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測,結直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結直腸息肉是腸腔內黏膜表面的隆起病變,可以單個發生,也可以多發,大多見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結直腸息肉是常見病也是多發病,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升高,有資料表明,在發達國家50歲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30%患有結直腸息肉。但是,多數的結直腸息肉患者,因為並沒有症狀,而僅在做結腸鏡檢查時才發現。

結直腸息肉患者如果有症狀的話,常見的為腹瀉及便血,有時會伴有黏液,某些患者也會因長期便血而出現貧血。結直腸息肉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會不會發生癌變?需要怎樣應對呢?參加測驗,看看您對這種疾病有多少了解吧。

健康天天測,結直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問題 以下有關結直腸息肉的說法,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小孩子不會發生結直腸息肉

B結直腸息肉與遺傳無關

C結直腸息肉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一定關係

D結直腸息肉手術後就不會再復發

健康天天測,結直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正確答案 C結直腸息肉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一定關係

健康天天測,結直腸息肉會不會癌變?

答案解釋

結直腸息肉較常見於年齡大的人群中,但也可以在兒童中發生,這往往與感染大腸桿菌有關,有研究資料揭示,約有6%的兒童患有結直腸息肉,但在腸道出血的兒童中,這一比例為12%。絕大多數的結直腸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在某些情形下,會與遺傳因素相關,比如家族性腺瘤樣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大腸內會發生成百上千個息肉,覆蓋大腸黏膜。近年來的研究也認為,結直腸息肉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一定關聯,在高脂肪飲食、攝入大量紅肉、纖維攝入不足、吸菸、肥胖等人群中較易發生。

結直腸息肉的癌變風險與息肉的類型有關,現在的研究認為,5毫米以下的息肉,幾乎沒有癌變風險;但1.5釐米到3.5釐米的息肉的癌變風險分別為19%到43%。從類型來看,結直腸息肉可以分為增生性、腺瘤性、惡性等幾類。增生性息肉,或稱為炎性息肉,通常很少癌變;腺瘤性息肉,可能發生癌變,特別是較大腺瘤,一般建議儘早切除,並進行病理檢查;惡性息肉,是指含有癌細胞的息肉,其治療要取決於惡性程度以及患者的整體狀況。

結直腸息肉切除後,如果病理檢查發現屬於癌前病變,則需要堅持每3到5年做1次結腸鏡,以檢查是否有新的息肉形成。息肉在切除後是有復發可能的,但注意隨訪和治療,可以將發生癌症的可能及影響降到最低。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