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说真话,是企业被吃掉骨头,走向消亡的开始!

员工不说真话,是企业被吃掉骨头,走向消亡的开始!

蒙牛总裁牛根生说:“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却是一种危险。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阿谀逢迎没有牙齿,却能吃掉人的骨头。”如今,“说真话”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已经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在以管理著称的华为,说真话也没有那么容易了。为什么员工们都已经三缄其口?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个情景,不管你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基层员工。

在年终总结会、月例会、周例会,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管理者在台上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台下员工目光呆滞,或者奋笔疾书,郑重地画了一只小猪佩奇。

等管理者指点完江山,问大家:“明白我们要做什么吗?”员工们一致点了点头。“还有人有问题吗?”员工们一致摇了摇头。“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这么去做吧!”员工们再一次一致点了点头。

多么和谐、团结,又具有向心力的一个团队!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表面上,上文提到的情景是一场“三呼万岁,五呼赞同”的意见高度统一的团结大会,事实上,这只是一场员工们不愿说真话的“集体沉默”罢了。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华为任正非签发的那份鼓励员工讲真话的文件吧?其中提到“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真话有正确的、不正确的,各级组织采纳不采纳,并没什么问题,而是风气要改变......”并且,对敢于说真话的梁山广晋升两级。

员工不说真话,是企业被吃掉骨头,走向消亡的开始!

如今,“说真话”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已经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在以管理著称的华为,说真话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员工不肯说真话,对于企业来说,说非常危险的,后果也会相当惨痛。

一个团队如果缺乏真话,那么决策者得到的很多信息都会是致命的假消息,而管理者也会因此成为一个瞎子,看不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做出错误的决策。如此日积月累,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的没落。

“诚实”的员工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可为什么员工们现在都不愿意说真话,做一个“诚实”的员工了呢?

第一,员工不敢说,承担不起说真话的后果。

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立论》,其中有这么一段。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真话不一定会有好下场,可能是要遭到“痛打”的。

就拿华为来说吧,梁山广因为说真话而受到了任正非的赞赏,也获得了晋升两级的提拔,但同时,在那份文件的最后,还有一句话:

“由邓泰华保护不受打击报复”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咨询公司DecisionWise曾经对超过10万名职场人士进行了一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担心成为别人眼中的异见分子,或者出现更糟糕的情况,约三分之一(34%)的员工都选择了沉默。

员工不说真话,是企业被吃掉骨头,走向消亡的开始!

换句话说,有三分之一的员工不是想说,而是不敢说,他们害怕承担说真话的后果,而选择“忽视”和“逃避”。

第二,管理者好面子,没有听真话的胸襟。

在华为内部,有一个BBS叫“心声社区”,很多关于华为的爆料都是从这里传播出来的。

这个BBS至今仍然坚持让员工匿名发言,所以论坛内员工的“戾气”很重。比如,有员工就在论坛上职责其所在的部门只懂得推销概念,而实际业务能力却已经落后于对手了。

即使有“匿名”做保护,该部门仍然闹到了BBS的管理部门,要求调查发帖者。

员工的“真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管理者的“打脸”。广开言路的结果是员工的反馈意见蜂拥而至,其中不仅有好的,还是坏的,不是所有的管理者的脸皮都足够厚,胸襟足够广,能够听到不顺耳的真话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本能反应。

我们只看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齐王听从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却没有看到,更多的是谏言被处死的下场。

管理咨询公司TrianglePerformance首席执行官凯文·波舍尔曼说过一句话:“最愚蠢的做法就是打击为你提供信息的人。坏消息还会出现,只是你已经成了最后知道消息的人。”

第三,要求员工对目标的绝对服从,让员工丧失了说真话的动力。

现代企业多是层级制度,为了对员工进行选拔,KPI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底层员工要想在这样的层级制度中实现快速晋升,势必是要按部就班、埋头苦干,以更好地完成KPI业绩指标为第一目标,为自己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员工不说真话,是企业被吃掉骨头,走向消亡的开始!

这种强调“完成目标”的制度,是要求员工对制度和目标的绝对服从。这样的体系为了保障公司的业绩目标,势必要牺牲员工的创造性,以及说真话的动力。

员工不是不想说真话,而是没时间、没动力,他们甚至连说话的动力都没有了,更何况真话。

第四,真话说了不被采纳,员工很尴尬。

任正非在签发的文件中提到“真话有正确的、不正确的”。

对于不正确的“真话”,管理者自然不会采纳,这对管理者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员工来说,却是种打击:既然结果都是无效的,又何必要说真话呢?

《边界领导人》一书的作者亨利·克劳德有一句话:要让别人知道你一定会支持他们,就算他们表现不好。

也就是说,管理者在员工“谏言”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定下的基调。

员工的提出不同意见的“真话”不一定正确,但作为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态度予以肯定,向员工说明不予采纳的原因,告诉他们,如实提供反馈意见,就是向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

蒙牛总裁牛根生说:“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却是一种危险。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阿谀逢迎没有牙齿,却能吃掉人的骨头。”

如果企业听不到员工的真话,只得到员工的曲意逢迎和默不作声,最终只会吃掉企业的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