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是回族正宗的宴席,最早的时候,“九碗三行子”一般出现在回族人的节日、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的家宴上,是回族饮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豌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

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时.也有一定的规范程序。一般是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名称要对称。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边的菜也必须是“丸子”,花样和原料可以有区别。虽说是九碗菜,但实际上只有五种菜品:丸子、焖子、黄焖肉、夹沙肉,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水菜(汤)或是甜饭。

清朝以后,许多内地的回族来到了新疆,勤劳能干的回族人按照生活习俗,用面粉、牛肉、羊肉不断地演绎出了一些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如:烫面饼子、油香、葱油香、拉条子、汤揪片、牛肉面、凉皮子、火烧、“九碗三行子”等,“九碗三行子”也就从那个时候慢慢流传开了。

回族“九碗三行子”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只是一道简单的菜肴,如果取掉中间的水菜,再仔细看就是一个回族的“回”字,九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是个吉利的数字,当平整的丈盘里盛着九碗三行子端上来时,其实已涵盖了人们最朴素的祈愿:天下太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九碗三行子”已融入了各民族饮食的特点,但不管怎样变,菜肴的内容花样怎样翻新,这道美味佳肴的摆法永远都没有改变过,人们吃的是秀色可餐的菜肴,品的却是其乐融融的文化。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九碗三行子——新疆回族人的百年老席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