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其实孩子的主见是一直都有的,即使是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婴儿都会因为没有及时满足而哭闹不止。

孩子到了一岁以后,尤其是两岁左右这个时期就是自我意识爆棚的时期,也是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都会变得特别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这些主见往往和大人的生活安排有冲突的时候即会遭到打压,这时期如果父母对孩子控制管束的太严格,就会挫伤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孩子看起来是乖了,但是也变得“没主见”了,这是家长想要一个乖孩子听话的孩子的代价。

有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很不切实际的,我们想要的那种有主见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很多事情上自理、自立,不来麻烦我们,显得很独立,但同时我们又希望在我想要控制孩子,想让孩子顺从的时候孩子又能顺从,这两者其实是冲突的。

但凡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都不会很听话,很容易惹怒大人挑战权威。

如果做好了接受一个“叛逆”孩子的准备,那就多鼓励孩子,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能够经受住孩子对规则的突破甚至是对父母的攻击。

我是echo小茵茵,一个有趣又有料的亲子漫画家。关于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在在评论里和我一起讨论哦~


echo小茵茵


如今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孩子都缺乏自我表达能力,在公共场合很少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造成了每次在大家决策的时候,他独自一个人默默的呆在角落,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这就是没有主见。

想要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孩子,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1、诱导表达

在孩子成长起来之后,他们经常会对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有的看法非常的幼稚可笑,但父母们千万不能去打击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热情,一味的否定他,每当她表达出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就算再可笑,父母也应当指出其中的可取之处,最后对于不喜欢自我表达的小朋友,父母应该诱导他们表达。

2、鼓励选择

如今许多人有选择困难症,他们不懂得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其实这也是没有主见的一种表现,父母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说,在全家准备出去郊游时,特意要询问孩子想去哪里,并且想做什么,当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后,他们将会做出更多的自我选择,这对长大后是会有很大用处的。

3、切忌将孩子视为私人物品

很多父母的孩子之所以没有主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私人物品,,这些父母从来不会顾及孩子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同时孩子没有权利反驳,而长期被父母压制了自我意志的孩子,将会在长大后也失去这一自主表达的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主见有出息。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有主见呢?作为一名老师和心理咨询师,我来说几个方法。

第一,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是的。有的家长恨不得从头到脚都帮孩子打理齐全,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家长这种心情也能够理解,现在的家庭孩子都很宝贵,自然舍不得孩子做这做那。

有些孩子长到18、9岁,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洗过。

想让孩子有主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事情。

比方说,做家务。做家务,是好事。一是让孩子知道如何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该如何处理;二是培养孩子勤奋整洁的习惯。

再比方说,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家长第一时间跳出来指责别人家孩子,给自己孩子支招。

其实这样很不好。孩子的世界,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两个孩子这一秒在吵架,下一秒可能又玩到一块去了。

所以,当孩子与其他人闹意见的时候,家长不妨在旁边观察,先看自己孩子是怎么面对、处理的,不要插手干涉。

等到事后,家长再跟孩子好好谈谈,教他们更好的方法。

第二,听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自己做主。

有些家长总是摆出一副我是你老子的架子。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孩子训一顿。

其实,这样做并不好。时间长了,孩子容易变得没主见。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尤其是生活中的小事和孩子自己的事,尽量让孩子想方法、拿主意。

时间长了,孩子会越来越有主见。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际关系前沿知识推送给您。

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我发信息,乐意为您答疑解惑。

欢迎您点赞转发。您的点赞转发,都是在帮助他人。


柳柳很忙


什么是有主见呢?就是指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当机立断,不前思后想,不前怕狼后怕虎。主见的性格是一个人具有出众自我决定能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想在这个社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备这种遇事果断的处理能力。对于孩子来讲,做事有主见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和才能的体现,也是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做事没有主见的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为人父母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有主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靠说教来完成的,需要家长在实践中通过实例进行引导,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生活认识,为他们良好的决断能力打好基础。

一、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必须果断有主见

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须态度明确、行为果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如果孩子有了优柔寡断的倾向或习惯,就要帮他立刻改正,不要让它在孩子的身上发芽,否则会破坏孩子将来的各种进取机会。

二、帮孩子摆脱依赖心理,让他们自己行事

遇事能够借鉴他人意见,借助他人智慧做出正确决策,无疑是值得提倡的方法,但是缺乏主见的孩子不是这样,他们遇事总是去问别人怎么办,完全等着别人拿主意,这是孩子的依赖心理在作怪。

依赖心强的人往往会错失良机。此时,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拿掉这个心里的“拐杖”,孩子的自主意识才能成长起来。如果当孩子遇事犹豫不决,向父母征求意见时,父母不要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拿出自己的意见。哪怕孩子说出的意见没有多少价值,也要先予以鼓励的语言,然后再帮其完善。这样一来,男孩果敢的性格就会逐渐形成。

三、鼓励孩子当机立断,勿求“万全之策”

有些孩子遇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主要的原因就是总怕自己考虑的不够周全。这点本来无可异议,但是,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周全与否是相对的。如果考虑得过于缜密,会使很多机遇白白在眼前溜走。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凡事能有七、八成的把握就应该下定决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有主见性格会大有益处。


替你读书郎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李娜:


李娜,多伦多国际心理中心认证的情绪管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大课题项目组成员,ACI国际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的情绪管理师。

要想培养有主见的孩子,主要从家长的教养方式中开始注意与改变。

一、视孩子为“人”

很多家长都不把孩子当“人”看,认为孩子小只要听从家长的按排就好,若孩子有不顺从,反抗、顶嘴的现象时,一定会遭到家长的严厉批评和简单粗暴的镇压。

孩子在幼年时期,无论是心智还是行为表达都会被家长镇压下去,长此以往就培养了孩子委屈自己顺从别人,不敢表达自己意见、见解的性格。更别提让孩子有主见了。

孩子自出母体后,就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事物产生自己的想法、看法、意见,虽然稚嫩却是自我独立个体的必然表现。家长不要因孩子稚嫩的想法而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完全以自我的意识来代替孩子的想法,甚至要求孩子要无条件的听话、顺从。这都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会严重影响孩子人格、性格的发展形成。

二、鼓励自主选择

选择的能力最能锻炼一个人的主见性。但有些家长会包办代替,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例如:有的男孩子喜欢毛绒玩具,家长都会直接否定制止。认为男孩子玩这个太不阳刚了,然后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选择机器人、飞机、车等家长认为适合孩子玩的玩具给到孩子。

孩子一直被强制性的处在接受选择结果的阶段,完全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时,长大后就不会有主见,而会习惯性的选择接受别人的意见,压制自己的想法。

三、在有争议时要引导孩子表达

当孩子有了语言表达能力时,他喜欢将自己的不满、不高兴、不同想法都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当他们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发生冲突时,他们除了要抵挡以外还会不停的述说自己的理由。

在这个时候,因为是与父母的意见不同,父母正处在生气的阶段,所以会不加思索随口以“闭嘴”“不许反驳”“听话”“别找借口”等等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的表达。

越是有争议时,我们越是应该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表述,要知道孩子不顺从的原因一定要让孩子说出来,然后才能判断对与错,家长千万不要以自我的主观意识去衡量孩子的想法,若孩子连自己的想法、意见都不能表达出来,更别提培养孩子的主见了。

自主性首要的就是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然后才有下面的分析与执行。

有主见的孩子,都是被尊重出来的;鼓励出来的;倾听出来的,所以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更好的服务头条读者,欢迎加入头条读者微信交流群,讨论、学习、共同成长,详询请发私信。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孩子听话、乖巧可以让父母少操很多心,也不用担心他在外面惹是生非;但孩子表现得太过顺从,凡事都没有主见,那么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良好的知识素养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必要,但父母更要明白,有魄力、有主见则是孩子日后成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作为父母,如果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规定一种生活和学习模式,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是一个优柔寡断、毫无主见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呢?

(1)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孩子做事没有主见与父母缺乏和孩子沟通、做事过于武断、不注意尊重他们的个人要求有很大关系。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依赖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强,更加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比如说,在装修房间的时候,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房问怎么设计更好,他喜欢把自己房间的墙壁涂成什么颜色,他喜欢把书架摆放在哪个位置,什么颜色的家具更好看等等。让孩子也有主人翁的感觉,再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他就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

(2)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当孩子自己拿不定主意时,父母要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我想听听你有什么意见。”这类的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就喜欢主动承担家里家外的很多事情了。

(3)教会孩子说“不”。父母应-iN给孩子制造机会练习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比如他的小朋友建议他往人家院里扔垃圾、逃课一起出去玩,父母要教会孩子怎样拒绝别人并说服别人也不要这样做。在生活中,孩子胆小、懦弱,总是会被他人左右,这样的孩子其实内心非常痛苦和焦虑。这时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如何说“不”,并让孩子坚持下去。另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以肯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是以成人的评价来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所以,成人的肯定和信任是孩子自信的关键,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来要求他,不要太高,也不要太难。

(4)教给孩子自主选择。父母对孩子自主选择权的尊重,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起

饮食方面:在不影响孩子饮食均衡的情况下,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吃的东西,不要强迫他吃一些父母觉得很有营养但他却不爱吃的食物,这样做只会造成孩子的厌食情绪。穿着方面:父母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在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和鞋子,不要随自己的喜好而不顾孩子的感受。玩耍方面:孩子玩游戏的时f候,不愿意让父母给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更愿意自己决定游戏方式,并体验其中的乐趣。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和玩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满足孩子的自主意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购物方面:为孩子买的小件东西,可以让他们自己做主,就算孩子买错了,父母损失也不大,却让孩子获得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再说这次买错了,下次他就会知道应该买什么样的,如果是父母买的他是不会珍惜的,就算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在乎。

(5)鼓励孩子勇于挑战。父母欣赏孩子循规蹈矩,但更希望孩子能有个性,敢作敢为。有的孩子平时很听话,父母要是说了什么,或者从书上、电视上以及在报纸杂志中看到什么,他都认为这是对的于是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鼓励孩子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样,孩子坚持了自己的见解,结果如果正确,哪怕是偶然性的,这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鼓舞,因为这会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判断有对的可能,别人的判断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就不再唯唯诺诺,懂得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了。


精神科药师小池


想培养有主见的孩子,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之所以说这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总是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最常见的就是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理由很简单,就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是:如果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做决定。(让孩子能够独立的思考,与决策)

涉及到孩子的事情上,最好是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讲道理、辩论,来让孩子自己去做出最后的选择,并让孩子试着去说出不选择另外方法的原因(这个在于培养孩子以后不武断独行,听取考虑他人意见的习惯)。

当孩子做出选择之后,父母就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即使这个选择在父母看来是不明智的。但这个选择一定是最能满足孩子需求的,再加上父母的支持,会让孩子坚定自己的选择,换句话说,让孩子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而不是父母代替选择。

如果,孩子之后后悔了自己的选择,父母可以和孩子沟通交流“责任”的问题,即,自己要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惩罚,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需要自己来承担,这样孩子就能明白,以后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为了以后不推卸责任打下基础。)

很多父母,一定会说:“孩子那么小,怎么能够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应该让其做出很全面的选择,在适当的年龄做出适当的选择即可。

如:对于买玩具,孩子考虑的可能是新奇、好玩,而父母考虑的可能是这个玩具能玩多长时间。这个时候,在选择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考虑,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肯定,可以让孩子说一下为什么不买另外一个。

再次:不要怕孩子遇到挫折,毕竟雏鹰总有独自飞行的一天。

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最主要是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反应,如果,在孩子遇到挫折,父母是权利在背后支持和适当帮助的话,挫折就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垫脚石,反之就变成了拦路虎。这个意在使以后,孩子能够正确看待挫折与应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挫折。

想要孩子以后有主见,可以试着参考:一、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待;二、让孩子能够听取、考虑他人意见,并在多数选择中找到一个说服自己的意见;三、教会孩子能够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心理学充电时间


内因心理学家管奎令:想孩子有主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选择、过程、责任和总结等四个维度,做到收放有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file_sign": "e8a2a3a73e4b0abad1520df4a2cf7656\

内因心理学


人的一生就是一系列选择的过程,虽然选择的未必是最好的,但从小就学会表达自己的主见,至少选择起来,不必因犹豫不决浪费了时间,也少遭受不好情绪的困扰。

关于有主见,在我的观点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鼓励和肯定,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种是,虽然表达想法很积极,但却未必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而是跟随潮流走,别人喜欢什么,自己也来一套,如此而已,这就是所谓的“盲从”。

所以,作为父母,不能表面看孩子表达了什么,还要真正了解他的内心性格,判断这种“想法”是不是真实的主见,这也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啊。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呢?我有以下三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1.打破传统观念,营造平等氛围

很多父母还是过去那套观念:你是我儿子,你必须得听我的。长期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早已把孩子内心那种有点小主张的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了。说到底,把孩子当人来看,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才有平等对话,也才有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诞生;

2.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价值无限

我们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正面的直接教育,总是迂回曲折来表达自己想法,父母明明想表扬孩子,但总担心他会骄傲,于是也不知不觉就抑制自己,好事也成了坏事。

如果父母能多一些耐心和真诚的想法,告诉孩子,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你的想法都是价值无限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需要和他站在同一个方向眺望远方的。

3.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好父母的榜样力量

孩子没主见,做父母的一定要反思自己平时做事情是不是也是畏手畏脚,犹豫不决的模样。

给孩子更多,不如自己做一个榜样给孩子成长的力量,因为,你们一直都会是他学习和仰望的那个人啊。


超级爸爸


孩子目前六岁半,我平时买东西的时候叫他二选一。决定哪个就是哪个。吃饭前,问米饭还是面条,不允许说随便。当我问别人,对方想都不想就说随便的时候,我特反感这么敷衍的回答!只有认真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别人认真的对待。生活中就是这么在各种选项里,看似随意的锻炼着孩子的主观意识。

有一次,经他的选择买的玩具,玩了十分钟就报废了。我之前已经强调了这个不结实,推荐他买另一款。他拒绝了我提议。十分钟以后看着惨兮兮的玩具碎片。我就告诉他。既然你自己选择了认为是对的。就要面对自己的决定。我给你的提议,你可以参考,你也可以自己去悟。后来他得出结论,塑料的东西,摔了会坏,哭闹了几分钟也就没事了。然后我们商量好,凡是购买学校门口的塑料玩具,就用他的零花钱买。现在路过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了。希望他不只是因为害怕花自己的钱,重要的是知道合理的规划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适合自己的东西。

马上就要进入小学,看到他对画画有点兴趣,就去试听了一次。他很开心,决定要继续学习。我就跟他谈话,决定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咱就不要去。你真的确定你可以吗?他认真的说会坚持学习,想以后拿起笔就能画出想要的图案。上课100分钟,认真听课的样子真是最帅了。

今天放学以后,他找我谈话。说我规定的作业给他压力了。(因他刚看了一本关于压力的书)还问了别的小朋友回家并没有那么多作业。我说20年以后你不要因为生活给你的压力,而埋怨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叫你努力读书。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去玩手机,去看电视。他自己想了想。大概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选择了去做题,开发脑筋。

也许是书看的多了,孩子思想有些成熟。目前观察还算有主见,看以后发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