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追加的一个类似与称号一样的存在,是对皇帝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其中清朝对庙号的美饰程度,可用恶劣来形容。清朝国祚共记二百七十九年,1636年—1912,努尔哈赤在建立清朝之前就去世,把清太祖努尔哈赤排除在外,那么包括溥仪在内的共有十一位皇帝。小编分上下两部分来说说为什么清朝最无耻了。先说上部分。

努尔哈赤为清太祖后面皇太极的庙号为清太宗,到这里为止算是承继古法。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清世祖福临,福临在清朝皇帝中算是最短命的,于24岁暴毙于养心殿中。从大一统朝代来说,短命的皇帝一般是不会给与庙号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影响下一任继任者的命运,怕沾染上不吉利,从而影响国运。再回过来看福临的庙号,惊呆了居然是祖字辈的,好吧也许福临帝可能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那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福临的生平。看他是否称得起。

福临,顺治帝最为人们熟知的标签,怕应该是出家皇帝了吧。福临自亲政一开始,也曾雄心勃勃,想力图振兴国祚,让政治一新,但却力不从心,才智不济,致使矛盾重重,一直动摇,到后来多方袭来的困扰,让他已无力再管朝政,只想一心沉湎佛法。之后,福临又心醉于后宫董鄂妃的丧亡之中,以至于朝不能上,政不能理,身体日渐不支。最终福临患上天花病毒,不治而死。古代二十出头的人那应该是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无数英雄豪杰留下了辉煌的历史。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长风破浪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福临此时却堕落,懦弱不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对福临一生恰当的评价。

汉光武帝,刘秀,传统上人们已经忽略了刘秀的庙号,刘秀的庙号为汉世祖与汉高祖刘邦齐名。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在前,清世祖福临在后,相比之下福临何德何能能配得上“世祖”的庙号。

恩,就把康熙,乾隆两位一起拿来说吧。因为总有人联想起“康乾盛世”这个名词。所谓的“康乾盛世”早已被现在的史学界所否认,史学家们已经以一种重新审视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

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康熙像

清圣祖康熙,康熙的庙号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最“大”。圣这个用在人身上的真的不多,也只有孔夫子了。孔夫子所表达的仁的思想,是一种帝王般的大爱,是骨肉之间的亲情,是乌鸦反哺的恩义,是一种包揽天下苍生的心胸。而康熙帝登基就大兴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国。规定沿海30里的居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实行,后又推广到广东和浙江沿这是一种对被统治者实行的无情专制,以致于文化思想闭塞,直接导致了近代思想的落后。又施行海禁,闭关锁海。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最初的濒海三十里左右,到后来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此政策所造成的破坏和后遗症远远超过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直接导致了闭关锁国,近代中国生产力大幅落后于世界。“圣祖”的庙号是远远不及。

乾隆,清高宗,多次下江南南巡,只为满足自己吃喝玩乐,劳民伤财,在其多年的挥霍中,极大的透支了国家的财力,物力,清朝至此一阕不振。这如何与历史上同样庙号为“高”的唐高宗相比。唐高宗在位期间,持续扩大唐朝的影响力,版图南北一万一千里,东西九千八百里,北越贝加尔湖,南抵今天越南,西至中东咸海,东至外东北日本海。要知道这时唐朝建国的时间只有清朝一半,高低之分立现。清高宗,乾隆,徒有虚名罢了。

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唐朝版图

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雍正像

值得一体的是,雍正反而是以位庙号给 “低”了的一位皇帝,而且是真正为全国上下考虑的帝王。雍正,清世宗在位期间做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实行改土归流,加强边境控制力度,摊丁入亩,减轻穷人负担,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废除官僚集团特权,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增加税收,使国库充盈。另据《清史》记载,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 常日批奏折数百份,废寝忘食,不知东方既白。讽刺的是雍正所做的一切,只是收拾了康熙留下来的烂摊子,积累多年的财富给了乾隆挥霍的资本。另外还得罪了官僚阶级,落得在一票祖字辈中只评了“清世宗雍正”的庙号。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的上半部分就是一段屈辱史。

清宣宗旻宁,道光帝,在位时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1840年鸦片战争中,清朝惨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近代史的开端,之后又签订了更加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皇帝何以去跟历史上西汉巅峰的汉宣帝刘洵相比,何以去跟让大唐最后再威武了一次的小太宗唐宣宗李忱相比。“宣”的意思在此清朝就是口头上的一种无力的抗议。

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撞沉吉野!!!

清文宗奕詝,咸丰帝,自身记载有4大陋习。贪美色,在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贪丝竹。他把一个戏班挪到承德 ,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乐不思蜀。贪美酒。咸丰贪杯,一饮即醉,而且大耍酒疯。咸丰最后竟然贪上了鸦片。咸丰即位不久,违背祖训,吸上鸦片,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文”的本意在庙号里是“道德博后”的意思。这里只是用来美饰咸丰的私德罢了。只是可惜了甲午海战中随致远舰缓缓沉入大海的邓世昌诸位将士了。

谈到皇帝的称号,这个朝代简直无耻!

清文宗像

溥仪,宣统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主动退位,宣布民主共和。清史为美化其形象给他“宣统帝”的称号,其实应该称末帝比较合适。中华大地历史的车轮已滚滚向前,溥仪退不退位都已经无法阻挡全国上下民主共和的愿望了。

总的来说,清朝这个朝代统一了旧的地图,清朝全盛时期版图也基本涵盖前朝所占领过的土地,在亚洲局部也是大国般的存在。但是,这时候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新的世界地图被开启。清朝未能跟上时代潮流,以至于被彻底淘汰。编写《清史》的人,多以清朝遗老自居,对清朝各帝歌功颂德,以明末义师为“土贼”,太平军为“粤匪”,辛亥革命为“倡乱”,对西方列强在银行,路,铁,矿,政治这方面的侵略避而不谈。在我看来美化各帝王,只是这个腐朽朝代最后的遮羞布罢了,近代史怎么样,只要是有点历史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与其美化,不如以史为鉴,警示读者化落后挨打的悲痛为积极向前的动力,让中华民族永不再为这血淋淋的历史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