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消逝的百年古城


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位于祁连山腹地,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史料中的永泰古城山林茂密可藏千军万马,平川沃野望不到边际。而如今,生态恶化、水资源匮乏,一望无际的只有滩川沙地。年轻人搬到有水的地方,留下难舍故土的老人。

古城居民几乎每家都有养羊的习惯,而祁连山就是他们的牧场。牧羊人和羊群与远处祁连山下的风力发电机像是两个时代的穿越。

夕阳的余光洒在古朴而荒凉的老城房屋上,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路边。如今的永泰古城早已是十室九空,许多土筑的房子都快城了废墟。

图为古城村民站在山坡上,驱赶着跑远的羊群。村里的老人也回忆说,小时候永泰城内有许多古树名木,城墙外面还有护城河。而现在,古城周围山头上可供羊吃的草越来越少。

每到傍晚时分,牧羊的人们都会从祁连山上将羊群赶下山,排队从一个破旧的城楼门子里进城。由于外面没有水喝,几百只羊回城后只能挤一口水井喝水。

连年干旱之后,年轻人搬走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大约8年前,政府将黄河水用水渠引到离古城10公里的地方,并鼓励古城的人们搬迁到水渠边的移民点居住。

古城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养羊,闫金家里有300只羊,还有一些旱地,他的父母就在山上守着羊群。闫金说,这几年城里外迁的人越来越多,但他和兄弟都没有离开。

城中的水井是村民们的主要水源,清朝时,分别修了五口水井,井水是从城边的水磨沟引来的,水道全部用石块砌成,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夏天水旺之时还可从井里取水。

图为黄昏中,小燕和妈妈依偎在一起,等待劳作一天的父亲回家。小燕家也想搬走,但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暂时没办法搬走。家人希望女儿以后考大学,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

老李是永泰古城的老住户,家里的房子是解放后盖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据他回忆,当时他家盖房子的木料是从古城背后的老虎山里砍来的。

由于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村里人会将家里所有的家当都带走,没有门窗没有屋顶的房屋,原本的土墙完全暴露在露天很快风化,变成废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