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段鳴鏑>對話

楊慧妍,資深兒童圖書編輯,曾旅居德國兩年半,現居住在美國加州。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野獸國》是不朽的兒童著作

01 收聽提示

  • 國外兒童繪本的藝術風格更加多樣化

  • 《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獨特的拼貼風格

  • 《失落的一角》決不單單是一本兒童書

  • 《字母樹》故事簡介

  • 《野獸國》是不朽的兒童著作

  • 《我的爸爸叫焦尼》故事簡介

  • 《爺爺變成了幽靈》故事簡介

  • 中國兒童繪本創作才剛剛起步

  • 中國兒童繪本仍然缺少本土化的故事

02 附錄

知乎網友推薦的兒童繪本圖書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其實這個系列中的每一本都值得去讀,首推《永遠永遠愛你》是因為在一次旅行中,我本是為《百年孤獨》(當時還未引進正版)尋見一家書店,沒成想在那裡第一次偶遇了傳說中的繪本和傳說中的蒲蒲蘭,當時我和BF面對著那一架繪本席地而坐分享了9本,這是其中一本,是當中最最打動我們的書。當時感動的一塌糊塗,後來聽各種人說過因為讀了霸王龍的故事熱淚盈眶而心裡無限溫暖的情境。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這本書,只有當你有寶寶了,你會覺得繪本名家:山姆·麥克佈雷尼,還有繪本名家:安妮塔·婕朗的偉大。

我是被大兔子最後的那句話給擊倒的。“我愛你從這裡到月亮,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裡這麼多”。還能說什麼?一切的長度、高度、維度都沒有這句溫軟的話那麼有穿透力。愛,可以穿透你的心,融化你所有的堅強和冷漠。

一個孩子,可以給你所有付出的動力。你會發現,這本書確實做到了,讓你被愛擊倒。輕輕臥在ta的身邊,說“我愛你”。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這是一本關於女孩兒的繪本,第一次看完之後我就決心,以後如果生了女兒一定要給她買這本書。誰說女孩兒就一定得當公主?奧莉薇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小豬,超酷~

實際上,在這本繪本中,奧莉薇一直在思考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是誰?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我的選擇與大部分人不同會如何?

別人如何看待我?我又如何看待他們的態度?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最打動我的是《狐狸電話亭》這本繪本

故事講述的是,森林裡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狐狸母子。小狐狸活潑可愛,狐狸媽媽溫柔善良。

但是有一天,小狐狸病死了。狐狸媽媽傷心欲絕,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直到她看到了山腳下有一個電話亭,在一閃閃地散發著溫暖的光。

狐狸媽媽忍不住朝著電話亭的光走去。發現有一個小男孩,在電話亭裡跟他的媽媽打電話。

這個小男孩多麼像自己的小狐狸呀。狐狸媽媽心想。

小男孩對媽媽說,媽媽,我真想你。

我也很想你。狐狸媽媽心裡回答道。

就這樣,狐狸媽媽將小男孩看做成了自己的孩子,每天傍晚,小男孩都會來電話亭給媽媽打電話,而狐狸媽媽就悄悄藏在一旁,聽著小男孩的說話聲,幻想著是小狐狸在和自己說話。

但是有一天,電話亭壞了,這可怎麼辦呢,狐狸媽媽一著急之下,竟然變成了一座電話亭……

小男孩會發現電話亭變得不一樣嗎?

狐狸媽媽最後會怎麼樣呢?

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相信會深深地打動每一位讀者的心。

戶田和代,兒童文學作家,出生於日本東京。《狐狸電話亭》在日本出版後,曾多次被改變成童話劇在各地小學上演,成為日本近年來最賺人熱淚的暢銷繪本之一,並獲得日本第八屆濱田廣介童話獎。其他代表作品有《月夜的鯨魚》《遊樂園今天不開門》等。

高巢和美,畫家,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畢業於東京設計學院,目前作為自由畫家活躍在各個領域。主要代表作品有《狐狸電話亭》《睡不著》等。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為什麼小孩子會這麼喜歡這本書?我一開始只是膚淺的認為,因為好玩。就像喜歡大衛和“小怪物”一樣,作為一個小男生,邁克斯調皮搗蛋、稱王稱霸的行徑,自然是很吸引他們的。而最後邁克斯回到了家中,曾經生氣的罵他“野獸”的媽媽也給他做好了飯,就是一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令講故事的大人滿意,聽故事的孩子也能感受到愛意的“大團圓結局”。小朋友如果有不開心的情緒,也可以隨著繪本里的主人公得到一次釋放。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而當我只是覺得這本書真的太有吸引力,而想推薦一下的時候,就去稍微查了一下它的資料。一查不禁直呼“失敬”,這可是本大有來頭的繪本。 這本書不僅獲得美國圖畫書的最高獎凱迪克金獎,其他大小獎項也傍身無數,國際安徒生獎得主艾登·錢伯斯說:“因為這本書,圖畫書成年了。”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自稱就是“邁克斯”,並多次為孩子們朗讀這本書。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沒有一個繪本故事像《剪麵包的男孩》這樣讓我震撼。

也許這根本不是給孩子看的繪本故事。

故事講述了一個擁有神奇剪刀的男孩,這個男孩很喜歡玩剪刀,他的剪刀很神奇,可以剪出任何東西,也能修剪任何東西,高樓大廈能修剪,森林也能修剪。

後來,他剪出了一個女孩。

他用剪刀為女孩剪出了女孩喜歡的一切。

最後,他累了,他把剪刀遞給女孩,說,這回輪到你剪了。

女孩接過了剪刀,滿心歡喜,是的,這才是女孩最想要的。

我之所以說,也許這個繪本根本就不是給小孩看的,是因為小孩還沒真正經歷男女之情,他們並不知道,一個女孩之所以愛上一個男孩,也許只是因為那天下午陽光正好,男孩穿著白襯衫,坐在別墅前曬太陽!對,這是一個美妙得畫面,但也許女孩喜歡得不是白襯衫,不是陽光,而是別墅。

外國兒童繪本圖書,絕不只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大人看了跟著流淚

這位日本的繪本作家佐野洋子女士,年輕時也為生計而創作繪本,到年老時,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地創作抒發心聲的作品。

所以這一本繪本,並沒有過多考慮市場的需要,比如它特別長,又比如它講述的故事,似乎不是能讓孩子完全理解的。但是我卻尤其尤其喜歡它。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它化用貓有九條命的典故,不厭其煩地講述貓的每一次生命。當然,並沒有把100萬次都寫出來啦。每一次,貓都是不同的人的貓,它因為不同的原因死去,主人很傷心,貓卻一點都不,作者還說,貓最喜歡自己了。直到最後一次,貓不再是別人的貓,它過著自己的生活,它以為這一次還是一樣,卻一不小心陷入了愛情。他喜歡那隻白貓,向她炫耀:“我可是活過100萬次的貓哦!”可是白貓總是淡淡地回答:“哦。”這讓最喜歡自己的貓有一點失落。可是後來,他們還是生活到了一起,再後來,他們有了小貓,日子過得很幸福,貓漸漸地,喜歡白貓和小貓們勝過了自己。當小貓長大,各自離家,白貓也老了,先他而去,貓第一次慟哭起來,哭了有100萬次。直到最後,他哭不動了,躺下去。貓,再也沒有醒過來。

一本繪本,其實可以表達很多東西。這是一本兒童繪本,孩子或許不會完全理解它,卻也會愛上它有趣的故事。而大人,在經歷不同的人生經歷後讀它,各自感受又不一樣。那位向我推薦這一本繪本的老師說:“讀《活了100萬次的貓》之後慟哭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我深以為然。

最後,致敬帶給我們這一部美好作品的佐野洋子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