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首先我要感謝美劇《Lie to Me》,讓我們這些專業學心理學的有了挺直腰桿的底氣。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隨著Paul Ekman的傳奇故事被搬上熒幕,人們真正開始觀察他人、審視自己,無形中將心理學的神秘魅力播撒開來。

人們相信,不論在職場、考場、商界還是政界,掌握讀心術就是掌握了這個人類社會的咽喉命脈。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但對於非心理學專業的大多數人來說,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可以更簡便和高效。

那就是一定要是在他卸下所有外包裝的時候。

請記住這幾個時刻,用心觀察,你會發現:真正的他和你印象中的可能不一樣:

1、家人眼中的他

我們像害怕黑夜一般,對未知和陌生存在著相當的敬畏。但家人卻給了我們溫暖和保護。我們時常會將自己的情緒宣洩到他們身上,不是因為我們不愛他們,而是我們知道自己對他們的負面情緒不會造成較大傷害。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陌生人在我們眼中是未知,我們會擔心對他們的不尊重到頭來會給自己帶來困擾,所以往往會帶著尊重,甚至敬畏。

如果一個人在家人面前,說話、行為依然保持足夠的尊重和禮貌,而沒有沒有明顯的暴躁或歇斯底里,那麼這個人的基本人品可以接受的。

注意!我用的詞是“可以接受”。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我並不排除有這樣表面和內心遊離的人存在,但大多數情況下,對家人的尊重代表了情感的付出。願意為家人付出真情實感的人,必然是帶有親近和包容兩種可貴的人格特質。這樣的人格特質,是人類社會中最值得宣揚和讚頌的元素。

這很重要,因為現在的陌生人以後也有可能成為他家人一樣的朋友。而他對待家人的態度,則很可能就是未來他對你的態度。

2.好友眼中的他

我們交朋友的目的有兩個——相互取悅和相互利用。取悅和利用在這裡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帶有相當客觀的意義。

我們說,一個人身邊最親近五個好朋友,他們的性格或人格特質往往就是這個人性格或的大致反映。

在中國社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學期間的交友,因為那個時候世界觀和價值觀已經形成,已經擁有了相對獨立的人格,而大學校園的交友目的非常純粹,互相取悅的成分更多。人們更傾向於和讓自己輕鬆舒適的人交往併成為好友。

而我們最感到舒適的對方,往往就是與我們有著共同人格特質或性格特徵的另一個自己!

而且,人們能成為好友的前提是心理需求相互包容,這也就有了更多的心理認同和心理認知。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一兩個好友往往很難客觀反映一個人,但五個好友的心理加權,產生的鑑別力就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人格特質了。

3.碰到問題的他

只要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就會面對各種問題,有和他人的,也有和自己的,甚至包括和家人的。一個人處理問題的能力往往決定了他的情商,更決定了他的為人處世態度。

當他在處理問題和矛盾時,能否清楚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當自己與他人產生問題的時候,是否會巧妙地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餘地,這都反映了這個人的眼界和價值觀。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能夠處理好自己問題的人,有著較好的自我認知能力;能夠處理好與他人問題和分歧的人,則擁有更強的處世能力,更懂得共情和包容。

4.憤怒時候的他

性格再好的人也會有憤怒的時候。

在憤怒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喪失自我,破壞性飆升。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從心理學角度講,我們無法因為一兩次的憤怒而全盤否定一個人,但是卻可以通過他憤怒時的表現及破壞性來了解他到底能多壞,尤其是對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表示不滿的時候。

如果一個人在暴怒的時候仍然懂得節制和控制情緒,那麼這樣的人,必須有著很強大的內心和獨立人格。

5.工作和休閒的他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有多大的潛力,最簡單地方法就是看他的精力分配。

以朋友圈為例,如果充斥了各種吃喝或小道八卦,那這個人必定喜歡玩,也很會賣弄自己,這樣的人格調不會很高;一個經常在朋友圈刷屏的人,是不太懂得為他人著想的;而很少發朋友圈的人,則很有可能是事情太多來不及處理,也可能是不屑於別人的點贊,人格上更為獨立。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職場拼殺,必須要了解這些看透人性的技巧!

心理學家發現,每天花兩個小時在電視上的人大部分屬於低收入群體。除了工作,每天還能有兩小時或以上的時間花在娛樂和休閒上的,他們的時間不會很值錢。這樣的人價值也不會多高。真正希望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人,時間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