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那些我不能留在武漢的理由

炎炎夏日,當東湖棧橋上站滿了裹著學士袍拍照的大學生,這也意味著,武漢再次迎來了它的畢業季。

除了櫻花、熱乾麵和油燜大蝦,這座城市還盛產大學生。

每逢六七月,數十萬名畢業生如同潮水般散去,將青春揮灑在北上廣深 —— 直到去年,武漢再也忍不住,喊出“五年留下100萬大學生”的口號。

2017年10月,武漢出臺了一系列“搶人”政策,包括大學生可享“八折買房”,憑畢業證即可落戶,制定大學生最低年薪指導標準等,力圖解決工作、戶口、住房三大問題。

轉眼間,春夏秋冬又過了一輪,政府依然不遺餘力地留人,兌現“送錢送房送戶口”的承諾。只不過,房子和戶口,似乎不足以成為留下的理由。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圖為青山區一大學生公寓入口處。據統計,武漢高校畢業生的留存率為57%,這一數據在最新的2018年畢業季上升至64.3%。

我買上了郊區房

五月末,武漢下了一場大雨。彭彭拎著傘,站在臨空港青年城售樓部的門口,“等雨小點兒我就走。”

眼前這個一米八高的大男孩,是武漢大學2017屆的研究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在武漢,妥妥符合“人才”的標準。

在父母的催促下,彭彭趁週末跑來四環外,看看八折的房子長啥樣,無奈碰上了這場惱人的大雨。

根據政策,武漢將建設和籌集85萬平方米的大學生安居房,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作為首批公開出售的“八折房項目”,臨空港青年城由七棟33層高的建築組成,共1260套,其中700套為大學生安居房試點。

從青年城的高層往外眺望,是一片尚未開墾的綠地,和稀稀疏疏的房屋。目之所及,除了兩家商店、數家快餐,只剩下覆蓋著白色鐵皮的巨大倉庫,在雨中發出轟隆的聲響。

在許多像彭彭這樣常駐二環的武大學生眼中,三環有點遠,四環外的東西湖更是記憶中的盲區。以武漢大學為起點,到這兒需換乘一趟公交,途經29個站點,耗時兩小時。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一張名為“武昌人民眼中的武漢”漫畫顯示,武昌區居民對於東西湖的印象是“沒去過”。

在這片被規劃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土地上,政府兌現了它的承諾 —— 當週邊樓盤價格都從8000元/平米起步,青年城的房價只要6800元/平米,還帶精裝修。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一間裝修中的廚房。

彭彭有些失望,“等其它盤開了再說,這裡我是不考慮了。”

“傻啊你,再等就沒了!“

彭彭的父母顯然不在乎東西湖的荒蕪,八折就是看得見的誠意,買到即賺到。

在長輩眼中,房子長啥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自宜昌的兒子從此能擁有一套武漢房。

對此,彭彭不禁皺起了眉頭,“難道住在這裡真的沒關係嗎?”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青年城門口站著許多發傳單的人,向年輕人推銷隔壁小區,“這邊的房子不行!便宜沒好貨。”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我是等不及了。”

在29歲的小惠眼中,這場房事約等於婚事。男友家裡條件一般,母親怕她吃虧,說出了全天下丈母孃的剛需 —— 兩人必須在武漢有套房。

無奈小情侶的存款數額追不上首付上漲的曲線,直到人才政策出爐,才有了相交的可能。

在畢業後的第五個年頭,小惠驚喜地發現自己還不算老,還能追上八折的尾巴。

根據政策,購房者需是具有武漢市戶籍、在武漢創業就業滿1年、家庭在武漢無自由住房且3年內無住房交易記錄、且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大學生。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兩位年輕人在售樓中心討論戶型。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畢業生在爭相辦理購房申請手續。

辦完手續後,夜色已深,雨後的小區變成了一片水塘。空蕩蕩的馬路上,只有一個741路公交站牌。

“你也回武漢嗎?”,一位等車的年輕人問道。彷彿那個在20多公里之外,燈火通明,有熱乾麵和小龍蝦,有大商場和星巴克的地方,才能稱為之為武漢。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即便在東西湖置了業,小惠依然會住在武昌區那套月租2300塊的兩居室裡。那裡上班方便,購物方便,做什麼都方便。

“誰會住在一片荒地裡啊?“

說罷,小惠鑽進男友的雪佛蘭,朝著一小時車程以外的出租屋開去。

我在800塊的出租房裡當人才

在江岸區一片低矮的老城區中,漢口年華人才公寓的高樓顯得格外挺拔。這裡地段繁華,馬路對面就是地鐵站和大型商場。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兩位市民走過於2017年7月第一批落地的武漢人才公寓漢口年華。

更實在的是價格,在這個售價近20000元/平米的樓盤中,有96套開間專門留給了畢業生,包含水電在內,每月租金1100元左右 —— 比市場價便宜了將近一半。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龍歡是19樓的一名住戶。像他這樣的研究生,每月花1100元就能獨享一個40平米的單人間。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小燕展示她與表姐合租的房子。根據政策,本科生只能從48套雙人間中進行申請。

大部分住進漢口年華的學生,都對公寓讚不絕口,哲哲是個例外。

本科畢業後,他留在武漢一所高校當文員,女友則選擇回老家當公務員。

小几千的工資無法支撐房租,哲哲申請了離學校較遠的漢口年華人才公寓。每逢週末,礙於室友的存在,他都會準時離開雙人公寓,和前來探望的女友外宿。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圖為漢口年華一間本科生居住的雙人公寓。

生活就這樣有條不紊地推移著,直到畢業的第三個年頭。

根據政策,只有畢業未滿三年的大學生才能申請人才公寓。

眼看著三年紅利快要用光,哲哲猶豫了。他彷彿被拉回了畢業那會兒,重新站上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 是考個研究生換單人間,還是回老家陪女朋友。

“也許等我讀完研,她就更不願意來武漢了。”

武漢出臺了大學生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專科畢業生4萬元,本科畢業生5萬元,碩士畢業生6萬元,博士畢業生8萬元。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週末結束,哲哲送女友去火車站。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並非每個公寓都具有漢口年華這般壓倒性的優勢,比如由酒店改造的武昌區人才公寓,地處鬧市,裝修豪華,卻乏人問津。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從外表上看,人才公寓跟酒店並無差別。

“我不覺得划算,湖大附近可以選的房子挺多的。”

湖北大學的畢業生小梁說,一千出頭的房租看上去是便宜,但兩人加起來就是兩千。這個價格,在武昌有大把的選擇,何苦住進隔斷都沒有的酒店雙人間?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圖為公寓前臺。有學生吐槽,酒店的裝潢風格太土,開房都不會選它,“可能是經營不下去才跟政府合作的吧?”

“沒什麼人會因為政策而留下來吧?除非你真的活得特別艱難。”

小梁補充道,“政策只像一種表揚,如果你留下來了,就給你個獎勵,僅此而已。”

在小梁看來,留與不留,擺在天平兩端的砝碼很多,但沒有一個與政策相關。像他這樣的懶蛋,選擇留在武漢,只是貪圖這裡的安逸。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畢業後,小梁沒有申請人才公寓,而是與哥們一起租下了公寓附近的小區房。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雖然都管我叫人才,但我知道自己離人才有多遠。”

畢業後,小明進入了武漢一家不加班的互聯網公司做項目助理,每月到手四千五。

他常常在人才公寓的夜裡懷疑人生 —— 新聞系畢業的他對互聯網並不熟悉,公司裡的同事似乎也好不到哪兒去。

“一座好的城市應該具備讓你成為人才的條件,而武漢,也可能是我所在的單位,暫時沒有。”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小明住在東湖高新區光谷金融港的人才公寓,月租800元,而周邊租金約為每月1300元。

目前,武漢擁有80多所高校和超過100萬名大學生,包括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與之相對應的,還是武漢以工業為主導,以汽車產業為工業支柱產業的經濟形態。在留漢的500強企業中,大多為石化、東風、武鋼等,有人將其概括為“大鍊鋼鐵”。

比起幾百塊錢的房租優惠,小明更擔心自己被同輩淘汰。

那些奔赴了北上廣深的同學,常常在深夜的朋友圈裡感慨加班的痛苦,也時不時對小明表達一番羨慕。但顯然,他們是不甘於準點下班的生活,才離開了武漢。

“我可能會花光政策紅利之前離開。”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小明走在光谷金融港旁邊的小食攤。

我離開了武漢

小張還記得,她到武大報到的第一天,校門口正在修地鐵,塵土飛揚。師姐形容:“武漢就是個大農村,又大又村。”

畢業後,小張沒考慮過武漢的人才政策。她說,像自己這樣的文科生,最好的去處是互聯網和金融機構,這些武漢都沒有。

“二三線城市隨時都可以回去,但現在不出來,就永遠來不了。”

如今,小張在北京五環外的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做運營,嚴格意義上的雙休早已離她遠去,十點下班更是常態。

此外,上班的地點也叫村,後廠村。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下班後,小張跟同事去公司附近吃宵夜,結束後已是半夜一點。

北京互聯網民工的生活已被吐槽了千百遍,小張正一個不漏地體會著。只不過,收入是可見地變多了。

“在武漢,一萬塊的工資簡直想都不敢想,在北京只是個起步價。”

小張記得,同在北京工作的校友,常常抱怨北方的早餐難吃,想念武大門外的熱乾麵 —— 但誰又會為了熱乾麵留在一座城市呢?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土生土長的武漢伢洋子接到他媽的電話,說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母親的意思是,家裡的三套房子隨便選一套喜歡的住,工作和單位領導都打點好了,直接上管理崗。

但洋子說,他不想回去,想留在上海。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洋子目前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上班,工資僅夠支付房租和生活費,生活不及老家寬裕。但單位的同事都很可愛,每天嘻嘻哈哈的,還能包容他的特立獨行。

“我有好多奇怪的想法,在這裡能找到共鳴。如果回武漢,就要隱藏起來。”

洋子難以想象,自己每天醒來,居然會期待上班。

“或許有一天我會想回武漢,但絕不是現在。”

武漢的八折房和熱乾麵,哪個才能夠留下100萬大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