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現在風口正旺的自媒體絕對算是一枚創業風口,而自媒體中又數短視頻為其中佼佼者。在經歷了幾千年的這種圖文形式之後,越來越的人喜歡看短視頻,連我家60歲的老奶奶都每天抱著手機看頭條。偶爾還在一家人群裡面分享《在不看就完了,你不得不知道的養生秘訣》;所以你看短視頻聲文並茂確實比傳統的紙質媒體更具有觀看性和傳播性。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短視頻是相對於長視頻而言的,以前的專業團隊就很適合拍攝大量的長視頻。而現在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每個人都能用手機拍攝出優質的視頻。而人類又具有天生的表達慾望,即使我們有兩個耳朵一張嘴,也是喜歡說不愛聽,在這種強烈的需求下。自然就孵化了眾多的短視頻APP。2017年大火的秒拍,抖音,火山等等都是需求的產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何況是幾億用戶的短視頻創業江湖,今日頭條的註冊用戶有6億,沒有看錯6後面8個0。這麼大的用戶自然就會催生出巨大的利益鏈,所以自媒體+短視頻絕對是巨大的創業風口。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總的來說,自媒體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

生存者就是自媒體人,消費者就是全國用戶。那我們為什麼要去做一個內容生產者了?老祖宗說過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就是因為有錢,是利益驅動而不是什麼不靠譜的夢想;在自媒體圈有句話叫做“客戶就是渠道,內容就是產品,拿到二者下海嫩模,失去二者上山幹活”。這句話很好的闡述了自媒體人要做好的2件事情,做好內容,運營好客戶。

現在有2000萬自媒體人,可以說是人人都是自媒體時代;大家賺錢的方式無非2種,廣告費、賣產品。大多數人是盯到第一種去做運營的,每天到處去找偽原創做個費力不討好的搬運工。少數人是後一種,懂得如何精耕細作一步步實現用戶的積累和變現。第一種只有少數人是可以賺到錢的,大多數人一個月幾百塊錢都不夠時間成本。而後一種只要用對了方法基本上是可以實現盈利的。但是現實恰恰相反,物慾橫飛的年代講究就是速成之法。但是我還是想說明為什麼後一種比前一種更賺錢?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廣告變現方式:

拿目前較為熱門的頭條和百家好舉例,圖文類型的文章基本上在10000播放率,5 - 10快錢左右,視頻大概在10 - 20元左右;實際情況可能並沒有我說的這麼理想。如果你打算一個月賺10000塊錢,就需要在全網有1000萬的播放率/閱讀量。的確有人能夠做到這個數據,比如papi醬一條視頻就能突破這個門檻。但是人家是網紅你能比嗎?大多數人的視頻和文章都是在幾千幾萬左右浮動,所以收益少的可憐。經常有人在知乎問自媒體怎麼賺錢?賺錢的風口永遠都有,不同是人的認知能力決定了財富的眾寡。

產品變現方式:

現在說說第二種方式,我們都知道現在所有平臺都是採用算法推薦,打個比喻你是做美食類的短視頻拍攝,那平臺就會把你的內容推薦給那些感興趣的用戶,然後根據用戶的數據來決定後期的推薦量,曝光率等等。如果你能換個思維,把這些潛在用戶通過某個產品轉換掉,比如做個課程叫《5星級大廚:教你做100道地道家常菜》,收取費用為19.9元。你想想會有多少用戶為你買單。就算一個月有1000個人去訂閱你的課程,你的收入也會遠遠高於廣告收益。而且後期這種產品的傳播屬性會很強,用戶會為你做自傳播;在網上有很多人做類似的教程,中國這麼大你別怕找不到用戶。

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幾千萬的播放率簡直就是巨大的紅利,而不是平臺給你一萬塊就打發了很多人為什麼賺不到錢就是不懂得如何利用手裡面的資源,沒有這種認知給你再多資源你也不懂得利用。比如papi醬和羅胖一勾搭上就廣告費2200萬了,羅胖比papi醬更懂資源的利用。人家淘寶紅人張大奕就會知道怎麼把粉絲通過產品變現,給用戶推薦各種美美噠的衣服搭配,名氣可能不如某些粉絲,但是賺錢能力絕對是天壤之別。

我給你分析了自媒體短視頻的玩法,這個玩法絕對適用於任何場景和渠道。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個體,都是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做宣傳的,很多人手裡面有好項目為什麼做不大市場,因為不懂得怎麼去做運營。再好的產品客戶不瞭解你,永遠都是賣不出去的;姑娘再美也是需要包裝和打扮才能得到如意郎君的青睞。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就不會糾結有沒有什麼好的賺錢方法,有沒有好的創業風口等等?因為任何時候都有人賺錢也有人不賺錢,任何產品都有人能做出巨大的市場,有人連客戶都看不見。

最後分享一個實戰案例:

我在國外YouTube上面關注過一個頻道,這個頻道是一個國內健身教練做的,主要就是教人健身、減肥。她開發了一個課程叫做“X10”,大概意思我估計就是10周讓你瘦10公斤吧。她生產了大量的視頻和文章在各大自媒體上,估計全網粉絲過20萬左右了;這些用戶關注她後,她就會把用戶倒流在公眾號和個人微信上面。

什麼樣的用戶會對健身有興趣?什麼樣的用戶會去關注她的公眾號和加她微信?只會是那些對減肥有需求的用戶,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人全部是精準用戶,這類型的用戶是具有很大的痛點和需求的;只要你能提供有效的產品和服務她們絕對願意為你買單。誰不討厭自己在最美的時光變成了一個大肥胖;所以她做的視頻和開發的課程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就我所知她就這一個課程年收入都是過50萬的,這樣的產品並不是什麼創業風口,一味追求風口的人其實脫離了本質。你想想中國有幾萬健身教練,比她厲害或者漂亮的人大有人在,為什麼人家能賺到錢?我們來最後覆盤一下。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渠道:

這個渠道就是全網分發你的內容(產品);現在主要分為2大類別圖文和視頻;圖文類型的媒體主要有知乎,簡書,豆瓣,以及各大自媒體,常見的頭條、百家、企鵝、大魚、一點等等。另外一塊就是視頻矩陣:國內就是優酷,愛奇藝,秒拍, 微博等等;一些自媒體也是支持視頻發佈的。我羅列了一張圖,是我自己分發視頻和文章的渠道僅供參考。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第二步做內容:

你準備為什麼用戶做服務?比如你說健身這個群體就大了,要細分到具體的對象,比如跑步還是游泳,減肥還是增肌,甚至是男性還是女性,年齡等等。比如我案例說道的達人主要人群標籤就是:減肥,女性,年輕媽媽等等。知道你的客服細分後你就知道怎麼做內容了,要有針對性的做內容和運營。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第三步做運營:

有了內容有了渠道,就要開始做運營。好比我們開餐廳選好的門面請好了大廚,就要開始拉客消費一樣的道理。內容生產後就需要在全網推廣,把那些有興趣用戶轉換過來;比如我案例中的健身X10課程創始人就是把用戶轉換到微信。做內容不要去賣貨,不要去賣貨,不要去賣貨!現在人最討厭的就是你一上來就給我說要錢要賣東西給我。這個時代我們都喜歡主動消費,不喜歡被人捆綁銷售。

健身視頻拍攝出去,寫一些對減肥文章見解,分享一下成功的案例用戶自然會被你吸引,當然這裡不比微商。這種內容要符合客戶的調性和需求;你針對的客戶是減肥那就做類似的視頻。比如食物清單,熱量吸收,有氧運動等等。

健身教練用自媒體運營了20萬粉絲,年收入破50萬,這個方法你也行

最重要的有2點:首先要讓客戶能夠聯繫你,和你產生粘性。其次不要賣貨給用戶,要賣給客戶經驗和意見。


如果你有了一套這樣完整的思維邏輯,你能運營好任何一個產品,產品是可以去尋找的,甚至是可以去創造的。但是賺錢的完整邏輯是最基本的認知;有一個賺錢的框架思維比知道一個賺錢的項目更重要。因為前者可以創造出無數個賺錢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