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分叉了,是怎么回事?

手机用户3222009732


关于玉米分叉的情况,有些朋友遇到过,有些朋友没有遇到过,因为玉米分叉不是所有地块都会出现的,只有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有可能发生。

玉米分叉,用老百姓说的大白话,就是长芽子了,其实这是玉米的分蘖,按理说农作物分蘖是好事,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多余的分蘖不会长出玉米棒,即使有玉米棒出现,也不会结粒,所以,有些朋友就会纠结,玉米多余的芽子,要不要掰掉,而本篇内容,小帮手主要给大家说玉米为什么会出现多余的芽子,也就是什么情况下,会分叉,从以下4点分析:

1、品种选择

品种问题占比不小,经常看到同一个区域的朋友,在温度、湿度、管理等方面都差不多的前提下,有些玉米种会分叉,有些则不会(或者说多与少),这就是品种的原因,据观察,叶片窄长的品种比叶片宽短的品种,发生的几率要大,长势低的品种比长势高的品种,发生的几率要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下。

2、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大家都知道不要过密,但是也不要过稀,小帮手一直给大家说要合理密植,如果种植过稀,田间养分过剩,会刺激玉米叉子的萌发,形成分叉,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田间比较稀疏的地方,玉米叉子发生的几率会增加。

3、水肥充足

玉米生长需要一定的水肥,适宜最好,不要过量,特别是氮肥,有些朋友认为多施氮肥,玉米就会长高,这样的话玉米棒结的大,能高产,其实,如果过量的话,也不好,就好比人吃饭一样,吃好即可,不能吃太饱,这样会感到难受,而玉米也差不多,假如吸收到过多的养分,不仅会向上生长,还会左右生长,最终分叉就形成了。

4、矮小因素

有些地块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植株较矮小,比如控旺剂使用过多、粗缩病等原因,这样的话,向上生长受挫,而植株又在不断的吸收养分,所以体内的侧芽萌发,形成分叉,也就是我们说的芽子。

以上4点,是比较常见的导致玉米分叉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温度、干旱、病虫害等,原理和上面差不多,至于大家所关心的,玉米芽子到底掰不掰这个问题,相信朋友们都已看过很多文章,掰或不掰,没有对与错,所占立场不同,至于你是怎么想的,可在下面评论中说说,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农民的小帮手


问题:玉米苗分叉了,是怎么回事?

对于很多农村种地人来说,玉米分叉这种现象应该都见过,那么玉米为什么会分叉呢?这个很多农户却说不明白,玉米分叉主要是因为其遗传基因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遗传基因来说,玉米本身属于禾本科植物,而“分叉”又或者说分蘖是禾本科植物固有的遗传特性之一,这就是玉米出现分叉的内因,玉米分叉主要是玉米每个节位有一个叶腋处,上面有腋芽,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腋芽就会发育并在根茎部形成分叉。

玉米苗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造成分叉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三种,

一是其生长的环境,比如土壤的肥力、土壤墒情、气候温度等,一般玉米苗容易在高肥力、高温度、保墒情的情况下分叉,加之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不同,有的玉米品种比较易分叉,而有的则分叉现象较少。

二是玉米种植密度。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如果种植的密度比较小,那么玉米就更容易分叉,这和土壤中营养物质丰富是一样的,玉米密度小,竞争获取营养的就少。特别是那样容易分叉的玉米品种,在这个时候表现最明显。因此,玉米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密植。

三是病虫害引发。病虫害引发的玉米分叉一般都是部分植株,主要是因为病虫害破坏了玉米的生长点,刺激腋芽生长发育产生分叉。

在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玉米苗分叉的情况,应该果断去除分叉部分,让主干健康成长,分叉的部分不除,就会影响整株的健康生长,出现营养不良,将来结奇葩的玉米穗,影响产量。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政策,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关于玉米分叉,有人抱怨说:一半专家说掰,另一半专家说不掰,我听专家的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你要听他怎么说!

玉米长丫子好不好?当然不好!有专家说丫子越多品种越好吗?没有。

那要不要掰?两大原则:一、疯长的丫子掰掉好,普通的小丫子不用掰。二、你是个闲人,可以去掰掰玉米丫子;有正事在忙,就别把时间浪费在掰丫子上。

我曾和一个农民说,玉米丫子制造的营养,也可以供根和主茎用,没有浪费营养。他说那丫子死后的尸体不是营养形成的?我说,玉米叶子早晚也会死,死的时候也有尸体,是浪费营养吗?小麦的无效分蘖是浪费营养吗?

“疯长”的丫子是另外一回事。疯长的丫子把养分用到开花结实上,可是它结的是无效果穗(见图),确实浪费营养。这种大丫子都是在地头地脑。所以如果你是个闲人,大喇叭口期去地边转转,把大丫子掰掉,足够了。



还有诸如一次性施肥好还是分次施肥好?均匀行距好还是大垄双行好?都用不着纠结,各有优缺点,总体效果差不多。怎么喜欢怎么来。

生活就是选择。有些是非黑即白,有些模棱两可。你要参加高考了,你妈去旅游,你去还是不去?当然不去!高考结束了去旅游,跟团游还是自助游?怎么喜欢怎么来呗!这不是废话,是哲学。


种田博士后


玉米苗分叉,俗称水叉子。玉米水叉子的多少和品种有关。有的品种在玉米十片叶左右时,根部能分蘖出两三个叉子。分蘖率能达到90%。有的品种很少有。

玉米分叉除了和品种有关外,和土地的肥力有很大关系。主要是基肥太足,造成苗期生长过旺,从而导致分蘖现象。种植密度越稀,分蘖越重。还和气温有关。玉米种植过早,苗期温度较低,生长点受到了限制,再加上营养过剩,很容易分叉。这些情况在现实中经常出现过。辽南地区春季雨水较少,有的年月商情差,耽误了播种期。比如2014年我们这在5月8日开始播种,几乎没有发现玉米分叉现象。即使有,也是那么几家肥水过猛造成的。最近几年基本上都在4月25—30日之间播种,玉米分叉现象较为严重。

经过最近几年的观察,发现使用玉米长效专用肥种植的玉米,水叉较轻。就其原因是专用肥使用了缓慢因子,控制了前期生长过旺这个特点。所以建议玉米种植户,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尽量使用玉米专用肥,不但是水叉少,而且产量也不低。

那么已经有了分叉,到底该不该掰掉呢?专家们认为玉米水叉不用掰。说是水叉可以为玉米提供营养。掰了反而影响玉米产量。本人以为分叉矮小,呈僵硬状,可以不掰。如下图:


有些水叉生长非常强壮,不掰几天就可以撵上了老本。如下图:

无论专家说的是否有理,强大的分叉到了秋收季节还存在着,有的甚至在捎上结了几粒玉米。就算是不影响产量,也妨碍秋收。特别是人工割地,这些水叉横七竖八,拌人脚步,还得为它多砍一刀。所以强壮的水叉应该掰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