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养殖业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一大经济支柱和农人的经济来源,地位可见一斑。可现如今随着私人养殖场越来越多,养殖场的建设鱼龙混杂,管理和维护,便成为了一大难题。许多村民虽然嘴上不说,但养殖户的不规范操作确实影响到了他人生活,不符合“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现代化建设标准。

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近些年来,生态养殖开始兴起,传统养殖和环保就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专家看来,养殖业仿佛跟环保在唱反调。从去年开始,农村就开始规划“禁养区”了,今年的4月份又迎来了环保税,养殖业的道路真的是坎坷。“禁养区”顾名思义就是这片区域不能够从事养殖业,而区域内现有的养殖场也只能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环保税的启征,有增加了养殖成本。如今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2018年以来环保政策有了进一步调整,就一些地方官员“不作为,乱作为”就行督查整治,有些地方为了政绩实行“无猪县”,为了解决暴力拆迁维护养殖户合法权益《全国畜禽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对于畜禽污染中以生猪养殖为例。

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的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在50头-500头之间,年产量小于50头的为养殖户,也就是小散户。禁养区限养区内50头以下规模不在清理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按照规定小散户不应该被拆除!专家之所以提出来禁养,只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在农村搞养殖会污染农村的空气,导致整个村子里的空气都“被污染”,影响其他农民的健康;

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农村的个体养殖场(户)都没有安装净化设备,动物的粪便等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农村养殖户缺乏消毒和卫生管控,可能会传染一些病菌,导致农民得病;

、不少养殖场修建的时候都没有获得审批,违反了土地使用的相关规定。

农村再度迎来“禁养令”,养殖场面临被拆,养殖户又该何去何从呢

曾经让不少农民致富的行业,难道以后就干不成了?养殖不易,小散户没钱没势生存更是困难,但是还是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家人和儿女创造更好的未来!但是要守法经营,现在养殖户面临的就是自己掏钱做环保设施的问题,投资巨大,养殖户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