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寒亭區 小東莊村

小東莊村位於寒亭區政府東5公里,寒朱路從村中穿過。村莊佔地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公頃,現有189戶、596口人。

元代末期,王姓遷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為王家莊。以後王姓遷出,另居陶裡村。明洪武末期,于姓由本鎮河灘遷入,因居其老家河灘以東,便改村名為東莊。明代中期,于姓又有一支從河灘遷出到該村以東立村,亦名東莊。後為區分兩村,該村較小故名小東莊。

清朝道光至光緒年間,該村於氏一家兩代人,先後有5人中進士,1名中舉人,6名為貢生。於氏族人為官清廉,家人仍以耕作度日,老家的房屋、土地與普通農民一樣。於氏家族“一門五進士,兩代清廉官”,至今仍在當地民間流為美談。

於凌辰,世居濰縣東鄉小東莊,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進士。歷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虞衡司主事、營繕司外朗、製造庫朗中、大理司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資政大夫、光祿大夫、湖北巡撫等職。他的3個侄子和1個兒子也都先後中進士。其中侄子于蔭霖是清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廣東按察使司按察使,雲南、臺灣、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廣西巡撫。侄子於蘅霖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先後任過3個縣的知縣。侄子於鍾霖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侄子於觀霖也是清光緒三年進士,任工部營繕司主事。時“一門一榜二進士”的美名,流傳很廣。

於氏家族治家嚴謹,不以高官顯第自居。朝廷知道於家兩代清官,便派於濟霖驗皇陵。於濟霖在驗皇陵時,看到皇陵建造的富麗堂皇,全是天下百姓血汗所為,便敷衍驗收了事,自然無需賄賂。於濟霖晚年,皇帝又派其驗收黃河工程。黃河流域有一段築堤工程,數十縣負責修築。於濟霖秉公執法,按標準驗收,達不到標準的,令其繼續再修。於濟霖完成工程驗收任務回府時,竟無路費回鄉,只好由族人接濟回家。歸鄉後度日困難,據說臨終前連自己的舊皮襖都變賣了。

於氏族人謙虛謹慎。據傳他家有位在外為官者回鄉探親時,離家幾里便下轎,脫下官服,徒步而行,邊走邊與老鄉致意,看不出高高在上的樣子。於家在京為官,老鄉們每遇到困難相求時,他家總以“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為戒,慷慨解囊相助。

「鄉村記憶」濰坊市>寒亭區 小東莊村

于蔭霖神道碑

「鄉村記憶」濰坊市>寒亭區 小東莊村

于蔭霖著作《悚齋日記》書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