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新地鐵懸了 等有錢了再說?棟察樓市早報(7.15)

沈阳新地铁悬了 等有钱了再说?栋察楼市早报(7.15)

(關注我們,每日早6:30推送最新樓市資訊)

2018.7.15六月初三•週日

瀋陽天氣

大家早安,今日雷陣雨,24至29度

西南風3-4級, 空氣質量:良

宜:

祭祀、沐浴、塑繪、開光、入學

忌:

嫁娶、出行、納采、入宅、作灶

沈阳新地铁悬了 等有钱了再说?栋察楼市早报(7.15)

今日

要聞索引

熱點及本地新聞

中央出一重磅政策 瀋陽地鐵有些懸

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站穩回升向好“新拐點”

沈高層次人才到縣域雙創最高資助3000萬

地鐵二號線五里河站連通K11購物藝術中心

瀋河區10個農貿市場改造完畢

國內新聞

上半年全國“賣地” 收入近2.7萬億元

百餘“調控令”,為何難抑樓市“火焰山”?

福建已有四城市開啟“搖號買房”模式

重大調整!杭州公積金出新政!

中央出一重磅政策 瀋陽地鐵有些懸

7月1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其中,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門檻提高了3倍!

這9城要跟地鐵說再見?

按照新標準,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有多個城市指標不符合要求,這些城市申請新的地鐵線路可能要黃了。

此次發佈的《意見》中明確,嚴格建設申報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地鐵主要服務於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換句話說,國家的意思是有錢了你再建)

這較2003年的要求而言,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都提升了3倍。這也意味著一些此前符合2003年申建地鐵條件的城市將被排除在外。按照新的標準,記者不完全統計,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有9個城市的地方未能達到“債務率”的要求,包括

南寧、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瀋陽、哈爾濱、貴陽

烏魯木齊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743.8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

蘭州2017年GDP為2523.5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並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市區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標準。

呼和浩特2017年常住人口為311.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5.17萬人,未能滿足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要求。同時,呼和浩特市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也不符合新的標準。

包頭2017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7.6億元,未能滿足300億元以上的標準。同時,包頭市區常住人口也未能滿足新標準。

洛陽2017年總人口710.14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19.16萬,不符合新標準。

南通2017年常住人口為730.5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35.4萬人,不符合新標準。

僅有76城允許建地鐵

在52號文件公佈前,對申建地鐵城市的要求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而在新的徵求意見稿中,對申建地鐵的城市相關標準的要求變為: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對GDP和財政收入的要求均是15年前的3倍。

對比國家統計局於今年1月公佈的“2017中國城市GDP百強榜”,排名77(含77)以後的城市因年度GPD不足3000億元,已喪失申報地鐵建設的資格。

2017年GDP不足3000億元的城市(不含100強以外),其中就包括甘肅省省會蘭州(2445億元)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2799億元)。

沈阳新地铁悬了 等有钱了再说?栋察楼市早报(7.15)

從上述信息可以看到,第77名到100名的城市都將在短期無緣建設地鐵,算下來差不多有1.2億人短期無緣在家門口坐上地鐵。

直指地方債風險

《意見》提出,為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規範有序發展,要堅持“量力而行、有序推進,因地制宜、經濟適用,銜接協調、集約高效,嚴控風險、持續發展”的原則,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政策措施落實。

一是完善規劃管理規定。

二是有序推進項目實施。

三是強化項目風險管控。

四是完善規劃和項目監管體系。

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到,控制地方債風險是新政策出臺的核心關鍵詞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曾在去年指出,2015年以來地鐵建設熱很大程度上來源於2015年-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壓力。而在2016年下半年以後,特別是2017年,中國經濟已經呈現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在這一背景下,防控風險,特別是債務風險成為了2017年的主題。

也正是從2017年開始,財政部接連出臺了50號文、87號文用以規範地方舉債融資以及購買服務。地方融資平臺和金融系統對此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調整。

52號文乾貨版

相比原來的81號文,52號文主要有12項變動,核心思想如下:

沈阳新地铁悬了 等有钱了再说?栋察楼市早报(7.15)

1、“人口”300萬以上沒有改變,但把“城區人口”變為“市區常住人口”;

2、地區生產總值,地鐵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10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3000億元;輕軌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6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1500億元;

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鐵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1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300億元;輕軌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6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150億;

4、初期客流負荷強度,81號文未提及,52號文要求地鐵大於等於0.7萬人/日/公里,輕軌大於等於0.4萬人/日/公里

5、資本金比例,52號文明確了財政性資金比例:除規劃明確採用特許經營項目外,財政資金不低於40%,嚴禁以各類債務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6、規劃期限,52號文有要求了,要求5-6年;

7、需要編制建設規劃調整情況:81號文要求變化15%,52號文要求增幅20%;

8、新編建設規劃要求的條件,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實施最後一年或完成投資70%;

9、有軌電車,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提出省級發改部門負責審批;

10、地方債務,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嚴禁通過融資平臺公司或以PPP等名義違規變相舉債,列入債務風險的城市,暫緩審批新項目;

11、軌道交通企業債務,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負載率過高,暫停開工新項目;

12、責任主體,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城市主體。

瀋陽新地鐵懸了 等有錢了再說?棟察樓市早報(7.15)
棟察樓市
最新房價,成交數據,土地拍賣,購房指南,長按二維碼關注!

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站穩回升向好“新拐點”

7月13日,市長姜有為主持召開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全面系統總結上半年經濟工作,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基本面持續改善,穩定增長的基礎更加鞏固,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多,呈現出穩中提速、穩中增效、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市經濟站穩了回升向好的“新拐點”,步入了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會議分析了全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全市及各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相關部門就各自領域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分析。今年上半年,各地區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要求,大幹實幹、掛圖作戰,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先行指標保持增長,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新動能不斷壯大。

姜有為對上半年全市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就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面臨的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轉型升級。

姜有為強調,下半年要重點抓好十項工作。一是切實抓好經濟運行組織調度,打開指標,盯住問題和增量,完善政策措施。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服務企業、服務群眾進一步梳理需求,發現問題並切實解決問題。三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低效無效供給,大力培育新動能,抓緊出臺軍民融合行動計劃、電動瀋陽實施方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切實為實體經濟減負。四是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抓好全面創新改革等工作。五是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細化任務,加強區域協同,加快開放載體及重點項目建設,擴大進出口貿易。六是加快推動科技創新,進一步強化創新平臺的溢出效應、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協同效應和科技成果的本地轉移轉化。七是打好創城攻堅戰,壓實責任體系,落實長效機制,通過大巡查,推動大整改,促進大提升。八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民生實事,確保年底前全部完成。九是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十是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約束,過程控制,系統安排,聚焦重點,邏輯閉環,組織穿透,務實落實,持續推進,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市領導劉曉東、吳文學、姜軍、王廣生、陳弘參加會議,並對分管工作進行點評和部署。(來源:瀋陽日報)

沈高層次人才到縣域雙創最高資助3000萬

瀋陽鼓勵高層次人才到縣域創新創業,對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50萬元至3000萬元項目資助。

日前,圍繞瀋陽市日前出臺的關於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瀋陽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市直相關部門對重點內容進行了具體解讀。其中,“鼓勵高層次人才到縣域地區創新創業”一條中的“高層次人才”被細化為四類,這四類團隊所能獲得的項目資助金額也各有不同。

瀋陽市推進縣域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涉及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推進縣域工業發展、加快推進縣域服務業發展、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等方面,共23條政策。其中第20條政策明確提出,對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50萬元至3000萬元項目資助;在同等條件下,給予資金額度按照上限支持。

據瞭解,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是指在瀋陽市企事業單位中,開展高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或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從事高端服務業等創新活動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是指在瀋陽市範圍內註冊成立獨立法人機構,實施產業化項目或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從事高端服務業等創業活動的高層次人才團隊。

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按照成員結構、整體水平、創新性、市場前景、經濟社會效益等進行綜合評價,由專家評審分為A、B、C、D四類。對於經評審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瀋陽市將分別按照四個不同層次類別予以項目資助。

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瀋陽市今年還設立了縣域產業發展基金和獎勵資金。基金由市本級出資1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主要投向縣域經濟創新、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加工、三產融合領域。(來源:華商晨報)

地鐵二號線五里河站連通K11購物藝術中心

7月13日,記者從瀋陽地鐵瞭解到,自13日起,瀋陽地鐵二號線五里河站B1出入口投入使用。

地鐵二號線五里河站B1出入口位於五里河站負一層,通過連接通道與K11購物藝術中心及瀋陽新世界博覽館相連,目前每天10:00-22:00開放。(來源:瀋陽日報)

瀋河10個農貿市場改造完畢

7月12日,瀋陽市瀋河區泉園農貿市場改造完工後重新營業。當天,瀋河區市場局南塔監管所聯合市場主辦方召集所有業戶開了大會。

“我在這市場這麼長時間了,還頭一回開這樣的會。”熟食業戶李碩說。會上,南塔所向市場主辦方和業戶們詳細介紹了農貿市場創衛的要求,對業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政策性指導。與會的40餘名業戶表示將積極配合並參與市場的規範管理,共同維護好市場環境衛生。

截至目前,今年瀋河區計劃升級改造的10個農貿市場已全部完成改造並重新營業。改造後的市場硬件條件更加完善,像西通、廣宜、大東門等市場都增加了快檢室,智能化設施日趨完善。

“市場建好了,後續管理也必須跟上。”區市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市場局加大管理力度,在原屬地監管所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的同時,向每個市場派遣2名機關幹部,定崗定人、壓實責任,確保問題整改率達到100%。另一方面,各分管局長積極約談市場主辦方,督促其主動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市場資金、人員等方面的投入,增強日常管理力量。要求市場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過與經營者簽訂責任書等方式,以責任約束行為,推動行業自我管理。

在廣宜農貿市場開業前,區市場局就與市場主辦方簽訂了《三包監管責任狀》,要求其履行主體責任。接下來,瀋河區市場局還將約談西通市場主辦方,在泉園農貿市場開動員會,努力使農貿市場的管理由“被動整改”向“自我管理”轉變。(來源:遼瀋晚報)

上半年全國“賣地” 收入近2.7萬億元

7月13日,財政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佈上半年財政收支形勢。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婁洪表示,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運行情況良好,財政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支出進度總體加快,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331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592億元,同比增長7.8%,為年初預算的53.2%,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全國土地市場依然延續火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41億元,同比增長43%。而2017年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836億元,同比增長34%。

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上半年,契稅2974億元,同比增長16%;土地增值稅3231億元,同比增長10.7%;房產稅1484億元,同比增長6.9%。

“不過,在上半年財政收入總體較快增長的同時,6月份當月財政收入增幅放緩,主要是受政策性因素影響。”婁洪說。

婁洪指出,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主要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為財政增收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工業品價格處於較高水平為財政增收發揮了助推作用,新動能、新產業的發展等為財政增收拓寬了稅源基礎。

婁洪表示,下半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等一系列舉措持續發力,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穩步提升,將繼續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存在一些影響後期收入增長的因素,如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更多在下半年體現等。預計下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將有所放緩。但總的看,財政收入運行將繼續保持平穩,全年收入的預期目標能夠實現。

財政部稅政司副巡視員袁海堯表示,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減稅降費接連發力政策密集出臺,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創新創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半年,我們將落實好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工作部署,強化“放水養魚”意識,進一步研究出臺其他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陳新華透露,根據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和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決策部署, 我們正在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制定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制度文件,已經按程序報批。(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百餘“調控令”,為何難抑樓市“火焰山”?

年初以來,多地樓市升溫,“凌晨排隊” “冒雨驗資” “萬人搖號” “庫存告急”等瘋狂的購房現象再度登臨各大門戶網站新聞首頁,“一房難求”的非普遍現象讓供需緊張情緒持續蔓延。從海南自貿港到遼寧丹東,從粵港澳大灣區到杭州、成都、西安,房地產投資客絡繹不絕,忙碌打探樓市 “商機”。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超過180次,累計73個城市進行了調控,出臺了135條限購政策,176條限貸政策,51個城市及海南全省實行了限售。從調控效果看,房價波動趨緩,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漸顯。但另一方面,非調控熱點城市卻不斷加入本輪漲價大軍。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樓市對頻繁調控已產生抗體,短期行政性調控作用正在減弱。

頻繁調控難抵樓市熱情

今年以來,在一線城市房價受抑制的同時,部分二三四線城市卻在“輪番上漲”。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1個,漲幅最高的丹東達到5.3%。

在此情況下,各地房地產調控全面升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僅5月份即有超過40個城市發佈50次調控政策。 “當前,房地產調控已明顯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全面鋪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5月份發佈調控政策的城市主要是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二三四線城市。

限購、限貸、限售仍是各地祭出的高招。如成都要求提高非戶籍購房家庭繳納社保年限,並規定新購住房3年限售;太原對戶籍、非戶籍家庭實行差別化限購政策,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並擴大限售範圍;丹東提高非戶籍居民貸款首付比例,並要求新房5年限售。

此外,多地還加強價格管理和市場監管。威海、聊城規定新房3個月內不得漲價;武漢、江門、佛山、海南、贛州等地先後出臺監管措施。

半月談記者暗訪瞭解到,天津市南開區、西青區一些二手房中介稱,在收取數萬元“好處費”後,可為不具有購房資格的外地購房者偽造手續,辦理購房資質。6月5日,天津市發佈通知,要求加強購房人購房資格審查,對不符合調控政策規定者,不予辦理相關購房手續。

警惕購房亂象擾動購房預期

在房地產調控持續的背景下,種種非理性跡象依然不斷湧現。買房人不挑戶型、不選樓層,新房一上市即被“秒殺”;杭州一位98歲高齡老奶奶坐著輪椅參與搖號;長沙剛需房12歲孩子中籤……市場之瘋狂可見一斑。

比市場更瘋狂的,是人們的預期。今年4月下旬,南京橋北板塊的明發濱江新城小區發佈《告明發業主同志意見書》,要求從今年5月1日起,2077戶業主的二手房報價往上提升7000元~10000元/㎡不等。

種種房地產亂象,讓本已漸穩的市場再度蠢蠢欲動。同時,頻現的“人才新政”“搖號買房”等現象更明顯地刺激了市場神經。今年以來,南昌、呼和浩特、山東、海南、新餘、漳平、天津、西安、四川、鄭州、溫州等地先後出臺吸引人才政策,一些省市還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補貼力度。“人才新政”引來的卻是“炒房客”。張大偉表示,西安4月份房價環比上漲1.6%,與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有很大關係。

“人才新政”變相降低了限購門檻,使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供給更為緊張,並帶來上漲預期。如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計劃後就迅速引發“買房潮”。天津市民李先生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看好的一套價值240萬元的二手房,在“海河英才”計劃公佈後“坐地起價”,一天就漲了10萬。

除此之外,因行政性限價形成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購買新房者可獲得鉅額利差,更讓投機人群看到了“價值”。目前,已有南京、上海、長沙、成都、武漢、西安、杭州和深圳等多個城市實施“搖號購房”政策,一些搖號樓盤甚至出現“搶房大戰”現象。

張大偉認為,“搖號買房”讓購房者產生“買到即是賺到”的投機心理,購房者不減反增。“幾萬人排隊搶幾百套房”的現象幾經炒作,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投機情緒。

遏制投機,讓住房迴歸居住屬性

有人說,如果一二線樓市在10年間見證了中國房價從底層到登頂的過程,那麼如今卻有更多的城市在更短的時間內見證了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爆發的猛烈程度。

按照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發佈的《2018年城鎮家庭資產指數一季度報告》,2018年一季度城鎮新購房中,僅有30.8%為首套房,而第二套房及第三套房佔比高達69.2%。

近10年來,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讓房企與投機者賺得盆缽滿溢,這也是各種亂象頻現的主要原因。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快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遏制投機高額獲利。

此前深圳發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未來保障類住房比例將不低於60%,並將嚴格控制大戶型高檔商品住房用地,同時在新出讓居住用地中提高“只租不售”用地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安居型商品房,深圳將實行一定年限內的封閉流轉,購房人在產權封閉期內可以轉讓給其他符合條件的購房對象或由政府回購。若購房人自購房之日起累計在深繳納社保滿15年,或滿60週歲且購房滿10年,則可以申請向政府繳納一定比例增值收益後取得完全產權。

張大偉表示,深圳安居型商品房,將有效降低政府的保障成本,降低購買住房的門檻,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多層次住房需求。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從購買到出售形成閉環,有效壓縮牟利空間,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屬性,打擊投機行為,影響短期獲利的可能性,促使住房向居住屬性迴歸。(來源:半月談)

福建已有四城市開啟“搖號買房”模式

13日,福建省會福州出臺《關於福州市五城區商品住宅項目公證搖號銷售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稱即日起,福州市所轄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馬尾等五城區的三類商品住宅項目,按照“首套剛需優先”原則,實行公證搖號方式公開銷售。

7月10日,福建寧德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房地產市場精準調控的實施意見》,規定要對中心城區新批預售的商品住房項目實行公證搖號、公開銷售。

至此,福建已有泉州、莆田、寧德、福州四城開啟“搖號買房”模式。據媒體公開報道,7月9日,廈門市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精準調控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實施意見》也提出,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推行新開樓盤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工作,維護社會公平。”

福建進入“搖號買房”時代。

怎麼搖?先交認籌金家庭為單位

福州出臺的《實施意見》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在取得商品住房預售許可後方可開展認籌,開放認籌的時間不得少於3天,對每個認籌家庭收取的認籌金不得超過準售房源平均單套住宅銷售金額的20%。

意向購房人屬於福州市五城區限購對象的(含非本市五城區戶籍意向購房人未能提供2年內累計繳滿1年社保或個稅證明的),只得申請購買非限購套型商品住宅;不屬於本市五城區限購對象的,可以申請購買全部套型商品住宅。

符合購房條件的購房意向人,以家庭(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為一個家庭)為單位申請認籌,參與搖號。每個家庭在每一次認籌活動中只能申請1個認籌名額。未選房或放棄選房的認籌家庭,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在7個工作日內退還認籌金。

業內有消息稱,2018年6月30日,位於福州銅盤路的保利天悅項目在福州閩江世紀金源會展大酒店舉行公證搖號開盤,系福州首個公證搖號買房樓盤。

消息稱,開盤搖號形式採用手動搖號,公開搖號過程由福州市公證處現場公證,市房管局、市市場監督局、市物價局、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等部門派員現場全程監督。項目一次性推出556套房源,共有768人繳納認籌金,參與此次搖號。搖號結果現場公佈。

對此消息,保利(福建)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拒絕回應,並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房管部門:首套剛需購房人優先

福州出臺的《實施意見》明確,福州市所轄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馬尾等五城區的指定類型的商品住宅項目,按照“首套剛需優先”原則,實行公證搖號方式公開銷售。

指定類型包括:①三環路以內福州中心區域新批准預售許可的商品住宅項目;②巡查整規活動中發現並經市房管局、市物價局、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等部門調查確認的違法違規樓盤;③經市房管局、市物價局、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等部門認定的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熱點樓盤。

符合以上要求的商品住宅項目正式開盤當日,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在公證機構主導下,組織公證搖號活動。按照“首套剛需優先”原則,分兩批依次搖號產生選房順序號。

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場監督處的工作人員表示,首套剛需意向購房人係指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本市五城區範圍內無住房的意向購房人;非首套剛需意向購房人係指除首套剛需意向購房人以外的其他意向購房人。同時,只有一手房、預售房採用“搖號買房”,二手房不受此新政限制。公證搖號產生的順序號,購房人不得轉讓、變更,否則1年內禁止其在本市五城區購房,3年內禁止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由此可見,《實施意見》或將成為打擊炒房、關係戶的又一重拳。

業內人士怎麼看?

“搖號買房”對福建樓市會有怎樣的影響?這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廈門市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會長、高鵬房產總經理傅強認為,目前,中國多個城市存在一、二手房房價“倒掛”的現象,即一手房房價因受限價政策影響,相較同一地段二手房而言,房價更低。也因為一手房限價政策,“搖號買房”新政對一手房房價不會產生助推作用,但會造成“開盤即售罄”的反常火爆現象。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民建福建省委財政金融委員會副主任陳善昂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一、二手房房價“倒掛”導致一手房的需求旺盛。搖號認購一手房與股市中的“打新股”大致相同,人們會認為“買到就是賺到”。未來福建其他城市可能也會出臺“搖號買房”新政。(來源:中國新聞網)

杭州公積金出新政!這些情況不能提取公積金

近日,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發《關於規範改進住房公積金提取政策的通知》,趕緊看看有哪些變化。

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及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的精神,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住房公積金政策執行情況檢查及風險排查隱患排查的通知》(建辦金函〔2018〕284號)和浙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浙江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公安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公安部關於開展治理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工作的通知》(建金〔2018〕 148 號)等規定,現就規範改進我市住房公積金提取政策通知如下:

一、重點支持職工在繳存地或戶籍地購買首套普通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職工在非本市及非戶籍地購房及償還住房貸款本息的,不得提取住房公積金。

二、非本市戶籍繳存職工與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的,先辦理個人賬戶封存。賬戶封存期間,在異地開立住房公積金賬戶並穩定繳存半年以上的,辦理異地轉移接續手續;未在異地繼續繳存的,封存滿半年後可提取。

三、對同一人多次變更婚姻關係購房、多人頻繁買賣同一套住房、非配偶或非直系親屬共同購房等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的,要嚴格審核住房消費行為和證明材料的真實性。

四、對符合租賃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每年可提取一次,提取限額不超過12個月。

五、取消對“本市戶籍職工女性滿45週歲,男性滿50週歲與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後提取住房公積金”的規定。

六、對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職工,要記載其失信記錄,加強失信監管,實施聯合懲戒,3年內不得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來源:杭州發佈)

親愛的《棟察樓市》粉絲們,還沒有養成閱讀互動習慣,希望您在閱讀後,在最下方留言順便回覆“已閱”,如果喜歡,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創作的鼓勵!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加入互動平臺 可自由發言交流

沈阳新地铁悬了 等有钱了再说?栋察楼市早报(7.15)

2017瀋陽房地產服務貢獻人物

2017遼寧省房協經紀專業委員會專家

瀋陽房地產協會監事

365淘房瀋陽站 & 棟察樓市 主編 李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