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自秦立國以來,便將申、商之刑峻之法嚴明於制度當中。秦滅六國之後更是在中原大地普及秦律,即便秦朝二世而亡,卻絲毫不影響後世朝代對於秦政的繼承。漢朝初期雖為黃老之學治世,但到漢武帝一朝,刑名之法也逐漸被提了起來,漢武帝麾下的酷吏就是最好的證明。

此後封建社會的歷朝歷代對於刑法都有延伸與發展。而在封建地主階級社會當中,殘酷的刑罰簡直不勝枚舉,最為酷厲的無過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誅滅九族”,可如此酷烈之刑罰,在歷史上僅僅有兩例,並不多見。大家平時所接受的“誅九族”的訊息,只不過是存在於小說情節當中的橋段罷了。

九族之淵源改制

“誅滅九族”一說來自於秦國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秦國當政者接納法家思維,對社會治理施之以嚴刑酷法,來維持社會人群的有序、穩定。當然此種重罰只針對一些犯特殊重罪,

尤其謀反、謀判、謀大逆等十惡不赦之罪名者,同時也考慮到了一人謀反,親族之間的羈絆以及阻礙、告發,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穩定社會民眾的秩序。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可是顯然這樣的方式只有在和平時期是相對有用的,大名鼎鼎的商鞅便被秦惠文王車裂並夷滅其族,輔佐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也是被秦二世以“夷三族法”加酷刑論處;之後著名的奸宦趙高被子嬰設計誅夷其三族。

刑名之法當用之以慎!統治者如果濫用法律,自然會導致刑罰威嚴的下降,同樣的是在秦朝末期,陳勝在大澤鄉起義便是因秦法酷烈,不單危及己身還會禍連家人,走投無路之下便起兵造反了,接踵而來的是六國遺民紛紛起義,點燃了誅滅暴秦的薪柴

。這個時候反倒是人人皆成了造反者了,別說是“夷三族”,人人心中都知自己行事不道,卻依舊甘之如飴。後繼的統治者根據此法,將可“夷三族”後來延伸到“誅九族”後,刑罰便更為慘烈了。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在重視親緣血統的中華民族的認知觀念當中,看待親族血緣關係尤為重要,俗話說禍不及妻兒,更不用說其他親戚朋友了。那麼所謂的“誅九族”,具體內容是什麼呢?即是將犯罪首惡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有關九族,其中一類說法是從高祖父到玄孫;另一種說法則是父四、母三、妻二族,亦或者是父、母、妻各三族。

當然,後世帝王也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心愛民,絕對會慎重下達指令行“誅九族”的刑罰。畢竟首惡一人,即便有所牽連也不會連帶如此多的人,由此刑罰的便是主要懲戒那些有反叛之心的人們,永絕後患、穩定封建統治地位,所以在真正的歷史上受到此刑罰的人是很少的,歷史上的兩例一個在隋朝、一個在明朝。

舉兵起義為終垂敗

先說隋朝時期的例子,大業九年(公元613年),

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麗,下令楊玄感在黎陽為前線大軍督運糧草。可當時各地的農民起義已有隱患,楊玄感為人本就驍勇果敢,每次作戰身先士卒,時人將其比作項羽。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楊玄感劇照

可他好似也承繼了項羽的一根筋,對待李密提出的三條策略,楊玄感反其道而行之,主張攻取洛陽,收禁百官子弟家屬,獲得在朝諸官的支持與認可,這樣一來攻下洛陽彰顯了己方的軍威,同時使得文武百官都歸自己驅使,由此大業可成。

楊玄感能夠功成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身的身份實力,但他的失敗也由於自身的地位與認識。隋煬帝得知反叛消息之後立馬撤出遼東揮師平叛,官軍紛紛集中火力對付其人,最終楊玄感慘遭兵敗,讓弟弟砍了自己的首級。

事後隋煬帝雖然平定了有他引起的叛亂,但也是怒不可遏,不僅將楊玄感分屍暴曬,以及對其家族實行誅殺九族的重罪。將楊玄感的諸位義弟以及其父楊素等族人全部處刑,並且將楊玄感的楊姓改為梟姓。但其實隋朝在誅九族的刑罰實施上有了很大的調整,除卻將父子兩代人盡數誅滅之後,其他親族皆以流放刑或者淪為奴隸。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方孝孺

凌然不屈殺身成仁

另一位方孝孺結局則更為甚慘,朱棣靖難攻入南京之後,首席謀士姚廣孝曾勸說過他,千萬要留一命,否則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點點頭不置可否,直到見到方孝孺本人之後,朱棣大為光火,方孝孺膽敢拒絕向自己臣服也就罷了,還公然責問朱棣,讓本就內心有愧的朱棣臉上不僅掛不住了,心中更為惱怒。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方孝孺也算是真的無所畏懼,在朱棣交給他的起草詔書上面,憤慨之下寫上了 “燕賊篡位”四字,這無疑是觸動了朱棣的逆鱗。一忍再忍的朱棣威脅道:你難道不怕誅殺你的九族嗎?

“要殺就殺,誅十族又如何?”盛怒之下的朱棣再也不去顧忌什麼囑託了,此人屢屢犯禁,擺明了是無懼於生死,從屍山血海、刀劍軍陣之中走出來的朱棣豈能經受這樣的挑釁?無情的下達了誅滅方孝孺九族的命令,同時按照方孝孺所說,勉強把方孝孺的學生朋友列入了“十族”當中,人數高達兩千餘人,其中八百七十多人處以死刑,餘者以流放之罪論處。可對於方孝孺百折不回、殺身成仁的慨然勇氣後世也多為讚揚其精神,可也有人不免為之發出哀嘆,那受牽連的“十族之人”又有何罪呢?

歷史劇動不動就誅九族,歷史上究竟有多少被誅九族的?不多,兩起

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社會當中,冷酷無情的並不僅是刑罰本身造成了危害,還是統治階級專制的思想之下,對於未曾掌握權力民眾的一種威懾與懲戒,由此延伸出的刑罰作為具體的表現形式。

對於社會治理以及普羅大眾來說,更為讓人信服的是對於法律本身的認同感,以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發揚和繼承,才是對於現如今每一個公民最佳的引導。並且,伴隨著封建制度的腐朽與衰敗,這些違揹人性的懲戒也逐漸煙消雲散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