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爲什麼國內不普及?

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飆升,停車難也日益凸顯出來,以前普通的停車位成了香餑餑,一線城市不要說車庫了,單單一個停車位就要上10萬。

買的車都沒有10萬,停車位卻比車身還貴,實在是奇葩的存在。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於是停車成了最新的老難題。

那麼,在人數密集國土面積只有我國二十五分之一大的日本是怎樣管理停車的呢?

一、交叉式停車位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在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這種交叉式停車位能在最少的地方停下最多的車輛。

二、多層車位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一個車位能停兩輛車,最大程度地節省空間。

三、摩天輪停車位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這也是島國的一個立體停車場,只不過它的外形是一個摩天輪。假如你的車現在在最上層,選擇車輛後,頂部的車輛會慢慢降至地面,而下方的車輛則轉至另一邊慢慢爬升,簡直酷!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就算在我國有了停車位,停車場為了儘可能多容一些車,停車位越畫越狹窄,過道也是一樣,加上前後左右都是車,停車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磕碰到別人的車。大一點的車輛還要在過道里連續掉頭。細心想想,為什麼這些地方就不能弄些簡便的掉頭方法呢?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空間,日本人同樣是腦洞大開,研發出了讓人歎為觀止的“黑科技”,其中“收納”這個詞就源於日本。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這種圓盤自動掉頭器方便不少,只需要把車輛開上去圓盤,這個圓盤就會自動旋轉,一下子就能幫駕駛員把車掉好頭,非常精準,簡直是完美而且還非常高效。除了方便了駕駛員,還解決了停車場裡塞車現象。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這個掉頭方法最初是使用在火車上,火車本來就長,而且一直在鐵軌上,那時候就使用了這樣的方法,把火車頭行駛到轉盤上,轉盤旋轉半周後再駛離轉盤。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而這種圓盤自動掉頭的方式,日本也算是第一個在市區使用的國家。

日本人一招解決了汽車掉頭難的老難題,為什麼國內不普及?

而最近一位網友在福建也發現了這樣大圓盤形狀的“汽車掉頭神器”,但做這個“掉頭神器”的並不是城市建造的,而是飯店的老闆建的,由於大廈前的停車位比較緊張,一些司機倒車掉頭困難,所以他們就建造了這個“掉頭神器”。

你們希望國內普及這種“掉頭神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