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在我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都知道大禹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被杀头了,所以才有子继父业继续治水的各种故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鲧治水失败留下的烂尾工程在哪里?它就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奥治村的错錾沟。关于错錾沟的烂尾工程,胡哥在 已经写过了,有兴趣的点击蓝色字体看,文末也会有链接。

这里插一句,各地方的民间传说在所多有,同一个故事也有不同版本。偏偏有的条友自己读书少,还在评论里大放厥词,说这个是假的,那个是胡说。民间传说欸小朋友,姑妄听之即可,千万不要较真,你一较真,上帝会发笑。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奥治村远眺。右下角就是错錾沟,崖上还有大禹的像。张国平摄

长治市平顺县的奥治村是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之一,本期文章胡哥给大家说说这个比较有特点的大禹庙。大禹因治水有功,惠及万民,因而受民众爱戴,太行山上的人民为了表示对大禹的感念和崇拜,也为了让后世子孙记住大禹治水的功德,不忘治水的艰难,就在村子里修建了大禹庙,塑像纪念。周边村庄同样也建立大禹庙,供人们祭祀。香火最鼎盛时,平顺县境内有几十处大禹庙,现今也还有近十座。

下省道324,跨过浊漳河,沿山路爬坡折转而上进入奥治村,村中心最显眼的建筑就是大禹庙。东望是绵延的山峰,西看是碧水荡漾的漳河水,奥治村宛如停泊在高岸上的古船,船的中心位置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禹庙。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大禹庙正面。胡哥摄

和其他传统村落一样,奥治村庙宇同样众多,主要有大禹庙、关帝庙、崔府君庙、吾言寺、尼姑庵、三教庙、忠岳庙等,保存最完整的当属大禹庙,关帝庙只留存一个倒座戏台,其他庙宇或毁或残、或新建,已经难觅历史痕迹。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大禹庙内景,前方就是正殿。

大禹庙又称为水神庙,这里没龙王什么事,治水、管水,大禹说了算,他就是民众们眼中的水神。大禹庙现存是清代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正殿、厢房、倒座戏台俱全。别看大禹庙占地不大,院落格局简单,其实里面大有精彩可观。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正殿的龙头斗拱。

精彩之一是正殿的木雕龙头斗拱。院子很宽阔,中间铺设有十字形的青石甬道。正殿是前廊式五间房,中间三间全部都是隔扇门,旁边两间是下槛上窗,造型古朴、工艺讲究。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廊檐下的斗拱,朵朵斗拱俱是精雕彩绘,柱子头上的斗拱雕刻龙头,而两柱之间、阑额上的斗拱,还有斜拱伸出,除了雕有龙头,还有龙身、龙尾、龙爪,宛如一条盘龙盘在斗拱上。彩绘雕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让人感叹木匠手艺的精湛。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正殿屋脊的红色琉璃龙。

精彩之二是正殿房顶上的红色龙形琉璃屋脊。像这种规格较高的大神之庙,屋顶用琉璃构件较为常见,比如琉璃屋脊、琉璃筒瓦,颜色大都是黄绿彩色的。大禹庙屋顶筒瓦是普通的灰瓦,只有屋脊用的是琉璃构件。精彩的是这些琉璃屋脊是四条暗红色行龙,也就是作奔走之状的龙,面对正中的宝顶两两相对,两龙之间以太阳花分隔。灰瓦配红色的龙形琉璃,别有一种沧桑的感觉。

太行山古村里的大禹庙,竟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不为外人知

独具特色的倒座山门戏台。

与正殿相比,倒座戏台更是值得大书特书。从外面看倒座戏台侧面建有两个耳房,屋顶比二层楼的戏台矮很多。戏台高大的后墙正中下面是拱洞形山门,上面左右是两个圆形漏窗,远远看去,倒像一个笑脸。 在笑脸的眉头部位,门洞上方,有砖雕门匾,上面有凸出的斗拱砖檐,精美异常,门匾上雕四个大字“地平天成”。这句话出自尚书,指大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一般情况下,只要见到有这四字匾额的庙,那就是大禹庙。与之类似的是关帝庙门匾“亘古一人”,这四字匾额用得最多的是关帝庙,孔圣的庙宇偶尔也用一下,毕竟能当得起这四字的人,世间极少。

进内正看戏台,三开间的戏台左右两间廊柱前,建有少见的围栏,唯有正中敞开。戏台前后用屏风和木格扇分开,后面就是化妆间。柱间阑额和雀替有精美的木雕,中间是三英战吕布,两侧是吕布戏貂蝉和黄鹤楼。木刻精细、惟妙惟肖,显示了木匠精湛的技艺。再往上看,屋檐下,每一根椽子下,都悬挂有木雕檐铃,虽然不能作响,但五六十只檐铃成排地随风摇摆,也是奇景一幅。戏台一层梁头用木刻虎头镶嵌,别具趣味。

奇特之处还有,这座戏台的南北屋顶两面不同形,是极为罕见的屋顶形制。南面是硬山式屋顶,屋檐与两侧山墙平齐;北面却是歇山式,屋檐向两侧挑出翘起的飞檐,如飞鸟展翅,一下子使戏台灵动起来。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