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正月十三,开始上灯。

古代人过的才是真.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将至,传统民间到了这天就要试点灯,准备迎接元宵节了。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古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现在过元宵节,无非是微信里发发红包和元宵表情包、就是晒一晒吃的元宵,然后争论一下元宵和汤圆的差别……想来也够单调的。相比之下,几百年前的元宵节,那才是真.精.彩,今天就来说说古代人的玩法!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1.

古代人过元宵节是有法定假期的

节日确立之初的汉代,小休一天

到了唐朝,怒休三天

长安城灯火璀璨,摩肩接踵

流行小曲唱起来,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宋朝,High休五天

当夜市遇上五天假期的元宵节

宝马雕车香满路,花灯遍布,昼夜不息

明朝,元宵节飙到十!天!假!

夜市三更刚关门,五更又开张

这场面:繁华,给力,得劲!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2.

元宵节=放偷节

当你还在为网页里偷菜、手机里偷露水而窃喜的时候,几百年前的古人早就在元宵节上演现实版偷菜、偷灯……甚至偷人……(捂脸

古代当然也严禁偷盗,但会有特定的“放偷节”,在这个日子里,“偷”得最多的是偷人家菜园子里面的青菜,所谓“偷青”;厉害的有偷空人家菜园子的。据记载,一遇元宵佳节,“不论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饭后即出,到处汹汹,势同掠夺,各园主稍为疏防,即被一扫而空”。主人们当然也会大骂偷菜者,不过被偷的话则意味着自家菜种的好,来年也会丰收,而被骂了之后偷菜的晦气也就骂跑了。

明代崇祯八年刊行的《帝京景物略》一书,在提及金元时期元夕“放偷节”情形时,说到元夕“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意思是不仅偷物还可以偷人,且妻女为人所窃都不以为忤……(厉害了我的老祖宗)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3.

带上面具办狂欢节,古人们早就会了

古代大多时候都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只有元宵节是个例外。元宵节的晚上,各种花灯点缀市井街道,男女老少、主人奴仆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观看表演,极尽热闹喜庆,这在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可以算得上是狂欢节。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明《上元灯彩图》

早在隋朝,这元宵节的狂欢风气就很盛了。《隋书·柳彧传》就有记载,柳彧上书隋文帝抱怨这狂欢的事儿,“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用人话来解释一下就是,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满大街都是组团狂欢的男男女女,有锣鼓奏乐,有百戏演出,有的人头戴兽面搞艺术,有的男人穿上女装玩Cosplay,琳琅满目的商品激发着游客们买买买的冲动,亮如白昼的火把吓不退有情人约约约的激情

只能在家端一碗元宵空对月的你,有没有觉得很心酸?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4.

元宵节才是真.情人节

前面有说古时候宵禁严格,婚姻制度也是一样严苛。封建时代的男女婚姻是不能自主的,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恋爱这件事不存在的 。尤其是未出闺的女性,平时是不允许外出的。但在元宵节的夜晚,那些平时待在深闺中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们便可以相互结伴,出来游玩赏灯

你可以想象平日里被压抑的人性在元宵之夜会如何放飞吗!元宵灯会绝对称得上大型联谊会啊。这场盛会上最著名的爱情故事就是太平公主和她的第一驸马了。乔装赏灯的公主殿下看灯看得入迷,就把闺蜜给丢了。最要命的是,大家还都带着面具。久寻,未果,一回头……“这不是那死丫头的昆仑奴面具嘛!”,公主一个健步冲过去就要掀人家面具!没想到,竟出现了一张陌生又帅气的脸!!没错,他就是薛绍,后来成了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经典佳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都是描述了元宵节的夜晚,青年男女暧昧而又含蓄的爱慕情感氛围。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南宋李嵩的《观灯图》

5.

史上最会玩当属明宪宗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现在我们需要看图说话了!上面这幅是《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由宫廷画师绘于明代,纵36.7cm、横690cm,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可以说这一幅图全景展示了奢华宫廷版元宵节的完整盛况。

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均有宪宗在场,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图中身着便服的朱见深坐在殿前围帐中,侍臣们立于两旁,殿上悬有彩灯,一派繁华。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画作第一段,宪宗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头戴黑色便帽,身着浅青色绣金龙袍,正在看太监、童子们燃放烟花爆竹。画面上的童子和太监表情欢悦,胆大的把烟花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燃。还有的孩子手捂双耳躲在大人背后观看。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画的右下角,一名太监正从一只大木箱里往外取爆竹,准备分发给大家,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宪宗皇帝面带笑容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非常满意。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画作第二段,宪宗换上金龙黄袍,他站在殿前石台的右侧,慈爱地看着围在货郎车周围的童子们。货郎车上琳琅满目,顶盖上挂着各色彩灯,车上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童子们手举铜钱争抢购买。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其中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和官员灯。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图中第三段,宪宗身穿浅黄色龙袍,正在欣赏化装演出和各式杂耍。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四个手拿刀枪剑戟的人骑在竹马上,扮演《三英战吕布》的戏文故事。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化装队伍后面是一个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伍,他们牵着瑞兽、扛着珊瑚,兴高采烈向皇帝展示着进献的各种宝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组成一个乐队,他们热热闹闹、浩浩荡荡走过殿前供宪宗皇帝检阅欣赏。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图中另一边是杂耍表演,各种杂技演员各显其能,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他们有的钻圈、有的倒立、有的表演魔术,令人目不暇接。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这位躺在桌上的男子仅用一只脚撑起一根细杆,杆的顶端站着一个光头童子,他一手抓着杆子,一手摇旗呐喊,看得人胆战心惊,而在底下撑杆儿的男子却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一副艺高人胆大的模样。为杂耍表演助兴的是一支乐队,他们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凡。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在杂耍表演的右后方还有一座用松柏树枝扎成的灯棚,据说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鳌的形状而建造的,因此称“鳌山灯棚”,灯棚上挂着各式漂亮的彩灯,彩灯之间还有“八仙”往来穿梭,看上去非常喜庆。

从今天起做一个文化人,看看古人都怎么玩转元宵节的!

看完了这些,是不是觉得自己每年过的都是假.元宵节呢~

﹌﹌

或许今年你可以尝试做点改变,

比如从约上好友或家人前往灯会开始。

不用在意人山人海,

开年多点人气不也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