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來杭州,怎麼能不嘗一嘗地道的杭幫菜呢!

杭幫菜,是浙江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浙江菜的重要流派,它與寧波菜、紹興菜共同構成傳統的浙江菜系。杭幫菜的口味以鹹為主,略有甜頭。“清淡”是杭幫菜的一個象徵性特點。特色菜品有西湖醋魚、東坡肉、龍井蝦仁、筍乾老鴨煲、八寶豆腐等。

我們的晚餐是在吳山城隍閣裡用的,這裡的4樓是專門享用美食的地方。包廂不多,需要提前預定,坐在包廂裡就可以一賞西湖的風景了。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杭幫菜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緻和清淡。涼菜都排盤的很好看,隨便拍兩張,就已經很想開動啦。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蛋黃焗麵包蟹。這是一道創新菜,就和蛋黃焗南瓜類似,這裡做的杭幫菜以創新為主,基本都不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但是都很好看又好吃。

擺盤上還很有講究,用石頭和花來做了裝飾。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這是一道功夫菜,菜名為荷香鮮蓮肉。

據說這道菜需要3小時以上才可以做出來,非常的麻煩,要將蓮子一顆顆剝出來,再裹上肉,一顆顆塞回去,然後烹飪。

味道很好,肉包裹著蓮子,帶著一點荷葉的清香。

這倒菜的擺盤也非常的好看,真的就是一個荷花池的造型。盤底撒了乾冰,上來的時候澆上熱水就會變成這樣仙氣滿滿。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濃汁參肚盅。

這個每人一例,餐前喝一碗湯,比較養胃。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XO醬焗鮮帶子。

鮮帶子其實是海鮮,看上去比較像日本豆腐,據說這道菜很好吃,不過我因為海鮮過敏,所以沒有嘗試呢。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貨郎出街。

這道菜的創意來源於貨郎出街圖,在城隍閣的一樓有做展示。這道菜是用秋葵和炸制過的做的。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爆醃大黃魚。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響油鱔絲。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杭州蘇州兩地吃的比較多。黃鱔切絲,紅燒好了之後,將油燒熱,鱔絲盛盤後,滾燙的熱油一下澆在鱔絲上,這時候這道菜會發出 滋滋 的聲響,所以被稱為響油鱔絲。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銀絲龍蝦。

龍蝦肉很鮮美,肉質很細嫩。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上湯絲瓜,屬於時令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文火小牛肉。

這個擺盤最有意思,底座做成了鳥巢的造型,很好看。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南瓜蛋撻拼雪媚娘

這道甜點我最喜歡了,做的不算太甜,也不膩,淡淡的滋味在心頭化開。這個多吃兩塊也完全ok的。

飯後,天也黑透了,在高處看一看杭城的夜景就準備下山去消消食。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沿著開車道下山,步行約10分鐘就可以到山底,山腳下對面就是河坊街。

和山路上不一樣的是,河坊街這裡人潮湧動,很是喧鬧。山間的清靜和這裡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好像一個是世外桃源,一個是充滿煙火氣的人間。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河坊街位於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屬於杭州老城區, 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國以來,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旱菸、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莊四家各踞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得區片。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河坊街為杭州歷史文化街區,街上最具影響的有胡雪巖故居和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成為此街的一大亮點。

走進杭城市井裡,品味地道杭幫菜

夜晚的河坊街最美好了,燈光都打開了,暖暖的黃光在這個夏日裡,很是舒服。

河坊街,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兒”,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經貿中心。

目前街上的“老字號”商鋪很多,像孔鳳春香粉店、萬隆火腿店、宓大昌旱菸店、葉種德中藥堂、王順興麵館、翁隆盛茶莊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為杭州人耳熟能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