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廟 太后塔紀事

薄太后,漢文帝生母,初為西魏王魏豹妃子,後被漢高祖劉邦納入後宮為妃。薄太后生平為人宅心仁厚,德高望重,體恤百姓,為百姓修水利、除蝗災、免徭役、謀福利做了不少好事,得到黎民百姓的崇敬和愛戴,受到歷史好評。

薄太后廟 太后塔紀事

薄太后去世後,人們修建了多處廟宇和寺院等來紀念她的恩惠德澤。其中,在富平縣老城附近,溫泉河與順陽河交匯處,自西向東的一條浮塬(即疙瘩塬)之上,沿溫泉河之側,就依次建造有三座祭祀薄太后的廟宇,分別為上廟、中廟和下廟。曾經幾度幾時,前來三座廟宇祭祀參拜、祈福求願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旺盛,廟會期間更是往來如織、比肩接踵,各種社火雜耍、戲曲表演等集聚上陣,熱火朝天,好不熱鬧。惜因種種原因,三座廟宇現都蕩然無存,只留遺址依稀可見。

上廟在今淡村鎮亭子村北隅的浮塬西端,俗稱疙瘩廟。根據《富平縣誌》孫志記載:“漢薄太后廟在浮山西邱,山南薄臺川,故溫泉河名曰薄臺河,縣川曰薄臺川。宮妝類與一……山南麓,創建甚古,不審俑者誰氏。徽宗政和間旱,縣令居仁往禱,歲果大熟。百姓德甚,營廊廟總一百楹,為寧神殿,為薦獻亭,後為環翠亭,而風雲雷雨師畢備,望之煥然。居仁即紀事而勒諸石中。先是,邑令文林,屢旱屢禱,應若桴鼓。節度推官趙公,亦記碑。神之福姓,來者遠矣。嘉靖間廟貌頹,一望瓦礫。萬曆間知縣兌令俢之,以為民祈福。”以上就是上廟萬曆年間的情景,解放後廢祀舊址幾次被拆改另作他用。

中廟位於城關街道辦竇村堡內,俗稱“竇村大廟”,今富平縣人民政府位置。

薄太后廟 太后塔紀事

存世時間最長、保留最為完好的要屬下廟,惜毀於文革,現僅存其名。下廟建於溫泉河北岸(現東華街道辦的下廟村),塬側溝端,土堆突起,高出地面約兩丈,地勢宏偉,佔地八畝有餘,略稱尖角形(南小北大),當地人美其名曰“金線吊葫蘆”。廟門向南,門前有石獅一對,相對蹲立,栩栩如生。廟前,懷德渠水徑流東過,一泓清水長流不息,兩岸遍植楊柳,間雜杏梨,綠蔭掩映,極為幽靜。廟內建有戲樓、“三官廟”“馬王廟”“藥王廟”“觀音菩薩廟”“薄太后正殿、寢殿”“聖母殿”“聖母行宮”及禪房、客房等建築。其中薄太后正殿規模最大,房屋高峻,氣勢雄偉,中懸一金字匾額,上書“德惠萬民”四個大字。正殿之後的薄太后寢殿,正中塑有薄太后坐像一尊,慈祥端莊,裝飾精美,層次分明,全是重彩漢裝。衣褶迭縐,乍看疑似綾羅絲織,臨近細看方為泥塑而成,其精湛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下廟的建造立會不知始於何時,據老百姓的世傳和廟內鑄有“萬曆丙子”鍾文的古鐘可知,當為明代中葉,明之前無從考證,系一古剎無疑。起初立會時,每年舉行春秋二祭(農曆二月初二和七月十五),分別由東朱、西焦、何仙及東關各村堡輪流值年。春祭最為熱鬧,唱大戲,跑馬竹,耍燈火,出故事。但有一原則,如果小麥差價超過制錢二百文時,只舉行香會。秋祭相對簡單,大戲只演兩天,主要是交接值年會長。至清同治中期,回民起義,廟內房舍焚燬殆盡,廟祀無奈停止,直至光緒十年得以重修,經費全由捐、化、攤派而來。重修完工後,開光唱戲,熱鬧一時,東朱堡朱二先生(名延楨,清歲貢生)還為山門題寫了一副對聯,雲:“大小姐,上下廟,南北路上買東西;”下聯:“小老爺,進退廳,冬夏房中看春秋。”為戲臺上題寫的是:“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下聯為:“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在紀念薄太后的諸多古蹟中,富平的三座薄太后廟因種種原因已不復存在,不禁讓人為之感到惋惜,而如今在咸陽的禮泉縣東25公里的薄太后村的香積寺內,屹然矗立著一座古塔——薄太后塔。

薄太后廟 太后塔紀事

薄太后塔是漢文帝劉恆為紀念他的母親薄太后而建的。薄太后村原名為許張村,相傳,薄太后被劉邦詔令納入後宮為妃後,生下文帝劉恆。為躲避呂后嫉恨,薄姬在劉恆出生不久,就帶劉恆來到徐張村居住下來。薄姬在徐張村不但教村婦紡織,而且教劉恆讀書,教子有方,遠近聞名。後來,薄姬隨劉恆赴代(今山西太原)居住。劉恆登基後,視徐張村人為舅家人,遂將徐張村改名為薄太后村。後來,人們在村中建香積寺,以紀念薄太后,寺內建塔名香積寺塔,因寺處薄太后村,又稱塔為薄太后塔。

可惜的是,隨著歲月流逝和戰火兵災的破壞,原塔早已毀損。現在看到的是唐代文宗皇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大興佛教之時在原地所建,宋代有修葺,再後來寺毀塔存。塔為磚結構,全用青磚砌築,磚縫黃膠泥,平面正方形,七層,高約36米,空心樓閣式,佔地面積39.5平方米,造型雄偉,秀麗別緻,在中國古塔建築中獨具風格,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理:劉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