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今天是6月7号,每年的今天都是莘莘学子人生重要的分水岭,自今天后,有人拎起行囊远走他乡踏上求学路,有人留守家乡开启社会历练的大门。而今年,首批“00后”步入高考的考场,迎来人生大考,公平地接受“成人礼”的洗涤。Kopu人才研究院认为,高考几乎是很多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但却不是全部,每一位经历高考的学子面对的是平等的试卷,平等的对待,平等的分数线,但却不是公平的起点和人生,尽管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没有高考,将会更加不公平。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Kopu人才研究院观点:拼爹大时代下,高考依然能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口号在上世纪文革之后一直被奉为经典,我们也听到过太多高考成功逆袭人生的故事,见证过太多寒窗苦读一飞冲天的传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2年寒窗苦读,拼了命地背单词做题目,就是为了未来某天,金榜题名那一神圣时刻能够降临,从此一路开挂,事业有成,光宗耀祖。

然而,在经历了41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竞争后,“高考改变命运”的口号似乎已经不再像从前那般令人信服。高考也不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高考的公平性还在,但是社会却不再如41年前那般平等了。越来越多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投身于技工学校去学习一门手艺和技术来谋生,而一些上层家庭则是更倾向于让孩子从小就进入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等到中学时期就送他们到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至于国内的高考,他们根本不会考虑。随着官一代和富一代的致富和发家,后代子女往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这意味着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有无数个境遇可以用拼爹的方式来解决,高考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再重要。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随着时代的进步,“毕业即失业”的困惑早已变成现实,“高考独木桥”也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向,许多案例证明,高考并不一定会使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对于许多低收入阶层的家庭而言,子女上大学的学费同天文数字无异。孩子考上大学后,光四年所需的各项费用投入就足以让整个家庭苦不堪言,更何况后面还可能会继续读硕士博士。再加上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以及逐渐攀升的城市生活成本,即便孩子顺利毕业并找到稳定的工作,对于家庭的物质回报也很难有实实在在的保障。

Kopu人才研究院了解到,时代的进步加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大学也不再是少数人仰望的殿堂,高校扩招让越来越多人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大学学习先进知识,这也导致每年考生数量和录取率一直在上涨。到了2016年,在计划生育观念普遍被接受,一户一孩的现状下,除却送去国外镀金和放弃高考的学生外,全国依然有940万考生参加高考。横向对比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初始的4.7%的录取率以及27万的录取人数,不禁令Kopu人才研究院感慨万千。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但是,如果底层家庭的孩子不接受教育和训练,不参加高考,那么久更加进不了顶尖的学校,就更加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自然也不容易受到优质单位的青睐。

普天之下,概莫能外。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要想让子女将来能够踏入名牌大学的校园求学深造,除了督促孩子自身不断努力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放眼全国,四五线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唯一能够被寄托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途径便是接受教育并参加高考,这也是距离公平最近的一次考验了。且不论马云、比尔盖茨之辈退学落榜却意外成就行业大佬,他们一定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用工,各种心酸不比高考来的轻松,甚至更加艰辛和无奈。

总的说来,通向成功的路也不只高考一条,但高考绝对是是人生路上的通途大道!

Kopu人才研究院|平等的高考,不代表公平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