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網際網路醫療日報」三分鐘了解全行業

以下內容由「小理簡報」收集整理,這是一款提供行業資訊的閱讀類APP,追蹤更多行業信息歡迎下載小理簡報。

加入小理行業社群,與行業大咖同行,請加小理助理微信號:xiaoli-kefu

「頭版頭條」

《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發佈 境外新藥加速中國上市

7月10日,《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正式發佈。該原則對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完整性要求、數據提交的技術要求以及接受程度均給予明確。自此,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是否接受有規範可依,也意味著境外新藥能更快在中國境內上市。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加強對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工作的指導和規範,2017年10月2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開始在國家藥品審評中西網站徵求公眾意見。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微醫與利和醫療簽約建立中國首家智能醫療供應鏈及採購平臺

2018年7月9日,微醫控股有限公司(“微醫”)與利和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利和醫療”)在香港簽署合約,宣佈成立微醫利和醫療中國有限公司(“微醫利和”),公司將推動中國首個智能醫療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採購平臺的建立。

當日,微醫利和與福建省長汀縣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建立中國汀州醫療器械創新平臺,創新平臺旨在創建醫療器械/耗材在技術轉化、許可證申請、產業落地、投資及資本市場對接的創新通道,吸引、支持國內外醫療器械創新產品落地長汀。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腫瘤學家Raj

Jena在過去的六個月中,使用名為InnerEye的AI系統標記前列腺癌患者的掃描結果。掃描完成後,圖像被匿名化並加密發送到InnerEye程序,即可描述相關結果情況,並創建3D模型。該軟件通過大量的機器學習,目前已經學會了如何標記器官和腫瘤,大大為前列腺癌治療節省了時間(男人的福音啊)。

在醫學雜誌《Oncotarget》發表的一項研究中,InsilicoMedicine生物技術研究公司希望通過在AI幫助下大幅削減癌症藥物研究所需的時間,從而徹底改善藥物研發現狀。其研究人員建立了兩個計算機網絡,即生成式對抗網絡GANs。其中一項研究提出了可能具有抗癌特性的新分子;另一種則是否定哪些藥物抗癌無效。第一個網絡一直試圖“欺騙”後者,讓後者接受新的分子作為合法藥物,這兩種方法都能更好地瞭解癌症治療應該是什麼樣子。一旦它們通過相互測試,這些網絡就可以用來檢測化合物,以檢測它們的抗癌潛力。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更快的促進藥物開發,而且還能給研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我國大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

當前,我國大健康產業投資機會眾多。特別是人工智能+醫療等四個領域深受關注。

1、人工智能+醫療領域建議關注語音錄入病例、醫療影像智能識別和醫療機器人

作為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人工智能+醫療迎來了發展的爆發期。特別是成立僅半年的碳雲智能獲得了1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點燃了市場對人工智能的熱情。目前,絕大部分國內企業集中在語音錄入病例、醫療影像識別和醫療機器人三個領域。在海量數據與廣泛需求的推動下,三個領域將逐步走向實際應用階段。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大佬觀點」

專訪新任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分會主任委員陸前進:借力 AI,為醫生賦能

在6月24日的昆明,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皮膚性病學會年會閉幕會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性病科陸前進教授正式當選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十五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陸前進表示,今後學會工作的重點,不僅要對一些重要皮膚病建立中國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來制定中國的皮膚病診療指南,也要推動基礎研究,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另外,他也是一位積極擁抱技術的專家,希望用互聯網+,強化醫學教育。“我們前幾屆的委員會在基層醫生大講堂、高級講堂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用好互聯網+技術做線上的教育平臺,進行臨床專家授課和科研指導,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水平。”陸前進解釋道。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療政策」

沒有廉價的醫藥,只有不完善的醫保

其實,“貴”和“不貴”看由誰來買單,給你買多少。一桌飯一萬塊錢讓你掏五千,你可能罵太貴;同樣這桌飯讓你掏五十,你可能說不貴。

所以,“給你買單的人”是看病貴與不貴的決定因素。

看不起病了,就怪醫、藥收費高,然後想盡各種手段讓醫方降價。結果是,傷了醫藥,也降低了質量,最終損害的還是醫患雙方。人們為什麼不去追求一個完善的醫保制度呢?

「人工智能 + 醫療」

達實智能聚焦智慧醫療,交易金額達數十億,搶灘千億智慧醫療市場

而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實智能”)一開始便全面佈局智慧醫療,為全國各地提供智慧醫院和區域醫療大數據的投資、建設及運營整體解決方案。到目前為止,達實智能已經給500多家醫院提供了智慧醫院的解決方案,為淮南等地提供了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全生命週期服務,交易金額達數十億元。

那麼達實智能的智慧化解決方案是什麼?為何能獲得這麼多醫院和地方政府的認可呢?

對於智慧醫療,從它的定義看,其英文簡稱WIT120,它也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青雲QingCloud應邀出席醫療健康雲生態大會 分享醫療雲平臺實踐

日前,企業級雲服務商青雲QingCloud(qingcloud.com)應邀出席由中國數字醫療網、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移動醫療專委會聯合主辦的2018醫療健康雲生態大會。青雲QingCloud解決方案架構師王吟作為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並向參會嘉賓分享了QingCloud在醫療雲平臺建設方面的技術與實踐。通過多解決方案結合案例的展示形式,向眾多醫院的信息中心技術人員展示了QingCloud在醫療行業雲方案的技術實力與方案完整性。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我不是藥神、我是AI

如今,各種疑難雜症和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已經成為困擾人類健康的世界性難題。對未來而言,更好的解決方案就是AI,用AI來提升醫生的產能,提升醫生單位時間的診斷質量。

對此,華大智造COO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蔣慧博士指出:醫療健康的需求端急劇上升,供給端嚴重不足,驅使AI等技術與醫療健康行業的結合,基因檢測能解決很多問題,從微觀到宏觀個人全生命週期數據,整合起來分析後,才能完整地回答,基因測序的成本。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BAT 加碼 AI 醫療,AI 影像仍是最熱賽道

BAT 也不例外,2018 年三大巨頭均在醫療領域尤其是 AI 領域加大了投入。百度終掃魏則西事件的陰霾,沉寂一年之後再次佈局 AI醫療;阿里似乎開始以醫療健康為佈局重點,在醫療信息化領域廣泛撒網;騰訊在醫療健康領域擴大著自己的連接戰略,其互聯網醫療解決方案在全國大肆擴張,並自研AI 醫療產品與前者相結合,增強用戶粘性… …

那麼 2018H1 我國醫療健康領域創投還有著怎樣的變化?哪些賽道受追捧?哪些基金最愛買買買?大公司又做了怎樣的佈局?IT 桔子(ID:itjuzi521)對 2018 年上半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創投情況進行了梳理分析,帶你快速看懂創投新動向。

「醫療創業」

微醫合作利和醫療 有來醫生獲數千萬A輪融資

【2018年7月10日/互聯網+大事件】微醫與利和醫療簽約建立中國首家智能醫療供應鏈及採購平臺 ;有來醫生獲數千萬A輪融資 利用大數據打造健康科普平臺 ;醫療AI火出新高度 融資總額超219億;機器學習模型有望提前五年預測白血病

微醫控股有限公司與利和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簽署合約,宣佈成立微醫利和醫療中國有限公司,公司將推動中國首個智能醫療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採購平臺的建立。查看更多>>>

醫療 AI 火出新高度,融資總額超219億,BAT 與 GPS 爭相佈局

2018年,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火熱依舊。一方面,資本熱情不減,大額融資頻發,醫療 AI融資總額再創新高,僅2018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獲投,總金額超過31億元。另一方面,已然成熟的互聯網巨頭,如 BAT等,以及傳統醫療相關企業,如飛利浦等也早已重金佈局醫療AI,大手筆向產業鏈擴展業務。

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來說,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患者群體增長、優質醫療資源緊缺、公共醫療費用攀升等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開始寄希望於通過人工智能來解決醫療行業的難題。此前,美國諮詢公司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就曾提到,“人工智能可將醫療效果提高30%到40%,減少多達50%的醫療成本”。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阿里健康:上線中國臨床研究登記查詢平臺

中國網財經7月10日訊 今日,阿里健康宣佈,將聯合臨床研究協同平臺藥研社,在“全球找藥聯盟”上線中國臨床研究登記查詢平臺,為病患開闢一條找“藥”的新途徑。

在彙總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評審中心藥品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在研公開信息的基礎上,該平臺與醫療機構打通,發佈特定藥品臨床研究信息,面向公眾招募合格的受試者。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通過信息登記或直接聯繫在研的醫療機構,參與藥品臨床研究。這為患者在中國尋求免費藥、創新藥提供了信息渠道和解決方案。

去醫院排隊化驗耗時耗力,「化驗無憂」用“互聯網+上門抽血服務”來破題

為此,化驗無憂也開展了B2B的服務,匹配基層醫療機構和大型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需求,將後者資源分配到基層。此外,化驗無憂也為一些B端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譬如承接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打造的互聯網醫院的線上化驗板塊。

前端資源上,化驗無憂已與7家大型醫院/檢驗機構展開合作,平臺入駐上門護士100餘人,能為用戶提供300餘項檢驗項目。朱蜀秦也強調,鑑於目前大部分醫院一般只認可來自權威三甲醫院的報告,對第三方檢驗機構接受度較低,其檢驗資源獲取多來自三甲醫院,與第三方檢驗結構合作則是為了滿足部分醫聯體客戶指定機構的需求。

「醫療金融」

2018H1醫療健康行業投融資報告:大額融資頻現、醫藥領域火熱、早期項目偏少

醫藥領域大額融資最多,大額融資發生在基層醫療、消費醫療、生物技術、醫藥、科技醫療領域;

北京融資最活躍,超八成融資事件發生在北、上、廣、浙、蘇;

紅杉、經緯、啟明最活躍,生物技術、消費醫療、科技醫療領域最受追捧;

生物技術、醫藥、醫療器械領域整體融資靠後,金額更大。

2018H1,國內醫療健康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295起,同比僅增長7%,未達到2015、2016年鼎盛時期的水平。

2018H1,國內醫療健康行業融資金額54.6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達1.35倍,創下國內醫療健康行業上半年融資金額最高紀錄,這得益於來自基層醫療、消費醫療、生物技術、醫藥、科技醫療領域的7筆金額超10億人民幣的超大額融資。7筆超大額融資的融資金額超過18億美元,貢獻了81%增長率。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陝西城鎮居民醫保不再分設成人學生兒童繳費標準

從2018年起,各統籌地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統稱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不低於國家規定繳費標準的基礎上,統一個人繳費標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再分別設置成人、學生兒童繳費標準。

時間:每年8月至12月集中繳費

集中繳費期原則上統一安排在每年8月至12月。各統籌地區要做好參保人群信息比對工作,避免重複參保,重複享受待遇。

同時,做好各類人群特別是困難群體和大學生的參保繳費工作,實現應保盡保。

誰在“教條控費”?誰之過?醫保不背這個鍋

近日,新京報一篇《醫保超標扣獎金:別用教條控費“逼”醫生造假”》的文章(後簡稱“前文”)再次將醫保推上了背鍋俠的道路。當然,也成功的誤導諸多國民,將熊熊怒火燒向了醫保。

作者的義憤填膺值得稱讚,但對問題的分析卻不夠深入、甚至有些想當然,且對支付方式改革和應用存在些許誤解,並未真正找到病灶所在,一股腦把所有問題都歸結於醫保頭上,這可真是既傷害了醫保人,也傷害了那些恪盡職守、遵守醫保規則的醫生們。

那麼,到底“逼”醫生的是誰?我們從頭到尾給各位看官分析一下,試圖尋找教條控費的真正原因,大家來評一評,是不是這個理。

「互聯網 + 醫藥」

叮噹快藥,您定製全流程醫藥服務已到達

叮噹快藥創始人楊文龍表示,叮噹快藥可以藉助醫聯在醫生服務、藥企服務、線下診所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進軍產業鏈上游,雙方的合作將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流程管理的互聯網醫療+醫藥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叮噹快藥還將與企鵝醫生緊密協同,在藥品供應、家庭醫生、醫療服務、藥品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業內看來,此次醫聯+叮噹快藥全新組合,將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診療、電子處方的形式,以藥品流通企業的主體呈現,將醫生診療、互聯網醫院服務、藥品零售這一以患者為中心的業務有機串聯,藉助新醫療+醫藥新零售雙輪推動,推動醫、診、藥閉環落地,有望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我不是藥神》,誰是藥神?

回到影片本身,《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場在中國抗癌藥市場的殘酷現狀下,關於法律、人情、利益的相互博弈。

白血病,可能很多人感受不深,它亦被稱為“血癌”,是骨髓等處的造血幹細胞發生變異後形成的一種惡性腫瘤。提到癌症,家喻戶曉——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癌症大國。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360人裡就有一名新的癌症患者。除了發病率,中國的癌症死亡率也在呈上升態勢。

從人工智能,到“藥神”,還有多遠?

BPM31510到底是一款什麼藥物?

看其公開報道,一直閃爍其詞,但描述得十分高大上,大致意思是人工智能對比上千份病人和健康人的樣本,發現腫瘤細胞代謝的關鍵,通過藥物BPM31510重新編程代謝網路,克服腫瘤沃伯格效應,不影響正常細胞。通過查詢臨床信息,我發現所謂第一個人工智能藥物BPM31510就是大家熟悉的保健品輔酶Q10,改了一個劑型。輔酶Q10對代謝的調節和抗腫瘤作用早為人們所熟知。Berg公司的另一款藥物BPM31543也是老藥新用,將用於牛皮癬的卡泊三醇改了一個適應症,用於化療引起的脫髮。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我不是藥神》引熱議,AI會是下一個對抗癌症的有力武器嗎?

《我不是藥神》這部現實主義的電影作品一路飄紅,成為了最近最火爆、最賣座的電影。

這部電影之所以叫好又賣座,無非是它戳中了人們的痛點:經濟條件普通的患者買不起治療白血病的天價藥格列衛,就只能求助於幾乎同樣療效、但價格只有幾十分之一的印度仿製藥。要想活命,就都要去求助於程勇這樣代購印度廉價藥的“黑中介”。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都有超過1400萬新發癌症病例,且有將近88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大部分人都處於中低收入水平國家。抗癌進口藥往往研發成本高昂,涉及核心專利保護,再加上進口關稅等層層加價,合法的“真藥”賣到中國來,往往是翻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天價。很多癌症患者只能以各種方式購買國外的低價仿製藥來維持生命,生命就這麼被明碼標價。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療大數據」

大數據對保險行業的影響,監管應確保社會生活持續穩定

既然保險公司有開展基因數據分析的衝動,可以考慮允許每家保險公司利用基因數據計算每個人的風險,為客戶申請因基因不同而帶來較大風險的補貼。監管者也根據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然後確認其中所申請補貼較為合理的保險公司計算結果,承諾用財政資金對客戶提供風險補貼。該做法並不迴避基因所帶來的每個人風險差異,而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讓社會大眾對相關特殊群體提供必要的關懷,使其能夠最終與別人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用為自己無法改變的基因負責。保險公司能夠獲得風險概率所涉及的款項,就不會感覺到吃虧,更願意接受這樣的客戶。通過對基因有缺陷客戶進行補貼後,後續所有服務可以一視同仁,沒有任何區別。這讓保險公司與監管者都願意更準確的開展數據分析,避免相互間博弈的損耗,社會資源傾斜也更加精準有效。

初步日程-2018腫瘤MDT與第三方醫學檢驗研討會

腫瘤的治療不是單一層面的, 需要多學科相互配合,包括腫瘤內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理科、放射科、中醫科、營養科等等,腫瘤MDT對於複雜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更為重要!8月24-25日,生物谷將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舉辦2018腫瘤MDT與第三方醫學檢驗研討會,本次會議圍繞腫瘤大數據分析、腫瘤基因檢測、全程醫療中心(MedicalMall)、腫瘤MDT、腫瘤第三方醫學檢驗等議題,搭建平臺, 促進腫瘤MDT交流以及與第三方醫學檢驗的合作。

中國藥物專利數據全景圖---高校完勝醫藥企業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TOP20中大多為高校,高校包攬前4位,前10中佔了7位,中國藥科大學力壓群雄,拔得頭籌。如果我們對比一下美國藥物相關專利申請TOP20名單(見圖3),可看到名列前茅的多是企業,TOP10基本由國際製藥巨頭包攬(冠軍:輝瑞;亞軍,禮來;季軍:阿斯利康),不知這是中國高校的榮幸呢,還是中國藥企的悲哀?不過筆者認為這不過是中國醫藥產業歷史發展的必然階段罷了,我們醫藥企業的創新發展已經起步。但我嘗試著只統計最近幾年的專利申請數據,仍然是高校遙遙領先,看來是製藥企業尚需“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2018醫療大數據企業排行榜

在對大數據應用的探索中,醫療企業的著力點各具特色,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但目前醫療大數據行業還處於建設初期,對企業而言這既是機遇,又將面臨在實際應用和商業落地過程中的重重掣肘。如何將大數據的應用商業化,並轉動商業模式,避免大數據泡沫,這些仍然是眾醫療大數據企業需要認真做的功課。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教授韋雲表示,我國醫療大數據的利用率仍然太低

醫療行業本就屬於數據密集型行業,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下,數據積累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IDCDigital的預測,截至2020年醫療數據量將達40萬億GB,是2010年的30倍。然而,縱使醫療大數據在數據積累上具有優勢,但在數據應用上,卻遠遠落後於互聯網、金融等信息化程度更好的行業。

醫療大數據應用產品孵化基金成立,大數據公司或再不用擔心資金問題

近日,醫療大數據行業爆出一則消息——一支名為“醫療大數據應用產品孵化基金”的專業產業基金在杭州成立,基金聚焦行業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企業資金與市場渠道兩大痛點。據動脈網瞭解,這是目前國內首支以醫療大數據為主攻方向的孵化基金。

醫療大數據行業是近兩年來關注度最高的區域,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結構化數據+機器學習、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等方向是行業集中爆發處。

但醫療大數據行業產業新興、行業技術門檻高啟等特徵,導致集中於行業中的企業和創業者,大多為技術型人才,企業的結構也更偏向技術領域,市場經驗及資金,是整個行業最明確的痛點。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移動醫療」

2018年中國移動問診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預計2018年是互聯網醫療的轉折年,中國移動問診行業將真正迎來第一個收穫期。

1、用戶、生態、技術推動下,在線問診服務門檻逐步提高。

2、人工智能助力醫患匹配與輔助決策,提高移動問診供給端產能。

3、移動問診合理優化就醫流程、促進醫療資源重配置,有效推進醫療體制改革。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區塊鏈醫療」

用區塊鏈技術解決“AI+醫療”的數據瓶頸難題!

基於人工智能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數據瓶頸難題,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錢大宏提出了基於區塊鏈和分佈式安全計算的架構,使得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數據能夠得到安全的共享。在8月30日-9月1日,它將在上海與大家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與項目經驗,以“AI輔助診療驅動下的醫學大數據去中心化安全共享”為主題做演講,屆時大家可以去現場和錢大宏教授探討交流。

OFweek(第二屆)2018人工智能產業大會即將在上海舉辦,屆時您將與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深度探討人工智能芯片、AI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熱點及人工智能在智能醫療等領域落地實踐案例。目前錢大宏教授已經與主辦方確認出席本次論壇,歡迎大家來現場與專家論道。

「7月11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