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都說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

灬輝輝


中考的成績決定著一個學生能夠進入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進入了重點高中,意味著能夠在教育教學水平相對先進的學校就讀、能夠有更多優秀的教師作為引領,能夠有優秀的同伴和自己一起學習,但這些也僅僅是外部的環境與因素。中考的成績僅僅代表著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不能簡單的認為中考決定高考,只能說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因為高考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


一、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變得更加優秀


重點高中有其自身的優勢,學校的軟硬件條件豐厚,師資力量比較強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較高。考入重點高中,意味著能夠在條件比較優越的環境中學習,開闊自身的視野。同時,學習氛圍比較濃厚,就讀的學生一般都曾經是學校裡的尖子生,他們更加懂得努力學習認真聽講,而且會有非常好的學習方法。每天和這樣的同伴一起學習,自己也會變得更加努力。正所謂近朱者赤,在這樣的氛圍中,受到慢慢的薰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努力很關鍵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其實無論是普通高中還是重點高中,都是外部的影響因素,並不是高考的決定性因素。相對於外部的因素與環境來講,內部的動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堅定的信念其實是最關鍵的。懂得努力的學生,無論身處在怎樣的學習環境中,相信都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三、良好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反思,掌握好學習的方法,要善於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提煉和總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能夠有重點的去聽老師的授課,課後做好整理與複習。當然學習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


決勝網


我的初中比較坎坷,今天說出來給大家樂呵一下。


  • 背景:我是縣城的戶口在市裡讀書,這導致了後面的很多事件。

當年我在東北某省會城市的工廠子弟校,在那個一個年級只有100多人的學校裡,我的成績很好。但是有一個政策是像我這種戶口不在當地的學生,只有回到所在地參加中考。

當時我們的校長很希望我留下來,也跟我說過儘量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沒什麼後顧之憂,繼續讀書就得了。但是,到2003年的4月份,我知道了自己必須回到原籍參加中考的消息。

你可以想象,那段時間正值“非典”,人心惶惶。我卻不得不經常穿梭在人群中,往來參加體育考試、實驗操作考試等中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每次回來都要接受檢查,測體溫,隔離一天。

後來,我被折騰壞了。

經過多方打聽,我覺得我的成績足夠考到縣城的一中,索性從五月份開始沒有學習了。等到六月25日,中考。

結束之後,我靜靜地等待通知書。也不出意外,成功考取。

  • 但是,原來我打聽過的一中要等到高二才分重點班的規矩,在那一年打破了,因為新換了校長。變成一入學就分了重點班。

我以6分之差沒有進入。

對於學習來說,一是自己努力、二是師資配置、三是學習的環境。

我的自控能力差,很難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三年之後,我只能考到華東師大,而重點班的學生,很多名牌高校。

經常在想,如果有如果。

我進入了重點班,現在的生活該是怎樣呢?或許我還是喜歡安靜的做個老師,不爭不鬧,圖一份清閒,因為我不太喜歡勾心鬥角的生活。如果說讓我去私企裡面雖然每天加班,工作在頂級寫字樓,每天都西裝革履、咖啡紅酒,很辛苦但是能夠那一份高薪。

我TM也很樂意啊!

所以說中考可能不僅決定高考,也能絕定生活吧!

當然,凡事無絕對,你還有考研,考博,考公為你提供救贖機會。

好好讀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朱鐵平


因為在中國,成為學霸的關鍵時刻是在初中而不是高中,只有初中的基礎處處打好了,才有可能在高中更進一步。

為什麼呢?

因為小學太簡單,中國應試教育的難度是到了初中才開始顯現出來的,一些思維方式的建立是在初中,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在初中,一些學習上意志品質的鍛鍊也是在初中。

但是初中畢竟還是義務教育階段,它的很大一部分任務還是要讓大部分人能夠畢業,所以分化特別的嚴重:如果你想拿畢業證,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想學得很好,那會非常難。

一位清華大學的學霸告訴我:一個優秀基礎的小學生通過自學達到一個優秀初中生的水平,要比一個優秀初中生通過自學成為一個優秀高中生的難度要大得多。

前者是從0到100,後者是從100到1000,雖然知識量上後者要更大,但是難度上顯然還是前者更勝一籌。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很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有一個誤區:考上清北復交浙南肥(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主要依靠的是高中三年的努力,卻不知道中國教育制度玩法之下,高考是一個長達六年的長線作戰。

舉個例子,同樣是運算能力,你如果只是要求初中畢業,你只需要會解最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者稍微複雜點的因式分解就算綽綽有餘了;但是你如果想“學有餘力”,成為一個優秀的初中生,那麼你必須解除比較複雜的恆等式變形之類的考查複雜運算的內容。

不要小看這一點差異,在幾年後的高中它不僅會影響到你接受函數、數列、三角變換、解析幾何之類的接受度,還會影響到你的物理,因為物理的解方程,複雜運算、推導同樣會用到。

因此,中國教育未來的趨勢是:一方面大談“減負、素質教育”,但另一方面由於升學的壓力,必然會導致資源的兩極分化,好的學校會在教學上給予側重,教會學生一些隱藏在課本之外,但又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

普通的初中呢?或許只是盯著每年的中考上線率,把中考內容作為平時的訓練目標,從而喪失了提升學生思維深度的機會。

因此,當很多普通初中的學生因為自己勉強進了重點中學而沾沾自喜時,他們並不知道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中考成績略高只能代表你在初中教學大綱的範圍內沒有大問題,但是並不代表你是一個符合高考標準的高水平的初中生,這部分人進了高中還是會覺得不適應,有的通過後期調整,終於突圍,有的始終一蹶不振。

而那些中考都考不好的學生,基本上高考不會有太大希望。

堅持優質原創,向你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有時候想想現在的小孩子,真挺不容易的。

有些甚至幼兒園都要進行升園考試。

不知道有幼兒園決定著你的高考的說法存在嗎?

話說回來,為什麼大家都越來越覺得中考決定高考呢?

上次我分享過自己初中是學渣,到初三才努力一把考上了高中,再考上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的經歷 。

底下很多人都說:你初中成績不好是怎麼考上高中的?

我後來查了查,發現確實有很多省份不光是高考變態,中考也變態,中考要是沒有進入一個好的高中的話,其他都難上加難的。

所以呀,中考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它們一環接一環,都在影響著一個人的未來。

但其實,近些年來關注高考錄取情況,我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

越來越多的高分學霸都是來自於家境優渥的家庭,而且,他們不光是成績好,其他特產愛好也至少精通一種。

最主要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勝而不驕,甚至也能對著鏡頭說出自己能考出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從小享受了很多很好的教育資源的原因。

我之所以提及這些,是因為我意識到:

對於那些家境普通的孩子們來說,從小沒有外教授課,也沒有培養什麼特長才藝,唯一的出路看起來只剩中考、高考了,一定要學的開心才行。

它們確實重要,我不否定 甚至萬分贊成

但這僅僅不夠,要想讓孩子有真正的競爭優勢,一定要從學習態度、學習理念、人生價值觀上給予足夠的指導,他們只有內心強大了,才能應付考試,也能在社會上交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曾經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這樣一句話,我覺得說得很好:

如果僅僅是考上某個高中或者大學,就是你人生中最成功的事情的話,你的人生就危險了……

所以呀,教育這件事,於學生,於家長,於老師,於社會,還任重道遠。

中考高考,都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你覺得呢?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我是Mindy/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哦


Mindy與橋上彩虹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麼?

我覺得不能完全這麼說。

換言之,所謂“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這句話,太過絕對。

我們通常的認知是:

中考成績越好,進的高中就越好,高中越好,生源、教學師資、硬件設施往往更好,學習環境和教育質量更好,所以高考成績就越好,進的大學也越優秀。

從整體趨勢來看,這個說法有道理,畢竟排名越靠前的高中,一本率和本科率往往就越高。

但是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這並不是真理。

在區重點、普通高中上學,但最終考上985、211,乃至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學生,也比比皆是。

就以我的個人經歷來說吧。

我中考發揮失常,沒有進入心儀的市重點,進了本區排名第二的區重點。

得知成績和最終入學結果的時候,全家的心情都非常沮喪。

進高中以後,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畢竟在中考時,我是有進市重點的實力的,進入到區重點,只要學習不懈怠,就能在全年級的頭部位置站穩腳跟。

在學習上,這種名列前茅的狀態給予我以充足的自信,而自信心則帶給我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高三那年,我獲得了華東師範大學的自主招生名額,最終取得了華師大的公費師範生資格:

高考成績只要過一本線,就能被華師大的師範生專業錄取。

高考分數出榜,我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全班第一。

雖然未能達到華師大的錄取分數線,由於取得了華師大的公費師範生資格,最終被華師大錄取。

而即便我沒有華師大的公費師範生資格,沒能被華師大錄取,以我的高考成績,也能進上海的幾所211大學。

而這個高考成績,肯定要遠高於全區第二名區重點的平均水準。

因此,當我們在討論中考和高考成績相關性的時候,必須意識到這幾個問題:

1、中考成績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

中考發揮失常的好學生,到了高中如果能保持初中時的學習狀態,或者更加努力,在高考時完全有可能完成逆襲。

2、高中三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會發生許多變化:

學渣可能突然覺醒從此努力最終變成學霸,而學霸也有可能墮落成學渣。

高中學習的難度和深度要遠遠高於初中,許多在初中成績良好的學生未必能在高中繼續保持原有的狀態。

3、高考成績也未必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

高考時,超常發揮和發揮失常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又使得最終的高考成績出現變數。

也因此,中考考得好但高考卻不盡如人意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中考發揮不佳但是高考逆襲的學生也比比皆是。

因此,“中考決定高考”這句話或許在整體趨勢上有其合理性,但絕對不是什麼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對於高中學生來說,不應該一味地沉浸在中考的分數里洋洋得意或自怨自艾。

而腳踏實地、勤奮刻苦、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決定未來高考成績的真正的行動鑰匙。


吳清緣老師


萬丈高樓平地起”,好的環境是成功的重要條件,中考成績決定著高中的學習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窯容易出精品,破窯更容易出殘次品!



1、人生的檔次很大程度決定於你的環境,“圈子”很重要!有句話,你五個最要好的朋友的平均收入就等於你的收入,想一想,特別有道理,為什麼?還是圈子問題。

能考進重點高中,在大家都積極向上的環境裡,你會不自覺的跟隨,專注學習,不想其他,一心一意為高考,成績提升會很快。

反之,倘若中考考的很一般,你將進入一所校風不太好,同學厭學貪玩的環境裡,你的心態自然而然不會很積極,精神上似乎蒙了一層灰,不再陽光向上,最終高考成績也不會很好。

另外,一般來說,重點高中裡的老師會更專業,師資力量會更強。所以孩子成績會更有保證。



2、當然也有例外。即便到了重點高中,但學校裡招收有相當數量的線外生,到了大量線外生的環境裡,和上普通高中沒什麼兩樣,對成績也有影響。

再一個例外就是在普通高中的重點班,也可能考出比重點高中普通班更好的成績。因為普通高中的重點班,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說,某種意義上說,中考決定著高考。中考與高考間有很大的關係,但事務是發展變化的,中考考的好並不意味著高考就一定好。你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助力成長,文章裡有大量黃岡考卷及專題,歡迎關注!


文軒閣


誰說中考決定著高考?我完全不認同這一說法,為什麼?

我的觀點是:中考成績好不一定高考成功,要想高考成功,中考不可以太差。

中考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你小學和初中的各門學科基礎如何,主要體現在語數英和物理化學等科目上。



中考成績很好說明你的基本功已經到家了,但是不代表你高考一定會成功。發生在我身邊的無數個教育案例證明,初中考得好,高考照樣失敗。不說其他,我本人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我初三的成績很好,中考考到全班第一名,各科全面發展。但是到高中,我學得一塌糊塗,高考幾次失敗,問個中原因,我自己都學得很糊塗,二十年過去,我都還沒有真正想透真正原因是什麼。或許是自己學高中的心態不好,或許是自己真的不懂得高中的學習方法,或許自己信心不足。

今天,我自己走在了教育的行列,發現今天好多學生在重複著我的道路,看到那些中考種子選手一到高中就黯然失色,我就感覺他們就是我的影子。

中考決定高考,這話不是絕對,我想說的是,初中打好基礎,這才是高考成功的前提,語數英三科大過天,不管你是否喜歡,必須無條件學好,其他科目適當培養興趣。

其實,初中的科目設置比較簡單,考試內容相對簡單,考試內容基本上是知識的搬運,理解內容少死記硬背的多。談不上思維邏輯上的深度。



高中的內容與初中相比,不是高了一個臺階,而是高了幾個檔次。初一初二沒學好,初三第二個學期認真三個月,一定可以考個好高中。可是,高一高二不認學,高三一年使勁洪荒之力去拼命也不一定考得到本科。這是無數高一學子都沒想到的,也是他們意料之外的,要等到快高考的時候,才驀然回首,原來中考好,高考不一定會好,二者不構成因果關係。

總而言之,中考不決定高考,基礎決定未來,思維決定一切,理解必不可少,記憶需要重複,堅持才會勝利。


上山畝教育


中考決定高考?小兵並不認可,只能說有一定道理。

這個問題背後其實想要指出的是環境的重要性。中考考的好的,基本大部分都會去到好高中。而到了好高中,又因為學習氛圍較好,所以對學生個人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是正面影響是比較好的。



但這個東西不絕對。

用小兵的親身經歷說明一下。小兵初中在市區一所不錯的中學,中考後很多考的好的同學選擇去了一二中。三年後他們中有的同樣考的很好,這群考的好的基本也都是初中時班裡的佼佼者。但並不是所有去了好高中的最後都考的好,其中不乏一些由於考的不好,只能上二本線甚至三本的最後選擇復讀的。

與此相對應的是,又有一些初中成績並不突出的,高中到了一所同樣並不突出的學校的學生,最後高考反而考的很好,上了重本。因此,中考決定高考的觀點並不科學。

小兵發現,那些本身在初中就拔尖的,他本身學習能力就很強,基礎很紮實,基本沒有什麼什麼偏科情況,而且目標明確,所以他到了高中後只要按照正常的學習安排,高考幾乎也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正所謂強者自強,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但那些原本中等偏上水平的學生,在中考中可能發揮出色了,得以進入很好的高中,但他在高中的校園裡只能算墊底的一群人,如果這期間他們跟不上學習進程或者沉迷於其他事情上無法自拔,那很有可能就影響了他今後的成績。

小兵就有同學進了市裡一二中,但由於高中期間沉迷遊戲,所以最後考的並不好。

因此,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深刻的,但不是絕對的,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個人本身。中考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具備良好的自我約束的品質


兵者詭道也


中考不能說完全決定了高考,拋棄個人意志、偶然性因素,至少大概率影響了高考的成績。

那麼中考如何影響了高考呢?



中考是一場選拔性質的考試,根據中考成績把學生送進不同師資的高中。良好的教育設施、優秀的教師、經過選拔的優秀同學是都促進一個學生進步的良好因素,同時這些良好環境也會讓你更加自信。

舉一個例子,我所在的城市一所中等水平的示範性高中,去年一本上線人數105人,而另外一所普通高中一本上線人數5人,請注意一本上線了不一定一位著可以讀一本大學,可見差別之大。如果你是發揮失常,本來是要進入前者的,卻被迫進入後者,請問在後者的環境中你能堅持奮鬥三年,不會被潛移默化地被影響嗎?概率是很大的!

當然沒有進入好的高中不一定決定了你高考,比如說雖然你沒有進入一流的高中,但是你能在二流高中的重點班學習,最終的結果不一定比在一流中學的普通班要差,甚至要好得多。

也許在初中你是優秀的,但是高中不是義務教育,你的同學是進過選拔的,你可能會變得平庸,心理素質不好的甚至會自信奔潰。



人生從來不是一場拳擊賽,而是一場無止境的接力賽。即便中考不理想,接下來的三年不虛度,高考未必不如意,有志者,事竟成。


圖書館大學研究僧


這個觀點有點牽強,我舉兩個例子說明。

一個是初中和高中都是同一個學校的同學,另一個是我自己。



先說說我這個同學吧!初一初二並沒有看出什麼端倪,成績也不差,屬於中等水平吧!初三時我們學校共兩個重點班,我在一個,他在另一個,所以我們並不是很熟。本來他就是默默無聞,突然其中一次模擬考考到全年級前三名,名聲大噪。從此以後,就像長了翅膀一樣一飛沖天,任何一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最後順利考入縣中。高中的時候繼續大展拳腳,高三又是重點班。我們一個年級一共十一個班,重點班兩個,他是從高一開始一直到高考都屬於全年級前十的那種,屬於清華北大的料,遺憾最後只考入華中科大,即使如此也是全國前十的名校,比一般人高出n個等級。



接下來講講我的求學經歷。我初一時在班上第十名左右,初二下學期分入重點班,我在班中也屬於中等水平的那種,老師不管也不顧(老師會常鼓勵好學生,批評差生,對於中間的這部分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對於進入縣中還差一截,但又比差生強很多)。我沒能一飛沖天,中考落榜,但通過擇校生的身份進入縣中,比考進去的學生要多花一倍還多的錢。那時候家裡確實很窮,記得中秋節回家,老媽說多買幾個月餅吃,老爸說,一人一個都不錯了,哪還能多買幾個,聽到這話我就知道家裡的現狀了,因為我老爸人比較大方,說這話一定是已經到了很窘迫的地步。所以進去縣中後,我只能努力學習,初中的很多知識是沒有學好的,特別是物理和化學,高一時每次期中期末考試我的化學都是六十分邊緣。但有什麼辦法,只能繼續啃,中午兩個小時,別人吃完飯睡到兩點上課,我吃完飯十二點半,回宿舍睡到一點起來,還有一個小時回教室學習。很多同學星期六星期天都去打遊戲,我最多晚上去網吧看看電影,白天繼續學習。就這樣子到了高二下學期,我在班上衝入前十五名。然後分班,到高三第一次模擬考時衝入班級第四名,當然不是重點班,我不聰明,沒有那麼厲害,全靠努力。到高考時沒有那麼好,班裡第十一名,順利進去二本線吧,不算厲害,但初中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我可以考上大學。



同時我也見證了很多反面案例,從初中時考進來的佼佼者,到最後因為遊戲荒廢了學業而落榜。我記得很清楚,我們班裡的多位同學在高考的那幾天還翻牆出去通宵,早上又翻牆回來,遊戲已經讓他們瘋狂到無法自拔的地步。



所以,我想說,關鍵還是看人,知道我那個同學為什麼這麼厲害了不?因為他比我狠多了,他的世界只有學習。所以,在這個多樣性的世界,你想怎麼樣,全看你自己怎麼做。你若不努力,好高中也是你的墳地,你若努力,基礎差也不是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