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省份爲什麼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山東,而沒有河西河東、湖東湖西、山南山北呢?

攀巖那點事


地名的岀現可以說既有地理原因、又有歷史的原因,特別是省級行政區劃,它既要遵循山川行便的原則,又要“犬牙交錯”便於管理和制衡。在省級行政命名中又以方位指向成對出現,如以太行山為標命名山東、山西,洞庭湖為標命名湖南、湖北,黃河為標,漳河為界命名河南、河北。下面對題主所問一一作解。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一、先說河南、河北的界標母親河一一黃河,黃河自西向東流經九省,全長5464公里,流徑大致呈幾字形排列,也就是說,河東河西是指幾字形上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的這兩片流域,而黃河由南向北的幹流之西形成我國著名的河西走廊。古稱河西之地,漢武帝時擊匈奴、通西域、設河西四郡,也就是現在甘肅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四個城市,這部分相當於甘肅省小一半的省域,所以甘肅叫河西省自然不足以代表甘肅全境。其實歷史上的河東之地就是山西南部,後來泛指山西全境,黃河由北向南處形成的晉陝大峽谷實際上就是現在陝西山西標準的省界,而陝西因周公分陝而治(陝原以西)得名陝西,秦人習慣上多以崤山以東稱東部諸侯國為山東六國,以函谷關為界稱關內關外。並沒有稱河西的習慣。在山西部分,與黃河平行的還有一條山脈叫呂梁山,古人稱山西為表裡河山,外河內山,或稱兩山(太行呂梁)夾一川(汾河)。所以山西還是選擇以東部名山太行山作為地標指向與山東形成對子省名。黃河東西走向的上游地區顯然不可能形成河南河北這樣的省名,幾字形頂部又形成著名的河套地區(寧夏平原)。

二、山東、山西而不是山南山北很好理解,因為太行山脈是南北走向,山東、山西一東一西怎麼可能叫山南、山北?其實問題實質是山西山東中間隔著河北,為什麼山東叫命名為山東?這也好理解,因河北已經叫河北,山東是我國北方最東(除東三省外)的沿海省份,雖然與太行山不搭界,但確實在太行山以東。事實上我國山脈多以東西走向,但根據地理特徵很難形成山南山北這樣的省名。如陰山、祁連山、秦嶺,太廣袤了,如四川可叫嶺南省,那湖北哪!陝西可叫嶺北,但陝西還有陝南越過秦嶺。陰山以北全是廣漠,俗稱漠南漠北,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橫亙東西,一個陰山不足以成為省界指向。

三、湖南、湖北省界地理標識洞庭洞前身就是傳說中的雲夢大澤,號稱八百里洞庭,也是楚王遊獵之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我們知道,長江是我國東西走向的第一大河,洞庭湖區就位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包括荊江河段以南,湘、資、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廣大平原、湖泊水網區。洞庭湖南近湘陰縣、益陽市,北抵華容縣、安鄉縣、南縣,東濱岳陽市、汨羅市,西至澧縣。從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如果有湖東省的話那隻能是現在的江西了,而湖西就沒法劃了,湖北號稱荊楚大地,荊江流域無疑是她的核心區域,洞庭位荊江南岸,自然稱湖北最貼切,湖南亦然。





手機用戶4142248477七王


這個就要看兩省之間以什麼為界線了。

比如河南、河北一般是以黃河為界,而黃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流,怎麼可能會有河東、河西省?黃河自山東流入黃海,莫非要將韓國納入我國成為河東省?

相同的道理,山東、山西兩省以太行山為界,而太行山從北向南縱向延伸,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所以沒有山北、山南省之說。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是湖南、湖北的界湖,由於洞庭湖整個面積位於湖南省,而且臨近湖北省,所以無湖西、湖東之說...


天空裡的海


我國的省份由來已久,源遠流長。

我國當初劃分省份的部分標準是:

1.以大山為界,如山東、山西,以太行山為界。

2.以湖泊為界,如湖南、湖北,以洞庭湖為界。

3.以河流為界,如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

之所以沒有山南、山北省,河東、河西省,湖東、湖西省,是因為中國省份的劃分標準另外一個標準,以人民的固有標準為依據,而我們民族的一些原來的觀念認為,東西屬木,南北屬火。讓山南、山北這樣的省份出現,不吉祥。因為河南、河北的兩側就是山東、山西省,所以,不會有河東、河西省。

湖北、湖南的劃分標準很明確,就是以洞庭湖為界,那是因為原來就有一個湖廣省,明末清初時期,湖南不肯投降清軍,堅持抵抗了幾十年,清軍付出重大損失,才拿下湖南。所以,清朝政府對此非常重視,認為應該把湖廣省腰斬,免得出亂子。

以上是我的拙見,如有問題,請網友批評指正。


黃常慧湖南郴州汝城縣


中國疆土遼闊,省份的定名已經歷史悠久,這是老一輩根據中國地理位置來決定的,河南河北是一個在黃河南部一個在河北北部,而河西河東就沒有那個身份的地理位置是這樣子了。所以說省份的命名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並不是隨便想取什麼名字就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