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

一战期间,作为协约国主力,俄国是东线战场的主力,与德国、奥匈帝国都有过数次交手,其中能被称为“最成功战役”的非布鲁西洛夫突破莫属。1916年6月,俄国军队向同盟国东部防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攻势,试图逼迫德军从西线转移到东线,以此减弱英法联军的压力,更好地击败同盟国。

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一战的战役烈度还无法与二战相比。一般面对敌人筑成的防线,各国都会采用持续炮击的方式,令敌人没有时间修补防线,但这种战术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己方步兵无法在轰炸时间内靠近防线,会给奥匈帝国留下充足的时间在后方修筑另一条防线。

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俄国元帅布鲁西洛夫突破了这种战术,创造出了另一种全新的战术,即以防线上的多个点为攻击核心。由于炮击的目标从一条线变成了几个点,炮击所需的时间不再漫长,也就不会留给敌人准备时间,俄军便可以快速突破奥匈帝国的防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俄军调集了近2000门火炮,另有一个方面军(下辖4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57万人)随时准备进攻。

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事实证明,布鲁西洛夫的战术很成功,奥匈帝国的防线很快就被俄军突破,并迅速溃败。到了后来,奥匈帝国实在撑不住了,向盟友德国求援。德军不得不从西线驻军中抽调兵力赶往东线,与俄军来了一场激烈的碰撞。据统计,俄国为布鲁西洛夫突破付出了50万人死伤的代价,而敌人死伤了185万人(奥匈帝国150万、德国35万)。

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不仅如此,俄国也完美完成了协约国最初的目标,西线英法联军的压力骤减,有了反击的能力。至于东线,奥匈帝国经此一役再没有了进攻的能力,只能依靠德军维持住目前的现状,一战的天平开始向协约国倾斜。布鲁西洛夫的战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一战后期被大范围使用,而此战也被称为“一战俄国最成功的战役”“奥匈帝国最大的危机”“协约国最大的胜仗”。

死伤50万人,换敌人死伤185万人,被誉为俄国最成功的战役​我们常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布鲁西洛夫突破令俄军扬眉吐气,但也损失了50万精英。到此战结束为止,俄军已有500万人死于一战,俄国的统治基石千疮百孔。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苏联覆灭了越来越孱弱的俄国,俄国沙皇政权落幕,苏维埃政权走向前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