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飞机现在是大众交通工具了,很多人都通过坐飞机到外地或外国出差、旅游。

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当时的中国很穷,老百姓也很穷,坐飞机还是一件极其稀罕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是领导干部、华侨、外籍人士等,极少有普通百姓,因为他们级别不够,再说一张远程机票工薪阶层用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

那时的飞机票长得竟然是这样的。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北京到太原只要29元,不过那时普通人的工资好像一个月也才10-20块。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当时飞机票的价格,北京--大连45元,北京--武汉和上海64元,北京--哈尔滨65元,北京--广州91元......

现在北京到太原的价格如下: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虽然现在的机票价格贵了10-20倍,不过平均工资比那时也涨了100至200倍,所以说,生活水平还是明显提高了的。

在过去,普通人坐飞机一千人都很难遇上一个。那时购买飞机票要有单位的介绍信和本人的工作证件,乘机人要求是县团级。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必须开介绍信了,“路条”上一定要盖上县团级以上单位的公章。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当然,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跟大领导出差也有机会坐上飞机。比如有网友回忆说,1974年单位一个叫王洪庆的老工人跟正师职的领导去长沙,终于蹭上了一次飞机。归来时邻居们就跟欢迎大明星那么好奇:大飞机,小飞机,波音还是三叉戟。

所以说还是改革开放好,让咱们普通人终于也有了坐飞机的机会。

罕见!上世界80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前的飞机票竟然长成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