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一,彼得大帝改革

應該說,俄羅斯海軍的出現與壯大源自於彼得大帝的不懈努力。

當然,這麼說未免有一些偏頗,但作為一位出色的人物,我們可以透過他對俄羅斯海軍的崛起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如果我們將俄羅斯帝國海軍的起源到今天的俄羅斯海軍的衰敗,或者說是一種低谷期 結合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從陸上強國向海上強國轉變的風雲史。

1697 年,彼得大帝前往西歐期間,為了方便遊歷和學習,放棄了自己的皇家身份,並使用了假名:魯尤特爾· 米海伊洛夫。

在荷蘭的時候,彼得大帝曾做過造船工;在英國的英國第一皇家造船廠,他在這裡想盡辦法獲取到大型船舶的建造工藝;在普魯士,他又學習射擊等技能……。旅歐期間,他潛心學習了許多西方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 年,當彼得大帝回國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系統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了,對於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也是有了比較詳細的計劃。

在聖彼得堡,彼得大帝在這座城市興建後的第二年,即 1704 年 11 月 5日,就建成了第一個造船廠。這是海軍部造船廠的前身,由海軍部直接管理。

在“第二次北方戰爭”期間,帝國共建造了一千多艘各型船隻。到1725 年,已經成為波羅的海的主要強國,擁有比較強大的海上力量,其艦隊高達 27000 人,配備 34 艘戰列艦、9 艘護衛艦、700 艘木船、34 艘小型帆船。

對於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羅斯思想家別爾嘉耶夫所說:“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進程為其做了準備……沒有彼得的強制性改革,俄羅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歷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歷史上獲得自己的發言權。”

當沙皇俄國在四個海域——北海、波羅的海、黑海、巴倫支海都建立了屬於帝國的海上力量後,這就讓其通過海權的形式將觸角伸向世界各地的夢想有了更多實現的可能。

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二,爭奪出海口

俄羅斯帝國的海權模式構架脫離不了彼得大帝的模式,即通過沙皇的絕對權力,在良好的社會秩序——中央集權下,通過軍事、民事、經濟等的合理變革,從而讓這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上擁有話語權,能與其他大國平起平坐。

1696 年,彼得大帝對第一次亞速海戰役作出了反思,他感受到建立一支擁有雄厚實力的艦隊的重要性。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自己從區域性陸上強國轉變成擁有一支常規陸軍和一支常備海軍的強國。

亞速位於頓河的河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直接封鎖俄羅斯帝國進入亞速海和黑海的通道。然而,奧斯曼帝國卻在亞速要塞控制了所有進入東方的商道以及通往草原富饒產糧區的航道。這樣的陸上強國想要發展、對外擴張就必須打開進入黑海的路,於是,針對土耳其、克里米亞汗國的戰爭上演在即。

1696年,俄軍艦隊在弗朗茨· 萊福特的率領下,採取從海上封鎖亞速的策略。6 月 14 日,土耳其艦隊出現在頓河河口,雙方展開交戰, 哥薩克攻佔了要塞的外城牆,土耳其人雖然經過激烈抵抗,但迴天無力,於是,提議簽訂和約並交出要塞。

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俄羅斯終於取得了向黑海擴張的根據地。

隨後,俄羅斯海軍1700—1721 年間,在與瑞典進行的第二次北方戰爭中終於有了在波羅的海的收穫:它首先參加了控制芬蘭灣的戰爭,之後又參加了控制波羅的海的戰爭。

1703 年,彼得大帝從瑞典手中奪得科特林島,隨後,在這座島上建立了喀琅施塔得作為要塞城市,並且還興建造船廠,大力發展海軍力量。

在彼得大帝雷厲風行的改革下,俄羅斯海權力量持續上升,綜合國力也不斷增強。

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三,克里米亞戰敗

一百多年過去了,俄羅斯帝國海軍在克里米亞戰爭開始前,其世界排名比較靠前。在戰爭初期,也表現得自信十足,但是隨著戰爭的深入,這種自信開始遭受打擊。

當時俄羅斯只能用風帆戰艦、護衛艦和 9 艘蒸汽明輪護衛艦開始克里米亞戰爭,不說那些以風帆為動力的艦船了,就說那些明輪動力的艦船,結構笨重、效率低是難以克服的致命弱點,如遇到海上強風暴,部分或全部明輪葉片將露出水面,艦船航行的穩定性將大打折扣。

正因為明輪推進器的種種缺點,到了 19 世紀 60 年代,明輪船被裝載螺旋槳的先進蒸汽船淘汰了。而英法等國的艦隊更是早已放棄使用這種艦船,改用了先進的螺旋槳蒸汽艦船。

1855年9月8日,英法聯軍在強大的圍攻後終於佔領了塞瓦斯托波爾,俄羅斯戰敗。1855年3月2日,尼古拉一世死於無盡的憂患中。

隨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 尼古拉耶維奇繼位,成為第 12位皇帝,即亞歷山大二世。

1856 年 3 月 30 日,《巴黎和約》簽訂,克里米亞戰爭至此結束。在整個克里米亞戰爭中,俄羅斯帝國損失 52.2 萬餘人,土耳其損失近 40 萬人。和約規定:黑海中立,禁止各國軍艦通過黑海海峽,禁止俄土兩國在黑海沿岸修建或保有兵工廠。

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俄羅斯帝國農奴制的崩潰,也大大削弱了俄國“歐洲憲兵”的地位。1861 年,亞歷山大二世下詔廢除了農奴制,此舉為俄羅斯帝國在 19 世紀後半期的中興奠定了基礎。

應該說,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亞歷山大二世接手的是一個國力衰落、危機四伏的俄羅斯帝國,而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帝國海上力量得到了較大改善。

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四,俄羅斯再振雄風

經過一兩代人的努力奮鬥,俄羅斯帝國到了亞歷山大二世時,終於完成了工業革命,並不斷向外擴展勢力,疆域及海外領地範圍越來越廣。

1863 年,亞歷山大二世出兵鎮壓了波蘭起義,波蘭成為俄羅斯的一個省。

1864 年,隨著高加索戰爭的結束,該地區也徹底納入帝國版圖。

1864—1865 年間,中亞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國也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勢力範圍,共計 160 多萬平方公里。

1875 年,俄羅斯帝國同日本簽訂條約,南薩哈林島成為帝國領土。

1878 年,俄土戰爭後,俄羅斯帝國在這場戰爭中,將此前土耳其治下的大片領土據為己有,南比薩拉比亞、摩爾達維亞、黑海沿岸的巴統等地區也被納入帝國版圖。

尤其是在 19 世紀 70 年代,俄羅斯帝國奪回了在黑海佈置海上力量的權力。這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也就是說帝國通過具體的軍事行動來解決了巴爾幹危機,鞏固了在歐洲的勢力。

俄羅斯這個在世界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國家,從彼得大帝開始,在專制改革和數量改變模式的思路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然而,19 世紀初期,俄羅斯沒能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在帝國終結時的尼古拉二世時代,其經濟實力遠不及其他歐洲大國,隨後通過數十年的改革才重整雄風。

從20世紀初到現在,俄羅斯又歷經了百年的坎坷發展之路,這是後話了。

——主要文字摘自熊顯華的《海權簡史》

兩起兩落: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海權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