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紀檢監察機關履職全過程——治病救人,有力度也有溫度

“我深感對不起黨組織對我多年的教育和培養。我認為自己的違紀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海南省定安縣紀委監委幹部蘇小淑的工作手記中,記錄了一名違紀幹部言辭懇切、剖析深刻的檢討。在審查組多次耐心細緻的談話後,該名幹部最終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交代違紀事實。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明確提出,監督執紀工作應當“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黨規黨紀為準繩,把握政策、寬嚴相濟,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今年3月起施行的監察法也明確規定,國家監察工作堅持“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感化當事人,促使其講清問題、認識錯誤,體現的正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原則。

防止小錯釀成大過

紀委監委的首要職責是監督,監督的根本目的是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在運用第一種形態上下更大功夫,通過談話函詢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今年1月,江蘇省宿遷市紀委監委第七紀檢監察室接到反映該市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某在擔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期間收受他人財物的問題線索。由於反映問題較為籠統,經室務會研究,決定對其進行談話函詢。

“你們來調查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聽到電話裡張某流露出的不配合,談話組決定當面向張某送達函詢材料,對其做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主動講清問題。

在主持談話的宿遷市紀委監委第七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應徵勇看來,一些被調查人面對談話函詢之所以心存牴觸,主要源於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認識不深,“以為被通知談話函詢就是問題比較嚴重了,思想上存在顧慮”。因此,做好談話函詢對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誤解,使其放下思想包袱。

抓住問題癥結所在,談話組開門見山向張某講明:“談話函詢並不是調查。這是組織給你主動如實說明問題或澄清問題的機會,體現的是組織對你的信任。”

一方面,向被談話人表達組織及時“拉一把”的嚴管厚愛;另一方面傳導壓力,釋放“對組織不坦誠,則會從重處理”的信號。觀察到張某態度有所鬆動,談話組以鄰縣虛報冒領土地資金一案中,違紀黨員被給予一輕一重不同處分為例,為他分析利弊。

一席話下來,張某緊繃的身子逐漸放鬆。他接過函詢通知書,並主動和談話組工作人員握手。

一次談話結束,並不意味著思想政治工作就完成了。談話組按程序將函詢通知書副本遞交給縣人大常委會黨組主要負責人後,繼續委託縣人大黨組對張某做思想政治工作,並實時跟進張某的思想和工作狀態。

兩天後,張某主動來到市紀委監委,如實說明了兩次收受管理服務對象價值1100元茶葉等禮品的事實。

“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今後一定繃緊紀律的弦,時刻警醒自己……”4月14日,張某主動在縣人大常委會民主生活會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檢討。

堅持思想教育、政策感化、紀法威懾相結合,從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抓起,把監督寓於日常,督促幹部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在全國各地,談話函詢的紅臉出汗效果正在不斷彰顯。

“犯了錯依然沒有被組織拋棄”

從立案調查,到在不採取留置措施的情況下成功辦結,並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河南省光山縣紀委監委的辦案人員在總結一起案件調查經驗時認為,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對案件取得關鍵性突破功不可沒。

在案件調查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也要用黨章黨規黨紀、理想信念宗旨做被調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靠組織的關懷感化被調查人,讓他們真心認錯悔過,深挖思想根源,回到相信組織、依靠組織的正確軌道上來。

這起案件的被調查人叫劉開雲,在擔任光山縣白雀園鎮沿河建設指揮部出納期間,因涉嫌挪用公款,於今年5月3日被光山縣紀委監委立案調查。

一開始,當調查組出示相關票據時,劉開雲並不配合,對事實矢口否認。在查閱劉開雲檔案時,調查組發現,劉開雲是一名有著31年黨齡的老黨員,業務能力強,是一同參加工作的同事裡第一個入黨的。

“由此可見,劉開雲具有一定的黨性修養,但在具體業務工作中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同時還存有僥倖心理。”光山縣紀委監委第五審查調查室負責人劉學存說。

在對劉開雲談話時,調查組從帶領劉開雲重溫入黨誓詞、逐條學習黨章開始,幫助其喚醒入黨初心,一點點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的後果。

從一開始的抗拒調查,到積極配合提供材料,再到主動要求就自己的問題提交書面材料,一次次談話讓劉開雲意識到,鐵證面前“紙是包不住火的”,同時組織的關懷也讓他倍感溫暖,“即使犯了錯依然沒有被組織拋棄”。

對被調查人以同志相稱,安排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在審查調查過程中,針對被調查人不同特點和存在的不同問題,專門制定方案、對症下藥,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被調查人心服口服,堅定依靠組織的信心。

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紀委監委對華莊街道濱開園區服務管理辦公室黨支部副書記張鑫涉嫌挪用公款一案進行調查時,調查組重點從家庭親情的角度感化教育被調查人,引導他消除對抗情緒、主動坦白交代。

“感謝這段時間裡辦案人員對我的耐心勸導和教育,讓我對自己的違紀違法行為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悔改。對這個處理結果,我心服口服。”在被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前,張鑫對辦案人員表示了誠摯的感謝。

“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感化被調查人,促使其講清問題、認識錯誤,正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體現。”濱湖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說,“這不僅對違紀者本人是一種黨紀教育,對其他案件當事人也是一種警示,只有主動交代方是正途。”

“問責給我上了生動一課”

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不僅是在處理時要正確把握違紀性質、認錯悔錯等情況,在處理後,也要把開展後續教育作為深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延伸和拓展。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中街12號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機關,部屬某培訓中心主要負責人唐松陽(化名)每個月都要來四五次。

除了彙報日常工作之外,唐松陽一有機會就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人社部紀檢監察組相關領導,就如何履行好主體責任向他們取經。

轉變,要從兩年多前的那次問責說起。

2015年6月,該中心發生公款旅遊問題。事後,兩名調研帶隊人員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唐松陽也因負領導責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唐松陽坦言當時有些“委屈”:“問題沒出在自己身上,這不是‘躺槍’?”

對於犯了錯誤的同志,只要還留在黨內,就要用黨內的方式進行教育和再造,決不能“一處了之”、不管不問。

察覺到唐松陽的心結,駐部紀檢組相關負責人多次耐心與唐松陽談心,向他講明問題根源所在。接到處分決定的那一刻,唐松陽沒有抱屈:“我有錯,這個處分我應該背。”

受到處分的大多數同志還是黨員幹部隊伍的一分子,對於他們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應該積極給予關愛和幫助,引導他們重新走好人生路。對此,駐人社部紀檢監察組以實際行動支持該中心的工作,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還經常到該中心和大家一起座談,“讓我們覺得儘管犯了錯,但黨組織和我們站在一起”。

問責打醒了“老好人”唐松陽。在受到處分後一個月之內,中心接連召開五次黨委會、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專門就發生的違紀問題開展反思和討論。唐松陽還主動現身說紀,帶領中心其他兩名受到處分的同志一起深刻剖析。

以紀檢監察組細緻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為模板,唐松陽多次與其他受處分的同志談心,教育他們正確面對挫折,同時在工作上充分信任,讓受處分黨員幹部體會到組織的期望和溫暖。

“治病救人有溫度”,不僅體現在談話函詢和審查調查過程中,還延伸到對受處理黨員幹部的後續教育環節,實現嚴管和厚愛、懲戒和挽救的辯證統一。

政治生態煥然一新,為幹事創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唐松陽的心結解開後,中心收入再創新高,取得了自組建以來的最好業績,實現了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雙豐收”。(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王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