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今天是6月7號,每年的今天都是莘莘學子人生重要的分水嶺,自今天后,有人拎起行囊遠走他鄉踏上求學路,有人留守家鄉開啟社會歷練的大門。而今年,首批“00後”步入高考的考場,迎來人生大考,公平地接受“成人禮”的洗滌。Kopu人才研究院認為,高考幾乎是很多中國人的必經之路,但卻不是全部,每一位經歷高考的學子面對的是平等的試卷,平等的對待,平等的分數線,但卻不是公平的起點和人生,儘管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沒有高考,將會更加不公平。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Kopu人才研究院觀點:拼爹大時代下,高考依然能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口號在上世紀文革之後一直被奉為經典,我們也聽到過太多高考成功逆襲人生的故事,見證過太多寒窗苦讀一飛沖天的傳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2年寒窗苦讀,拼了命地背單詞做題目,就是為了未來某天,金榜題名那一神聖時刻能夠降臨,從此一路開掛,事業有成,光宗耀祖。

然而,在經歷了41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競爭後,“高考改變命運”的口號似乎已經不再像從前那般令人信服。高考也不再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方式,高考的公平性還在,但是社會卻不再如41年前那般平等了。越來越多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放棄高中、大學,直接選擇投身於技工學校去學習一門手藝和技術來謀生,而一些上層家庭則是更傾向於讓孩子從小就進入每年學費高達數十萬的國際學校,等到中學時期就送他們到歐美髮達國家繼續接受最優質的教育,至於國內的高考,他們根本不會考慮。隨著官一代和富一代的致富和發家,後代子女往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這意味著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有無數個境遇可以用拼爹的方式來解決,高考對於他們來說當然不再重要。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畢業即失業”的困惑早已變成現實,“高考獨木橋”也不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向,許多案例證明,高考並不一定會使一個家庭脫貧致富。對於許多低收入階層的家庭而言,子女上大學的學費同天文數字無異。孩子考上大學後,光四年所需的各項費用投入就足以讓整個家庭苦不堪言,更何況後面還可能會繼續讀碩士博士。再加上與日俱增的就業壓力以及逐漸攀升的城市生活成本,即便孩子順利畢業並找到穩定的工作,對於家庭的物質回報也很難有實實在在的保障。

Kopu人才研究院瞭解到,時代的進步加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高校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大學也不再是少數人仰望的殿堂,高校擴招讓越來越多人可以進入更高一級的大學學習先進知識,這也導致每年考生數量和錄取率一直在上漲。到了2016年,在計劃生育觀念普遍被接受,一戶一孩的現狀下,除卻送去國外鍍金和放棄高考的學生外,全國依然有940萬考生參加高考。橫向對比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初始的4.7%的錄取率以及27萬的錄取人數,不禁令Kopu人才研究院感慨萬千。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但是,如果底層家庭的孩子不接受教育和訓練,不參加高考,那麼久更加進不了頂尖的學校,就更加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在就業市場上自然也不容易受到優質單位的青睞。

普天之下,概莫能外。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要想讓子女將來能夠踏入名牌大學的校園求學深造,除了督促孩子自身不斷努力外,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放眼全國,四五線城市家庭、農村家庭與貧困家庭的孩子,可能唯一能夠被寄託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的途徑便是接受教育並參加高考,這也是距離公平最近的一次考驗了。且不論馬雲、比爾蓋茨之輩退學落榜卻意外成就行業大佬,他們一定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用工,各種心酸不比高考來的輕鬆,甚至更加艱辛和無奈。

總的說來,通向成功的路也不只高考一條,但高考絕對是是人生路上的通途大道!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