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左右時常常月經不調、情緒低落?除了更年期,還有可能是甲減

甲狀腺激素是體內調控能量代謝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若因自身免疫紊亂、飲食不當等原因使得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便可引起

全身乏力、畏寒怕冷、心率減慢、皮膚乾燥、食慾不佳、腹脹便秘、記憶減退、虛腫體胖、萎靡嗜睡、月經紊亂等一些列症狀。臨床上將這些症狀統稱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即人們常說的甲減。

由於甲減的上述症狀缺乏特異性,患者在發病初期常被誤診為其他具有類似症狀的疾病,耽誤治療。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仔細盤點甲減容易被誤診為哪些疾病,若您有類似情況,請在就醫時多詢問醫生。

50歲左右時常常月經不調、情緒低落?除了更年期,還有可能是甲減

1.更年期綜合徵

甲減患者常出現月經不調、閉經、情緒波動等問題,這與卵巢功能、雌激素分泌量減退引起的更年期綜合徵症狀類似。不少甲減中年婦女因上述症狀去醫院就診時,常被誤診為更年期綜合徵。

因此,當您出現這些症狀,特別是年齡還未達到更年期(45-55歲)時,一定不要忘了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做一下甲功檢測。

2. 抑鬱症

除了因能量代謝不足導致的畏寒、皮膚乾燥、行動過緩等症狀外,甲減患者還會由於大腦缺乏足夠的能量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嗜睡、少言寡語、情緒低落、煩躁抑鬱等精神症狀,這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50歲左右時常常月經不調、情緒低落?除了更年期,還有可能是甲減

3.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由於甲狀腺激素缺乏會直接影響胃腸道消化功能,因此不少甲減患者會出現食慾不佳、上腹飽脹、便秘等問題。醫生對其進行鋇餐或胃鏡檢查後若發現無異常,則容易將其歸類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即不明原因的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

實際上,此類問題有不少是由於甲狀腺激素缺乏所致,額外補充甲狀腺激素後,上述症狀多會明顯減輕。

4. 營養不良性貧血

大約 25%~30% 的甲減患者有貧血表現,多見於女性甲減病人,主要與月經量、經期延長導致失血過多有關,另外,食慾不振、胃酸缺乏也是導致甲減患者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臨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貧血病人時,一定不要忘記檢查甲功,排除甲減。

5. 高脂血症

甲狀腺激素對血液中的脂質代謝,特別是膽固醇的代謝具有重要影響。甲減病人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血清中的總膽固醇和LDL-膽固醇水平的明顯升高。這種由甲減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癥屬於“繼發性高脂血症”,需要解決導致血脂異常的病因,才能從根本上就診血脂指標。

與此同時,甲減患者多會因黏蛋白分泌過多,吸附過多水分而出現體重增加的問題。“胖+血脂異常”的檢查結果,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飲食失調而出現的代謝綜合徵。若您檢查時發現血脂異常,但之前的生活方式一直較為健康,請務必想醫生指出,以便醫生做出準確判斷。

50歲左右時常常月經不調、情緒低落?除了更年期,還有可能是甲減

6. 特發性浮腫

在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的甲減狀態下,真皮中的成纖維細胞會大量分泌黏蛋白,這些蛋白可以結合體積是自身1000倍的水,並且成為膠凍狀的固態,故名“黏液性水腫”。如果用手指按壓患者皮膚,黏液性水腫並不會出現凹陷。

臨床上,有些浮腫病人,在排除了腎性、心源性或慢性肝病等浮腫常見病因之後,往往被診斷為“特發性浮腫”,但事實上,這裡面有些病人的浮腫是由甲減引起的。

7. 慢性腎炎

有些甲減病人也可有浮腫、蛋白尿、貧血、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等類似腎臟病的症狀,因此,常被誤診為慢性腎炎。但慢性腎炎病人的甲狀腺功能大多是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和促甲狀腺激素水平。

腎性水腫通常是指凹性的,而甲減病人水腫是非指凹性的,且患者常伴有畏寒、怕冷、心動過緩、便秘等低代謝症狀。

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