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再穷不耕岳家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历来都重视农业生产,在古代的农村更是如此,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流传着看似与农业生产主流截然相反的一句俗语:“再穷不耕岳家田”。这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再穷不耕岳家田”

原来,这句俗语也是一句警戒语,意思是即使再贫穷,也不要去耕种岳家的田,当然,这里岳家的田不是岳飞家的田,而是岳父家,也就是老丈人家的田地。

古代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再穷不耕岳家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农民跟现代不同,过去的土地通常都是集中在地主们的手上,穷人一般都没有自己的田地,基本上全靠去地主家手中租地来种,以此来维持家庭生计,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如遇风调雨顺的年份,大家还可交上地主家的粮租,但是一旦遇上自然灾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那就困难了,严重的话那就要靠卖儿卖女去交租了,因为欠租利息高,“驴打滚”利滚利,基本上要靠一辈子的辛苦来还地主们的租金了。

古代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再穷不耕岳家田”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在过去,这种观念尤甚,嫁掉了的女儿,基本上就与岳家毫无关系了,分家产?想的美!古代重男轻女的传统可不是说着玩的,家产传男子不传女儿,这是规矩。

古代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再穷不耕岳家田”

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在生活条件普遍不高的社会,女儿回娘家,娘家给点东西都容易引起舅爷兄嫂间的矛盾。

好了,既然古代土地如此珍贵重要,而已经出嫁的女儿地位又如此之低,作为女婿,如果再去租种丈人家的田地,不明摆着和舅大爷们抢食吗?一来容易和娘家的兄弟发生矛盾;二来也难免让人瞧不起,冷言冷语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