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是北宋的不幸,也是南宋的無奈!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北宋名相遍地,中學語文課本上學到的那些文學家都是北宋名相,幾乎沒有一個是南宋的;南宋名將遍地,你在歷史評書中聽到的岳飛、虞允文、孟珙、劉整、呂文煥這些都是南宋名將,北宋的名將事蹟,你也就聽說過楊家將、呼家將、狄青這些。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是北宋的不幸,也是南宋的無奈!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北宋立國的基本原則,就是防止武將篡權,整個五代時期就是武將興風作浪的時期,武將手裡有兵,就可以不受天子節制,甚至可以自己造反當皇帝,趙匡胤本人就是這麼幹的,所以他最怕別人也這麼幹,杯酒釋兵權就是發生在這個歷史背景下。

整個北宋時期,朝廷對武將都是非常壓制的,武將稍微有點軍功,就會有一大堆大臣提醒皇上要提防武將,防止尾大不掉之勢,狄青忠心耿耿,是北宋中後期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名將了,也是在皇帝的猜忌下鬱鬱而終。

還有就是北宋一百六十多年,基本上沒有遇到過大規模的戰爭,澶淵之盟後,宋遼交好百年,兩邊的軍備都廢弛的厲害,一百多年的時間,就沒打過像樣的仗,國家承平日久,自然會危機遍佈。所謂太平盛世則鄙軍,危機亂世則擁軍,就是這個道理。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是北宋的不幸,也是南宋的無奈!

然而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變,不僅擄走了皇族,還有當時全國最頂尖的那些治國精英。他們被擄走,其實也就相當於宋朝的文脈斷了,南宋的朝廷可以重建,皇帝可以重找,但是這文脈,那是重建不起來的,既然文脈已斷,那就只能再造文脈,然而,再造文脈的這個人,並不是像范仲淹、王安石那樣的大家,而是秦檜這樣的奸臣小人,可想而知,南宋後期的政治氛圍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那些我們熟知的奸臣,如史彌遠、賈似道都是秦檜一脈相承的,他們延續的不是北宋的文脈,而是秦檜這個奸臣的文脈,然後有樣學樣,陷害忠良,惑君誤國。

其實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弱,自從靖康之變後,漢人的尚武精神就被再次激發了出來。嶽元帥的軍隊,那是所向披靡,是漢人在面臨存亡危機時的一次大反彈,後期也是名將輩出,吳玠、劉琦、孟珙、王堅都是戰功卓著的抗金抗蒙名將,如果南宋朝廷能有幾個像北宋那樣的名相,局面可能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是北宋的不幸,也是南宋的無奈!

但是客觀來看,南宋滅亡的結局是改變不了的,蒙古帝國已經征服了大半個人類已知的世界,是在用全世界的資源來攻打南宋。等到蒙古帝國將戰略資源集結完畢,滅亡南宋也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南宋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南宋是在當時世界上抵抗蒙古進攻最久的政權,公元1279年,北亞、中亞、西亞、東歐都已經亡國蒙古幾十年,當最後一個南宋人投海殉國時,他已經能夠對得起自己的祖國。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是北宋的不幸,也是南宋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