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曉:人民幣穩中趨升 美元升值不是「正軌」

胡月晓:人民币稳中趋升 美元升值不是“正轨”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人民幣匯率一波三折。

今年4月,人民幣兌美元結束了從2017年開始長達一年半的升值態勢,但就在年初時,市場擔憂的還是人民幣會在2018年過度升值。而在2015年—2017年,人民幣的一路貶值讓市場擔憂的是,這樣的深度貶值可能演化成對價格和經濟的巨大沖擊。

7月1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5關口。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表示,這是市場慣性,短期和基本面是背離的,人民幣穩中偏升是長期趨勢,美元的回落才剛剛開始。

人民幣匯率到均衡點了嗎?

人民幣匯率是否存在均衡區?胡月曉表示,2013-2014年間的市場匯率是比較接近均衡匯率,6.2應該是市場的均衡匯率。

胡月曉強調,6.2是價值均衡並非市場均衡,所謂均衡點是匯率穩定政策有效的前提,否則一切匯率穩定的政策都將註定無效,即使是寬泛的雙向波動,在不存在市場均衡點的情況下,也將做不到(暫拋開管理者對市場均衡區間判斷錯誤不論)。

“當前匯率持續位於6.2上方運行,是由於國內資產泡沫(主要是樓市泡沫)影響下,市場對匯率貶值強烈預期的反映。”胡月曉表示,維持人民幣與均衡匯率上方運行,顯然是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理性選擇,即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偏弱態勢,實際上是有利中國經濟轉型的,也應為政策所容忍;但是,單邊貶值預期不利於中國經濟和金融的風險管理。

貶值對當前的中國經濟利弊均有。

“好處是有三個,第一是可以促進出口,第二是吸引國際長期性經營資本,第三是促使國內大宗商品進口企業改善生產技術,提高經營效率。”胡月曉說。

但貶值的負面影響也很明顯,貶值吸引投資資本的同時也會導致投機資本的流入,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隱患,也會加大輸入性通脹。

不過,胡月曉認為,貶值對國內價格水平的影響只是結構性的。

人民幣穩中偏升態勢不變

當前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一種觀點是將進入雙向波動狀態,另一種觀點是2018年需提防人民幣過度升值,貶值預期已是非主流。

2016-2017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使得市場明白,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的引導和管制是有效的,中國對資本項目開放始終保持著審慎、有序的原則。

胡月曉認為,中國不會在匯率改革上搞 “闖關”式激進動作,理解中國貨幣當局對匯率走向的政策意圖,是看對人民幣匯率走向的關鍵和基礎。

2014年之前持續的升值進程,之所以沒能影響中國外貿的增長,是因為中國經濟正處於融入世界的過程中,加之配套的微觀升值“對沖”政策,如出口退稅等,因此升值不僅對中國經濟增長無什麼影響,還因增加了國際資本的吸引力還增益中國經濟發展。

但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進入重構進程、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進程進入新階段,平穩幣值、雙向波動就成為中國對人民幣匯率的合適選擇,為適應此形勢變化,旨在增加匯率波動和穩定性的政策措施就應運而出,如2014年初擴大匯率波動幅度至2%,2015年8月更加市場化的中間價形成機制改革等。

匯率管理自然要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服務,貨幣國際化是任何大國經濟發展壯大後的自然追求,國際經濟和金融秩序中,經濟地位和貨幣地位是相稱的,貨幣競爭是更高層次的經濟競爭。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需要中國持之以恆的長期努力。

“一個貶值預期強烈的貨幣自然是無法完成國際化的,但持續的升值、過快的升值又會對短期經濟增長造成制約。”胡月曉表示,尤其是中國當前“對沖”升值的微觀手段早已不似先前充裕(比如退稅已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穩中偏升的匯率政策取向就成了綜合考量後的合適選擇。

美元的回落剛開始

2017年,美元指數逆勢高位回落,年跌幅達6%。之所以說美元是逆勢走低,是因為美元走低是在同期美國經濟復甦確認和FED貨幣退出成形的情況下發生的。

胡月曉認為,特朗普執政以來實行的一系列經濟逆全球化、美元反國際化政策,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造成了很大傷害。

“由於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根基雄厚,短時期間地位還不可動搖,但對美元指數的走向,仍會產生方向性影響,美元指數中期向下趨勢已經形成。”胡月曉說。

從市場持倉情況看,美元的中長期趨勢也不為市場看好:多頭持倉長期超過空頭持倉的狀態已確認結束。

胡月曉認為,美國減稅帶來了2018年上半年美元指數回升。

美國企業為避稅,一直有將對外投資利潤留存海外的傳統,特朗普上臺後對海外利潤迴流出臺了專門的稅收優惠,在美國企業中掀起了一股海外利潤迴流潮流;這部分迴流資金大都發生於四五月份,因而同期美元指數表現也持續強勁。

美元在2018年走穩並沒有給新興市場貨幣帶來普遍性衝擊。截至5月底,金磚五國的匯率變化分別為中國升值1.7%、巴西貶值13.0%,俄羅斯貶值8.7%,印度貶值5.9%,南非貶值1.6%,各國匯率波動並沒有超出各自的正常波動區。

“此次新興市場個別國家的貨幣危機,不太會傳染和擴大。”胡月曉說。

過去30年,美元曾有2次輝煌表現:2001-2002年間,挾新經濟的巨大成就,美元指數(名義有效匯率)持續位於120上方的高位運行;另一次是剛剛過去的2016年,相較於其它主要經濟體在危機後的艱難表現(新興市場經濟體受大宗商品價格低迷衝擊,經濟增長快速下降;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期;歐洲經濟更是因債務危機影響,風險大增),美國經濟憑藉其在危機後表現出的良好韌性,美元再現輝煌,美元指數重新持續位於120上方的高位運行。

胡月曉認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應是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最大利益所在,反美元國際化比逆全球化更傷害美元的國際地位,美元指數在2017年開啟了下跌之路,2018年還將延續甚至可能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