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2018年初,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推出了一檔節目,這是一檔以展現全球華人家庭文化傳承

為主的季播節目。圍繞每位嘉賓成長經歷中與家人相關的故事展開訪談,從中挖掘家風對成長的重要意義。

節目以家風為展示主體,以家族人物為承載對象,以訪談為基本形態,廣邀形形色色嘉賓人物在節目中講述的真實家庭故事。

50多位嘉賓,他們身後所代表的則是孔子、魯迅、齊白石、徐志摩、錢學森、汪曾祺、豐子愷等一串具有深刻文化記憶的名字。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這檔節目叫做

《謝謝了,我的家》

節目一經播出,首播收視率居同時段電視專題節目第一名,每期有近四千萬觀眾觀看節目。

這一溫暖的走心之作,從時代高度弘揚優秀家風,為厚重的中華家風文化創出新的傳播語態,樹立了家風文化節目標杆。

2018年6月,《謝謝了,我的家》同名圖書出版,圖書將訪談的對話體改為故事體,既符合當下“講好中國故事”的大背景,也迴歸了中國傳統敘述方式,為每一個家庭立傳,為新時代立傳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孔子第77代孫孔德墉為孔氏家族的青年人留下寄語:人這一輩子可以叛逆也可以自我,但一定要接過歷史的交接棒,擔負起肩上的傳承責任,當你停下疾馳的腳步回首往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在世匆匆忙忙幾十年,你之所以可以走得更遠,是因為你始終有家可回。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魯迅是周令飛口中愛搞怪的爺爺,與他的文字表現出橫眉冷眼的戰鬥者形象截然不同。然而功成名就的他不希望後人要多麼偉大,而是忘掉他,自己去生活。這也是周令飛在經歷許多事情後最難忘的話。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作為京派作家,汪曾祺寫民俗,也愛民俗,經歷滄桑內心平靜如水,而他這種生活態度深深影響到兒子汪朗,簡單平實不忘帶點幽默調皮,“天真雋永,自在風流”。汪朗也為女兒留下寄語:希望你“該怎麼活就怎麼活”,把“沒大沒小”的家風傳下去。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王津是一位故宮鐘錶修復師,16歲就開始和鐘錶打交道,每座鐘表上千個零件拆卸、清洗、調試、組裝,每一步他都做得無比精益求精。在宮裡“上班”四十年,他自己也如鐘錶般分毫不差地遵循著自己的節奏,從出發到收工,不急不躁,日復一日,專一純粹。

“得一事,終一生”,得益於爺爺那句“甭管幹什麼要靜下來”。

《謝謝了,我的家》讓全世界讀懂中國家風,也讓散落各地的華人找到精神共鳴,增進中華兒女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

節目+圖書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國家風深厚底蘊,而易家文化也同樣以全方位的形式呈現中國家庭教育精華


《家道教養系統》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以家長教育為基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國學經典為系統,以易根六經為核心,以累積方法為手段,以全家共學為氛圍,以修己善群為根本,以道藝結合為實踐。

專業專注,知行合一。

每週更新課程,建立0-18歲的孩子成長規律系統模塊。

《優秀學習明星》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故事、一段話語,看似平凡簡單,卻能點燃許多人心中的激情與夢想,引導我們的家庭與幸福同行,時刻保持前進的力量。以榜樣為動力,恪守一份家道。以榜樣為鏡子,樹立一種家訓,以榜樣為標杆,弘揚易家家風。

《六道文化燻導》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解讀六道,感悟天道。從德、藝、文、武、御、耕,六個方面出發,採用體驗式的訓練教學模式,結合傳統儀式活動與易家六道,將孩子培育成為高素質、高修養、高水平的新時代未來菁英人才。

《家長教育思維》

你會感恩自己的家庭嗎?聽聽孔子、魯迅、汪曾祺等人的後代怎麼說

每個家長面對孩子都思考過教育問題並嘗試過很多方法,

但95%的孩子對家長的教育方式表示不滿!

到底如何把孩子教育好?他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何設定一個明確的教育目標?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手段?

如何從小給孩子打下一個堅實的人生地基?

《家長教育思維》課堂用理性的角度為您梳理脈絡,用生活的案例為您答疑解惑,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教育方案。

……

更多精彩課程等待你來開啟……

不管在別人眼中多麼德高望重,年華老去之時你只是兒女們捧在手心裡的老頭子、老太太,那時候你的幸福就是兒孫繞膝。

不管在外身居何職,回到家你都是孩子最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的情緒,影響整個家庭的情緒,你們是孩子的榜樣。

不管你走了多遠,哪怕走到地球的另一端,身後永遠有牽掛你的家人,你走時,他們目送的你的眼神將一直跟隨著你。

中華民族自古有“家國天下”的文化自覺,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通過一輩又一輩的言傳身教,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匯聚成家國曆史,雕琢出民族的風骨和神貌。

時空流轉變化,離不開的始終是片瓦屋簷下的那個家。

願我們在奔赴美好前程之際,把家人叮嚀裝進行囊,把優秀家風揚遍四海。

回望來路,感恩家庭,心懷祖國,不負韶華。

謝謝了,我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