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歎稱他爲「毒人」

少年時讀水滸,最愛武松的剛直勇猛,俠義和武功。人到中年,才明白那是理想中的人物,林沖的隱忍、無奈、苦悶、掙扎,和渴望爆發的心態,才是我們普通人真實的寫照。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林沖在東京受轄於奸賊,上梁山被制於庸才,出則阻足,入則扯肘,其象如《易經》困卦之六三:據於蒺藜,不見其妻,大凶。若非得了晁蓋等外援而火併王倫,一洩胸中宿怨,尚不知要憋屈到幾時。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有人認為林沖娘子被欺,林沖表現得懦弱無能,枉為好漢。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他認為那些點火就著的,只是匹夫之勇。古時勾踐事於夫差,韓信伏於胯下,只有能忍常人不能忍者,才能成就大事。林沖於酒後長嘆:“大丈夫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他之所以隱忍不發,是希望有朝一日憑武藝斬將奪旗,建功立業,以遂平生之志。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書中曹正有一句自我介紹:“小人原是開封府人氏,乃是八十萬禁軍都教頭林沖的徒弟。”

這段話非常重要,後來高俅征剿梁山,跟隨的兩員將軍,“一個是八十萬禁軍都教頭,官帶左義衛親軍指揮使,護駕將軍丘嶽;一個是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官帶右義衛親軍指揮使,車騎將軍周昂。”結合曹正的話,就說明林沖的位置,一有戰事,掛個職就是帶兵的將軍。這下知道林沖儘管心中不平,但又不能意氣用事的原因了吧。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不怕官,只怕管。”

當年讀水滸,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林沖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歸太尉高俅直接管轄。陸謙稱: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武藝,高太尉又大請大受,看承得好。所謂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與惡少爭一口氣,得罪頂頭上司,讓高俅下不來臺,林沖如果這麼幹,就白在職場上混了。當年孔子游於列國,若非特別昏庸之君,都要勉力扶持,非貪其位,欲借彼平臺行其道也。聖人尚且如此,林沖豈能免哉?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起初,林沖怒目叱退高衙內,給點教訓也就罷了。不料又被陸謙欺騙,才按不住心頭怒火,砸了陸家,拿一把解腕尖刀,欲報此仇。然而林沖始終認為,高俅作為權高位重的太尉,還是識法度,顧大局的,不會任由小兒胡為。直到誤入白虎堂,火燒草料場,才徹底認清了高俅的真實面目,多年的隱忍終於來了個大爆發。山神廟前,英雄一怒,那把解腕尖刀,渴血已久,終於派上了用場。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那麼白衣秀士王倫,畢竟在林沖落難時收留了他,林沖火併王倫,是不是屬於寡情薄義,恩將仇報呢?列位不知,林沖曾對晁蓋吐露心聲:“但提起高俅陷害一節,毛髮直立,又不能報得此仇”,故此怨毒極深。他千辛萬苦,來到梁山,儘管拿出了柴進的介紹信,王倫仍是冷言推諉,白眼相向,簡直是把他往絕路上逼。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 “林沖側坐交椅,把眼瞅王倫身上。”

當時晁蓋等投奔梁山,王倫拒而不納,於南水寨舉酒逐客,而林沖不發一語,冷眼旁觀。從這描寫就能看出,林沖殺機已露。奈何王倫猶不省悟,惹得"林沖雙眉剔起,怪眼圓睜”,衣襟下早掣出一把明晃晃的解腕尖刀來。不怒則已,一怒驚天,怪眼圓睜,便要殺人,這才是豹子頭林沖。

林沖一肚子的怨恨,正沒處發洩,王倫不知做個順水人情,反倒增仇添恨,雪上加霜,主動替高俅接了盤,這不是沒事找抽型麼?要換作宋江,早拿錢請客送溫暖了。虧王倫還是個讀書人呢,書上說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漿,你戳人家一匕首,人家還不扎你一投槍啊!王倫嫉賢妒能,不識時務,實在是自取其辱。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即使沒有林沖,王倫的結局也是一樣。他一介腐儒,又沒本事,卻佔據了八百里水泊,材不配位,如同持珠夜行,就算僥倖不被官軍剿滅,早晚也會引來殺身之禍。魯智深和楊志殺鄧龍,奪二龍山,就是個例子。看看人家少華山朱武讓賢於史進,桃花山周通騰位給李忠,最後三山聚義,同歸梁山,共圖大計,這才是好漢們的明智之舉。

他是梁山最讓人害怕的英雄,金聖嘆稱他為“毒人”

金聖嘆評價林沖是“毒人也”,"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徹,都使人怕。"可他原本卻是個老實人啊。少年時只愛武松的痛快,只有人到中年,才懂得林沖的無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