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坊子區 恆安街道

恆安街道位於坊子老城區,距濰坊城區8公里,北鄰濰坊民用機場,206國道、北海路縱貫南北,膠濟鐵路橫穿東西,濰萊高速公路從境內起點。面積14.5平方公里,現轄10個社區、6個行政村,人口4.9萬。

清末,前寧家溝劉起有父子在驛道邊、土堆旁開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由於“坊子店”處南北驛站間,過往客商絡繹不絕,多在此歇腳食宿,又加劉氏買賣實在,因而生意興隆。由此“坊子店”名聲大揚。1901年,德人在“坊子店”東500米處開鑿第一眼煤井,因緊依“坊子店”取名“坊子豎坑”。次年,膠濟鐵路由青島修達此處,火車站又定名“坊子車站”。英、美等國在此設領館、建教堂、闢商埠,傳教經商,德日等國在此開煤礦、修鐵路,辦電廠。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政府在此設立行政管理機構,始稱坊子鎮,俗稱坊子街。

坊子火車站。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膠濟鐵路修達張路院,次年建成坊子火車站。為二等車站,站內設轉盤,火車可在此上水、加煤、檢修等,主要為貨運業務。1933年,運輸總量達100416噸。車站有車務司員84人,俠役149人,年貨運收入1500325元,平均日乘客286人。現為膠濟鐵路線僅存的最完整的百年老站。以坊子站為代表的“德日式建築群”被公佈為山東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公佈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本駐青島領事館坊子出張所,位於今89醫院2號院內。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駐青島日本領事館在坊子三馬路西段建立出張所,初建為平房。“七?七”事變前日本人撤走,房屋被當地居民焚燬。1938年春日軍侵佔坊子後,將其整修一新,並在主體部位重加一層,總面積達452.6平方米。磚木結構,外牆塗灰沙,呈土黃色,堅固耐久,至今很少脫落。分前後門,外形美觀,精巧別緻。前上半部有半圓形擋雨板,半徑3米;下部有花崗岩石階,上下部呼應,渾然一體。吊燈安裝在擋雨板中間,兩側以磚柱襯托,顯得穩固、典雅、安全。工程以東有10餘間平方,與其主體配合,莊重大方。

坊子天主教堂位於三馬路西段路北。清光緒九年(1883年)天主教開始傳入濰縣,1905年德人主持在坊子三馬路西段路北建立天主教堂。教堂佔地70畝,有房屋34間,建築面積519.24平方米。坊子天主教堂分為東西兩座。東教堂建築規模宏大,呈“十”字形,西面一側鑲有五顏六色的玻璃窗。教堂大門上有聳立的單鐘樓,樓內懸吊金鐘一口,日鳴三次,聲傳五華里許。進入教堂,大門裡邊是音樂廳。正中是木製大祭臺,上設耶穌像,高1.5米。像下祭臺中央有聖體樓,中央吊聖體燈一盞。祭臺後有木欄杆,後襬長聯椅和跪凳,另有更衣室、木製工架等。北側有菜園,院內有花園,甬道兩旁是葡萄架及核桃、蘋果等果木。西邊過鐵路涵洞,有房屋若干間,為教友住宅區。西教堂隔一條街與東教堂相對,大門向東,門口北側是走廊,高臺上有正房20餘間,皆木板鋪地,中間是會客室,東頭為小教堂,西頭為主教、神甫宿舍。教堂後有教友墓地。

修女院隨坊子教堂而建,始由瑪利方濟格修女管轄。1934年後由百樂納定、白格拉、路濟亞(法籍人)相繼任院長,有修女40餘人。修女一生獻身教會,保守童貞。坊子修女院系方濟格會,會衣有白色的,戴白色頭巾;有灰色的,戴黑色頭巾。會規甚嚴,一般不便外出或與外人接觸,不得獨自拜訪神父。抗戰爆發後,路濟亞撤離,勝利後,大部外國修女回國。

修女院下設學校、醫院 、仁慈堂、繡花房和菜園等。學校在東教堂北面,1934年設立,校名崇光女子小學,一至四年級,學生200餘人,日軍侵華後停辦。醫院在教堂大門口東邊,名“濟貧院”,有病房數間,床位二三十個,由四五個修女管理,主要為周圍村落窮人看病,以擴大教會影響,1948年停辦。仁慈院設在學校附近,分孤兒院和殘老院,於1910年建成。孤兒院由孤兒院委員會管理,設院長1人,助理修女3人,其他4人。孤兒院最早收養孤兒60餘人,抗戰爆發前最多收養達300餘人,後因經濟困難,逐步減少。1949年後,由政府接管,先後改稱濰坊市教養院、濰坊市救濟院,今為濰坊市福利院。殘老院與孤兒院同時建立,在東教堂大門西側,收容人員多是困苦和病殘老人,白天干活,晚上回家。院管吃、穿,人員最多時達100餘人,住在院內的僅20餘人,種地60餘畝。繡花房5間,在東教堂大門口西側,由法籍高修女和華籍盧修女管理,從街道和農村中招收女工,最多時達70餘人。有打花邊的,有繡花的,成品出口,計件工資。“文革”中,教堂被拆除,原址改為社會救濟院,宗教活動停止。修女院內設醫院,病房數間,床位二三十張,主治大夫堯修女,另有四五名中國籍修女協助工作,醫院專為修女和天主教堂人員治病。抗日戰爭勝利後,醫院停辦。

「鄉村記憶」濰坊市>坊子區 恆安街道

中心大街

「鄉村記憶」濰坊市>坊子區 恆安街道

近代火車站

「鄉村記憶」濰坊市>坊子區 恆安街道

德式建築

「鄉村記憶」濰坊市>坊子區 恆安街道

日式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