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的后人是谁?

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有一个神秘的石洞,洞中有陶器、石器和骨器,还有大量的石记铭文,人们称之为嘎仙洞。这个洞里曾经生活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他们随着历史的脚步又走向了哪里?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人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鲜卑与云冈石窟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了171年。北魏诸帝,多信奉佛教。北魏政权与佛教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云冈石窟窥探出来。

山西大同是辽代五京之一的西京,北魏政权在此建造了云冈石窟。石窟中精美的雕刻在武州山脚下巍然屹立了1500多年,目睹过一个个王朝的更替,经历了一个个民族的发达与灭亡。云冈石窟可以说是雕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更是一册鲜卑民族的文化史,浓缩着鲜卑民族的文化。

迁都洛阳后,公元500年北魏又开始开凿龙门石窟。但鲜卑贵族认为,那些基本上都汉化了的佛像已经不再属于鲜卑人了。于是,留在平城的鲜卑遗族们继续以己之力营造着鲜卑人自己的精神家园——云冈石窟。承平日久,再加上佛教祥和慈悲教义的耳濡目染,草原部落的血性沉寂了,鲜卑人曾经引以为骄傲的杀伐武功没落了,北魏政权风雨飘摇,云冈石窟停建。公元533年,鲜卑人政权北魏王朝灭亡。隋唐以后,作为民族的鲜卑就不存在了。

鲜卑在内蒙古的“遗迹”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冀后旗红格尔图苏木三道湾的一片古墓群正是鲜卑族的“遗迹”。经有关单位及时抢救清理,共获400余件鲜卑文物,为研究中国鲜卑民族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考古人员清理了22座残存的墓葬。这些墓葬有竖井、洞室;葬具有面椁、木椁等;葬式有单人、双人和多人合葬,还有特殊的无头葬、有头无身葬,这可能是较原始的割体葬仪,它反映了鲜卑人进入奴隶社会的一些特点。据初步考证,这里的古墓属于古鲜卑氏族制时代的集体墓地之一。

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人陶俑

征集和整理的出土文物中,有陶器、金器、铜器、铁器、骨器、珠饰、五铢钱、桦皮器盖,以及皮革丝织品和漆器残片等。它们同扎赉诺尔墓殉葬品非常一致。其中骆驼纹金饰牌、叠马纹金饰牌、鹿纹金饰牌和透雕镂孔饰牌等,都是稀世珍品,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

史载鲜卑族“以山为号”。鲜卑族的祖先以他们居住的鲜卑山作为自己民族的称号,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祭祀,并在洞中刻下祭文,但是鲜卑山的方位长期无考。

1980年7月,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嘎仙洞”,该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遗留的石刻铭文与《魏书》记载基本相同,从而证明嘎仙洞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鲜卑石室。嘎仙洞面积近3000平方米,洞顶最高20余米,同时洞中还有小洞。

根据鲜卑族对祖先的记忆,大约早在夏代,鲜卑民族已经开始活动,而当时鲜卑民族活动的地点是否就是两千多年以后北魏时期的鲜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只能说,鲜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麓。

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人

鲜卑血统流向了何方?

拓跋鲜卑经过两次南迁,定都盛乐,开创了有史以来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北魏在统一中国北部过程中,大量吸收中原汉人先进文化,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名门大姓结合,并吸收到统治集团之中。孝文帝时的一系列改革,使鲜卑人进一步封建化,北魏政权也完全中央集权化。同时鲜卑人将许多有益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其改革过程中,与中原固有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为隋、唐两朝所承袭。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就是鲜卑民族汉化的一个过程。

至隋唐时期,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一般认为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二家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当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有鲜卑血统。

鲜卑人生活

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但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与北魏政权同时存在的另一部分古鲜卑人以“室韦”为号,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洮儿河等流域活动,其中的一部分演变成了锡伯族。锡伯族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生存在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直至演变成了如今的锡伯族。

鲜卑的后人是谁?

鲜卑人迁徙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