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罪人秦桧只是替罪羊?幕后凶手是赵构?

千古罪人秦桧只是替罪羊?幕后凶手是赵构?

在中国历史上,“秦桧害死岳飞”早有“定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一致认为,岳飞之死,秦桧罪在不赦。何止千万人骂秦桧是叛徒、内奸、卖国贼,在杭州岳坟前,人们用无辜的白铁铸出秦桧夫妇向岳飞谢罪的跪像,供人唾骂,遗臭万年。

然而,历史知识渊博的毛泽东,认为主和与杀害岳飞的主要责任不在秦桧,此论可谓石破天惊。
千古罪人秦桧只是替罪羊?幕后凶手是赵构?



​ 岳飞遭冤杀,《宋史》有关纪传只罪责秦桧,杂剧和小说《说岳全传》也说秦桧、王氏和张俊等人是凶手。毛泽东摒弃传统史说,而认同文徵明之说:“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秦桧杀岳飞,其实是在执行南宋皇帝高宗赵构的命令。那么,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呢?

岳飞是南宋小朝廷的保卫者,理应是赵构的爱将,赵构要杀岳飞,乍看上去,似乎毫无理由,但奥妙就在这里。

赵构之所以能做皇帝,是因为完颜兀术掳走了他的父兄徽、钦二帝。而钦宗是大宋法定的皇帝。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正是完颜兀术把赵构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否则只是康王的赵构决轮不上当皇帝。因此,在钦宗并未死亡而又未被废黜的情况下,赵构当上南宋皇帝其实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法统,最多只能称为摄政王,是“代皇帝”。
千古罪人秦桧只是替罪羊?幕后凶手是赵构?


​对自己皇位的不稳定性,赵构是非常明白的。这样一来,赵构应该有二怕:一怕完颜兀术杀进临安推翻他,二怕父兄返京替代他。因此,要坐稳皇位,赵构就必须争取两全其美:既能打败完颜兀术,又能阻止父兄返京,于是南宋必须求和而不是求胜。如果岳飞能完成这一任务,无疑就是赵构的大恩人。但如果岳飞抗命,既要打败完颜兀术,更要救出老皇帝,那无疑就是赵构的大仇人。如果正统合法的老皇帝回京,赵构不仅要丢掉皇位,还一定会丢掉性命。试想,老皇帝了解赵构的真实意图后岂能容他?因此,无论是为了皇位,还是为了性命,赵构都必须除掉岳飞。

岳飞为什么使自己成为赵构的肉中刺、眼中钉呢?如果当年岳飞在打败完颜兀术后立刻选择或拥护与金邦的和谈,这不仅不影响他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飞黄腾达荣华富贵。那么,岳飞在赵构眼中的地位肯定要比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起码也能并驾齐驱。然而,岳飞偏偏选择了抗命。

岳飞打出的政治旗号是“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直捣黄龙”赵构高兴,但“迎二圣还朝”这还得了,这不是公开向赵构挑战,要赵构下台吗?然而包括赵构在内,谁又能对“迎二圣还朝”提出异议呢,更不用说公开反对了。毕竟这直接关系到赵家父子兄弟谁登龙廷谁赴黄泉的弥天大事,朝中大臣谁肯多嘴,谁又敢多嘴?这恐怕是岳飞下狱后,谁也不肯表态,更不敢搭救的真正原因。


岳飞为何死,谁是杀岳飞的主谋,南宋朝野应该是洞若观火。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是骂奸臣不骂皇帝,或者更确切地说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共同的需要,也为了杜绝可能的含沙射影,是决不允许骂皇帝的。因此,秦桧自然就首当其冲,成为千夫所指的大奸臣。

应当说,人们在处理岳飞墓前下跪的铜像时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照理,这四个铜像应该是赵构、秦桧及两个帮凶。如此一来,虽然符合事实,却犯了大忌,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但如果只用三个铜像,人们又心有不甘。在这种情况下,王氏的出现就合乎情理了。因为四个铜像象征了谋害岳飞的四个主凶,而王氏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幕后策划者”,因此很可能成了赵构的替身,也借以影射和羞辱赵构的所作所为像个女流之辈,上不了台面。

总之,随着岳飞墓前秦桧等人铜像的下跪,岳飞“忠君”的形象就此得到了确立。赵构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以“谋反”罪枉杀了岳飞,赵构的继任者虽然封岳飞为“忠臣”,其实质却是强迫已经冤死了的岳飞继续为巩固赵宋的皇权而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