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去德国受训的真实历史背景

在电视剧雪豹中,主角周卫国曾经德国受训,在抗战爆发后回国吕立奇功,亲自培训了一支特战队,战胜了日军的特种部队,并将他们赶出了根据地。那么周卫国在德国受训是真的吗?

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后,军费逐年上升,为了维持高额度的军备生产,德国急需进口一批钨矿,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物资,而中国正是钨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当时的中国,表面上统一,实际上各地军阀拥兵自重,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进一步扩张,更使国民党政府感到国力的孱弱,他们急于寻找国际力量建立同盟。

抗战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去德国受训的真实历史背景

正巧这时德国对中国有所求,国民政府便把注意力转向了德国,他们迫切需要当时在军事力量上很发达的德国的支持,相互的需要使得两国很快就开始了洽谈。

1936年,希特勒专门致电蒋介石,称中德两国之间的货物互换,给予两国的经济发展以莫大的帮助。德国上校马克思·鲍尔早在1927年就应邀来华,是第一任驻华德军总顾问。

马克思·鲍尔在对国军进行大量考察和调研后,迅速以全部德式装备帮助蒋介石组建了一支几百人的教导队,这支教导队就是后来现代化德械师的雏形。

后来第二任顾问佛采尔,将原教导队进行整编扩展 ,短短几个月后就扩编成三个师,这三个师就是国民政府最早的三个德械师。

抗战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去德国受训的真实历史背景

前德国陆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1934年5月来华接替佛采尔的职务,成为第三任德国驻华总顾问。一个德军总司令能来华任职,足见当时德国政府对华的重视程度。

号称“德意志国防军之父”的汉斯,一来到中国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他向当时的国民政府递交了一份《陆军改革意见书》,建议整编60个德械整编师。

意见书计划从1935年开始,用六年的时间完成组建60个全部德式装备的陆军师,德械师一词由此而来。那么,德械师的装备都有些什么呢?

德械师的士兵们每人有一顶德国制造的M35钢盔,手中的武器是中正式步枪,但这种步枪是根据德国1924M毛瑟步枪仿制的,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步枪之一,杀伤力远强于日军的三八大盖。

德械师还以班为单位,每个班配备一挺捷克式ZB-26轻机枪。直至全面抗战爆发时,德国帮助完成了20个德械师工作,不久中德合作被迫中止。

抗战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去德国受训的真实历史背景

那么这次互惠互利的合作为何忽然中止了呢?原来,随着日寇侵华脚步的加快,中日关系势不两立。德国却和日本同样是轴心国,使得德国在处理这种关系上陷入两难。

1938年2月,由于欧洲局势的变化,德国最终选择支持日本,停止了中德合作。在中德合作期间,共计有四位德国将军,135名顾问先后来华任职。

约有30万国军装备了德式武器并接受了德式的训练,还开办了兵工厂和军事学校,真正德械师的数量其实没有多少。即便是在已经完成整编的20个德械师中,每个师所装备的武器参差不齐,接受德式培训的程度更是不尽相同,差强人意。

其中,装备和训练最完整的师只有中央教导总队和36、88、87这四个师而已,德械师在当时并没有打算作为作战部队使用,其中教导队是样本,基本都是精心选拔的高素质的士官组成,这些人以后准备打散安插到各个部队当“种子”使用的。

至于《雪豹》中的周卫国去德国受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而已,在德国受训的时间很短,回国后基本上都是作为指挥官加入部队指挥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