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省份为什么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山东,而没有河西河东、湖东湖西、山南山北呢?

攀岩那点事


地名的岀现可以说既有地理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特别是省级行政区划,它既要遵循山川行便的原则,又要“犬牙交错”便于管理和制衡。在省级行政命名中又以方位指向成对出现,如以太行山为标命名山东、山西,洞庭湖为标命名湖南、湖北,黄河为标,漳河为界命名河南、河北。下面对题主所问一一作解。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一、先说河南、河北的界标母亲河一一黄河,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九省,全长5464公里,流径大致呈几字形排列,也就是说,河东河西是指几字形上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的这两片流域,而黄河由南向北的干流之西形成我国著名的河西走廊。古称河西之地,汉武帝时击匈奴、通西域、设河西四郡,也就是现在甘肃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个城市,这部分相当于甘肃省小一半的省域,所以甘肃叫河西省自然不足以代表甘肃全境。其实历史上的河东之地就是山西南部,后来泛指山西全境,黄河由北向南处形成的晋陕大峡谷实际上就是现在陕西山西标准的省界,而陕西因周公分陕而治(陕原以西)得名陕西,秦人习惯上多以崤山以东称东部诸侯国为山东六国,以函谷关为界称关内关外。并没有称河西的习惯。在山西部分,与黄河平行的还有一条山脉叫吕梁山,古人称山西为表里河山,外河内山,或称两山(太行吕梁)夹一川(汾河)。所以山西还是选择以东部名山太行山作为地标指向与山东形成对子省名。黄河东西走向的上游地区显然不可能形成河南河北这样的省名,几字形顶部又形成著名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

二、山东、山西而不是山南山北很好理解,因为太行山脉是南北走向,山东、山西一东一西怎么可能叫山南、山北?其实问题实质是山西山东中间隔着河北,为什么山东叫命名为山东?这也好理解,因河北已经叫河北,山东是我国北方最东(除东三省外)的沿海省份,虽然与太行山不搭界,但确实在太行山以东。事实上我国山脉多以东西走向,但根据地理特征很难形成山南山北这样的省名。如阴山、祁连山、秦岭,太广袤了,如四川可叫岭南省,那湖北哪!陕西可叫岭北,但陕西还有陕南越过秦岭。阴山以北全是广漠,俗称漠南漠北,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横亘东西,一个阴山不足以成为省界指向。

三、湖南、湖北省界地理标识洞庭洞前身就是传说中的云梦大泽,号称八百里洞庭,也是楚王游猎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我们知道,长江是我国东西走向的第一大河,洞庭湖区就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洞庭湖南近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如果有湖东省的话那只能是现在的江西了,而湖西就没法划了,湖北号称荆楚大地,荆江流域无疑是她的核心区域,洞庭位荆江南岸,自然称湖北最贴切,湖南亦然。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这个就要看两省之间以什么为界线了。

比如河南、河北一般是以黄河为界,而黄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怎么可能会有河东、河西省?黄河自山东流入黄海,莫非要将韩国纳入我国成为河东省?

相同的道理,山东、山西两省以太行山为界,而太行山从北向南纵向延伸,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所以没有山北、山南省之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湖南、湖北的界湖,由于洞庭湖整个面积位于湖南省,而且临近湖北省,所以无湖西、湖东之说...


天空里的海


我国的省份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我国当初划分省份的部分标准是:

1.以大山为界,如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

2.以湖泊为界,如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

3.以河流为界,如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

之所以没有山南、山北省,河东、河西省,湖东、湖西省,是因为中国省份的划分标准另外一个标准,以人民的固有标准为依据,而我们民族的一些原来的观念认为,东西属木,南北属火。让山南、山北这样的省份出现,不吉祥。因为河南、河北的两侧就是山东、山西省,所以,不会有河东、河西省。

湖北、湖南的划分标准很明确,就是以洞庭湖为界,那是因为原来就有一个湖广省,明末清初时期,湖南不肯投降清军,坚持抵抗了几十年,清军付出重大损失,才拿下湖南。所以,清朝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认为应该把湖广省腰斩,免得出乱子。

以上是我的拙见,如有问题,请网友批评指正。


黄常慧湖南郴州汝城县


中国疆土辽阔,省份的定名已经历史悠久,这是老一辈根据中国地理位置来决定的,河南河北是一个在黄河南部一个在河北北部,而河西河东就没有那个身份的地理位置是这样子了。所以说省份的命名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并不是随便想取什么名字就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