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惡化是病,得治!

作物產量的高低取決於農田土壤的肥力。一旦土壤遭到破壞,土壤質量惡化,作物就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僅難以獲得高產,而且會降低耕地的使用壽命。

土壤惡化主要體現在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土壤菌群失調、土壤酸化等方面。

土壤板結

1、形成原因

土壤有機質不足,重施氮肥輕施磷鉀肥,導致土壤團粒結構破壞嚴重,透氣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從而造成土壤板結。

土壤惡化是病,得治!

2、造成危害

土壤板結對作物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難,二是即使根系能紮下去,也會因土壤含氧量過低,出現漚根現象。

3、解決措施

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減少化肥的施入量;

節水灌溉,儘量利用地上水;

推廣秸稈還田,提倡免耕,減少土壤流失;

使用土壤改良劑。

土壤鹽漬化

1、形成原因

長期過量施用化肥,有機肥不足,氮磷鉀施肥比例不合理,導致土壤中鹽離子增多,妨礙根系正常吸水,從而影響植株生長,

土壤鹽漬化加重,妨礙根系正常吸水,影響植株生長。

土壤惡化是病,得治!

2、造成危害

由於土壤鹽分的增加,作物吸水困難,根系生長不良,抗逆性降低,作物易出現“生理乾旱”而死亡。由於土壤中可溶性鹽類過多,滲透勢增高,從而使土壤水勢降低,導致氮磷鉀營養物質缺乏,制約農作物生長,再甚者可導致鹽害、死亡。

3、解決措施

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秸稈還田、翻壓綠肥牧草、使用腐植酸類肥料等改良鹽鹼土,可收到脫鹽與培肥的效果。

土壤菌群失調

1、形成原因

土壤中的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可改良根系生長的環境;還有一部分菌屬於有害菌,這些菌會引起土傳病害,造成死秧、死苗。由於高度集約化、高複種指數、高肥料和農藥用量,使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土壤中有害菌的數量越來越多,而有益菌得不到補充,導致土壤菌群的失調,作物土傳病害多發。

土壤惡化是病,得治!

2、造成危害

可導致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不通透、不保水不保肥、營養匱乏、地力衰竭,引起土傳病害等。

3、解決措施

增施微生物菌劑、複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等。

土壤酸化

1、形成原因

過量使用化學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導致土壤中酸性物質增加,土壤酸化。

土壤惡化是病,得治!

2、造成危害

土壤酸化會抑制根系發育,加重土壤板結,使根系伸展困難,髮根力弱,緩苗困難,容易形成老小樹,老僵苗。土壤酸化還可導致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降低,養分流失嚴重。在酸化土壤環境下,根際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發生變化。

3、解決措施

科學施肥,適量使用或減少使用高氮化肥;

增施有機肥,使用調節土壤酸鹼度的生物有機菌肥,以培養微生物改良土壤結構,防止酸化板結;

補施中微量元素肥;

隔年撒施石灰並進行翻地。


各位農民朋友,作物病蟲害疑難雜症不用發愁了!拿出手機打開“神農識”,對著作物病患部位拍照,只需等5秒,診斷信息和解決方案即刻呈現在眼前。點擊“瞭解更多”,馬上下載“神農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