们在一起只会相爱相杀。结局虽然遗憾但仍有希望,以斯嘉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读者应该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她是一定会有办法让瑞德回心转意的。



子非鱼00111


斯嘉丽和白瑞德身上都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都有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也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斯嘉丽在遇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并且想尽一切便办法去面对生活的苦难。而白瑞德能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活下来,并且赢得财富,是因为他也是一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冒险的人。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同一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