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與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2型糖尿病常合併存在

21%~45%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達42%。

2型糖尿病、肥胖和高脂血症同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在代謝綜合徵其他組分和傳統損肝因素缺如的情況下,高血糖症本身能否導致肝脂肪變至今尚有爭論,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5%)顯著低於2型糖尿病患者。

合併糖尿病的脂肪肝,病情更嚴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和前期病變。影像學診斷的瀰漫性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肝臟酶學指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谷氨酰轉肽酶)持續異常是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獨立預測因素,而肝臟脂肪沉積的改善可以使糖尿病發病風險顯著降低。

合併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更有可能是脂肪性肝炎,而非單純性脂肪肝。糖尿病是各種類型慢性肝病患者發生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高達13.3%的糖尿病患者死於肝細胞癌和肝硬化。此外,2型糖尿病還可增加各慢性肝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

合併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該怎麼吃

首要原則是控制總熱量。攝入的熱量以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於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量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攝入。合理安排每日三餐,定時適量,每餐都應含有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以減緩葡萄糖的吸收,避免血糖升高。

糖類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為在250克~300克,肥胖者為150克~200克。穀類是糖類(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乳類、豆類、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數量的糖類。

蛋白質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10%~20%。宜食用優質蛋白,如乳類、蛋、瘦肉、魚、蝦、豆製品等。當合並腎臟疾病時,應在營養醫師指導下適當限制蛋白總量,併合理安排膳食蛋白種類。

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控制脂肪攝入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每日脂肪攝入量應減少至佔總熱量的25%~30%,甚至更低。尤應限制羊油、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代替,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堅果,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適當控制。此外,還應適當控制膽固醇的攝入,如動物內臟等。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以每日或隔日吃一個為宜。

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粗糧富含膳食纖維,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後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豆類、蛋、綠葉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牛肉、蘑菇等富含鉻鹽,有助於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時,還要多吃富含鋅和鈣的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糖尿病患者每日食鹽量要在6克以下,不宜飲酒。由於酒精除供給熱量外,不含其他營養素,且還會傷肝,故合併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不宜飲酒。尤其是服用降糖藥後,更不宜飲酒,以免出現心慌、氣短,甚至低血糖反應。

在血糖控制較為理想的狀態下,可在兩餐之間適量增加水果的攝入。宜選擇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水果,如蘋果、梨、柚子等,一般每天100~200克(分兩次食用)。若血糖控制欠佳,在飢餓狀態下,可選擇黃瓜、番茄等含糖量低的蔬果代替。

(轉自 愛肝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