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中美豆爭 全球大豆供應鏈的蝴蝶效應

點擊右上方關注!【食安雲南】群眾的好幫手: 美國對中國出口單品類金額最大商品是什麼?不是波音飛機、不是美國汽車,而是大豆。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美國並非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美貿易波折中,大豆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美國、巴西、阿根廷的天氣,巴西港口工人大罷工,都會影響到這場“豆爭”,貿易戰背後的數據戰究竟有多重要?A.中美“豆爭”,全球大豆供應鏈發生怎樣的“蝴蝶效應”?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佔到總進口量的34.4%,為2006年以來的最低佔比。這一年,美國出口大豆228億元,其中140億美元的的大豆出口到中國,佔美國大豆總出口量的61.4%。生產大豆的農民正是普朗特的選民。

截至6月28日,中國已經3周沒有新增採購美國大豆,同期累計取消了61.5萬噸美國大豆訂單。交易量最活躍的大豆期貨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價格接近近兩年最低點。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進口關稅,將使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700—800元/噸,較巴西大豆高300元/噸左右。

由於加徵關稅後失去競爭優勢,國內企業將大幅減少美國大豆的採購。巴西近幾年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大豆供應國。

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中,巴西大豆佔了一半多。2018年4月,巴西大豆出口創歷史最高值,達到1163萬噸,比去年同期多100萬噸。結論:美元走強,預計還將會進一步促進巴西大豆出口。

加之作為世界第三大豆出口國阿根廷遭遇乾旱,巴西農民將因此受益。但巴西大豆出口激增,導致巴西港口運營負擔加重,加之之前巴西港口工人罷工,影響到大豆及時裝船,這也會影響大豆價格走勢。

B:加關稅後,美國大豆還能去哪裡今年一季度,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減少20%。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近期中國取消進口導致美國對中國大豆出口下降約133700噸。這些大豆銷往了越南、墨西哥、阿根廷和荷蘭等地。問題是,這些銷往第三國家和地區的美豆,未來會不會轉了圈,從第三國家和地區再銷往中國,這需要有關部門對進出口數據進行嚴密監控。結論:在全球化貿易體系下,商品的“不可替代性”才是殺手鐧。

C.中國停止從美國進口大豆,如何補缺?歷史會重演嗎?

歷史回顧:1.1973年全球糧食減產,美國禁止大豆出口,這在大豆幾乎全靠進口的日本引發“豆腐騷動”。日本的解決方案是——實施海外農業戰略,第一站便是前往巴西投資,巴西大豆產業由此起飛。

2. 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進行貿易報復,禁止向蘇聯出售穀物。蘇聯國轉而向阿根廷、巴西購買大豆、小麥,促使巴西大豆產業崛起,成為美國農民勁敵。問題1:中國為什麼不能自主生產所需大豆?這意味著中國要另外播種4億畝以上大豆,佔全國播種總面積的15%-20%,這意味著要減少其他穀物的種植面積。

問題2:如果不進口美國大豆,中國選項還有哪些?

A.阿根廷:世界第三大豆生產國,也是豆油、豆粕的重要出口國,但2017/2018年度,阿根廷前有旱情,後有水災,減產1800萬噸。

B.俄羅斯:2017年出口中國大豆50萬噸。目前,俄大豆聯合會正在積極引進中國先進的種植技術,吸引中方投資,探討在俄境內合作開闢大豆種植區的規劃。

C. 中國可以從加拿大進口菜籽油,從印尼進口棕櫚油。加拿大是全球頭號菜籽油生產國,中國是全球頭號菜籽油進口國,2018年,加拿大菜籽油播種面積創歷史最高。

D. 從7月1日開始,中國根據《亞太貿易協定第二修正案》,對孟加拉、老撾、印度、韓國、斯里蘭卡等5個國家的進口大豆關稅由3%下調至零。不過除印度外,亞洲其他國家並不具備對中國出口大豆的能力。

問題3:中糧如何構建中國的“全球糧倉”?中糧集團,全球第五大糧商,海外農產品經營量超過1億噸,海外營收超過2300億元。中糧戰略:

A.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掌控一手糧源1000萬噸,糧食經營3000萬噸,打造對接一帶一路的進口糧食陸路和海路兩大兩大糧食物流通道。

B.讓“南美糧倉”直抵中國餐桌巴西作為世界糧倉,是中糧在南美洲開展業務最廣泛深入的國家。2017年,中糧集團已經成為巴西大豆第三大出口商。中糧在阿根廷經營的穀物和油籽總經營規模達1238萬噸,位居阿根廷第一

C.以市場手段搭建“糧食走廊”:中糧併購兩家國際性糧食企業來寶農業、尼德拉的股權,從而以最小投入,實際控制了110億美元農業資產,它們分佈在全球核心糧食產區。貿易戰背後是一場數據戰在國內一系列關於中美貿易戰中的“豆爭”的分析文章中,很多數據來源都出自《世界農產品供需評估報告》。

這個簡稱USDA報告出自美國農業部,每月發佈一次。根據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農業部每個月都要對世界農產品的供求形勢進行估測,已經成為主導國際農產品市場運行的靈魂力量。生產商、農業組織、農業企業、立法者和政府機構都據此進行決策。這個報告藉助了大量模型和工具,不是基於分散主體的隨意估算,而是以專業的分析模型和專家會商集成的科學判斷。25位專家成員包括各個農產品的高級商品分析師、氣象學分析師。包括對產量的估算,對供需和貿易的綜合預測。

比如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來源於農業普查數據、常規調查數據、氣象遙感數據、實地調查數據,這樣的數據調查精確到收穫前每個月都將採集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核算,像計算大豆植株的開花數、豆莢數……收穫後還要將散落的糧食收集起來,稱重後計算收穫損失,從而得到最終單產。

美國農業部統計局從1954年就開始進行數據誤差校驗的研究,用於分析為什麼預測數據和實際數據之間存在2%-4.8%的誤差,並將結果用於後續預測中。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許多機構開始將需求、供給和貿易作為一體進行分析,通過構建模型對未來糧食形勢進行預測。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也採用了大量的綜合分析模型和數據量化工具,用於研究貿易、農業政策、國家獲地區農業發展、糧食安全及經濟環境等問題。美國農業部經濟局通過軟件進行分析預測,主要通過世界價格、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國內相關經濟和貿易政策等變量變化分析預測糧食與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進出口的變化。美國農業部還利用軟件開發了一個農業貿易局部均衡模擬模型,運用經濟學中完全市場競爭、生產者和消費者福利最大化等假設,用於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和價格等中長期預測,還可用於政策效果模擬分析。

從全球版一系列聚焦中美貿易戰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農業部做了這些預估分析:A. 針對巴西、阿根廷:在2018年1月供需報告中,對巴西、阿根廷兩國的大豆產量進行了預估,巴西會有5100萬噸大豆發往中國。

B. 針對美國農戶:對美國農戶種植意向、作物播種面積、季度庫存等數據進行詳盡調查,形成分析報告——針對82900名農戶進行調查, 關於大豆、玉米、小麥、棉花等作物,今春打算種哪些?種多大面積?市場分析師預測:今年大豆播種面積是否將首次超過玉米?美豆庫存數據多少?中美兩國貿易波折是否會對大豆造成不利?在這些精準數據基礎上,美國大豆期貨市場做出反應。

C. 針對中國市場:對中國近些年來食用植物油市場的消費構成進行了詳細分析。現在,類似Oilcn油訊這樣專業的食用油分析平臺也經常引用美國農業部的資料。

結論:大國間的貿易戰,絕不是“500億!你跟嗎?跟!500億!2000億!你跟嗎?”這樣簡單粗暴的“畫風”。中美貿易戰下,中國對大豆徵收25%的關稅對美國有多大影響?巴西對中國大豆供應究竟能“挖潛”多少? 豆油還會成為中國第一大食用油種嗎?豬肉價格會不會上漲?如果中國減少大豆直接消費量,這就會面臨肉類進口的增加,那麼,中國能找到穩定供應來源嗎?這對國際糧商、國內養殖戶、種植戶、壓榨商、貿易商飼料廠等產生什麼影響?俄羅斯會不會成為未來國際大豆市場的新勢力?一帶一路國家大豆種植面積會增加多少?一切有賴於掌握更多、更準確的高質量數據,才能做出正確判斷。否則,我們可能會沉浸在虛妄的勝利中。

作者:XXX;來源:鳳凰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13668700400聯繫,我們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